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砌体结构墙体刚度的概念,并给出其表达式。运用SCAD有限元程序对含纵向裂隙砌体结构刚度进行分析,研究了裂隙的数目、长度及分布对墙体刚度的影响,以及锚杆对墙体的刚度及张开度的控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锚杆对含纵向裂隙的砌体墙体增加其刚度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带芯柱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12片不同类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片,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与分析,探讨了非配筋砌体抗剪承载力及破坏特征;分析了配筋砌体芯柱数量及位置对墙体抗剪承载力、变形及破坏特征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声墙体抗剪承载力的结构体系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现浇砼屋面住宅的顶层墙体裂缝控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浇砼屋面的砖混房屋中,由于砼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一倍,顶层墙体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分析了现浇砼屋面的砖混房屋顶层墙体的温度作用,并提出了控制体的抗侧刚度和设置屋面附加钢筋的抗裂设计方法,工程实践证明十分有效,该方法为砌体房屋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砖砌体结构抗震设防水平低、墙体材料能耗大及构造措施不规范等缺点,提出适用于砌体建筑的新型装配式蒸压粉煤灰砖墙体结构型式。首先构造了4类新型装配式配筋砌块(构造柱砌块、圈梁砌块、清扫砌块和半砖砌块),其优点是作为墙体材料的同时可以兼做施工模板,从而满足无模板化施工工艺要求;然后进行了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短柱轴心受压试验,分析其破坏形态和变形特征并得到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曲线等本构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极限承载力、刚度退化和延性等3个方面,对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的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本文提出的蒸压粉煤灰砖受压本构模型形式简单且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装配式圈梁构造柱与现浇圈梁构造柱对普通砌体墙体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墙体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两种构造措施对墙体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规律相近,且装配式构造措施约束墙体的延性优于现浇构造措施约束墙体;蒸压粉煤灰砖墙体承载力较大且抗震性能优于普通砖墙体,两种墙体的延性和刚度退化率等力学性能较为接近;本文提出的装配式圈梁构造柱约束蒸压粉煤灰砖墙体的施工工艺简便且适用范围更广泛。研究成果对于解决传统砌体建筑施工及抗震中存在的问题并拓展蒸压粉煤灰的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对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并提出3类型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砌体结构墙体裂缝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受力角度分析砌体结构墙体在温度收缩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及荷载作用下产生各种形式裂缝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形式的裂缝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抗震设计的要求,许多砌体墙设有构造柱,其允许高厚比限值发生变化,验算法需进行修正。根据压杆稳定理论,分析了带构造柱墙和不橐橥主墙允许高厚比限值的差异,并对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各类墙体考虑构造影响后的允许高厚比限值进行了计算比较,指出当构造柱间距在一定范围内时,墙体的允许高厚比限值可提高10% ̄20%,可供砌体结构规范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锚杆静压桩在建筑密集区进行增层改造,具有不中断生产、不影响环境的优点,且造价合理,技术性能优越,对体型较复杂的砌体结构房屋,采用纵向连系梁增强刚度是本例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在既有砖混房屋中进行大空间改造时,组合托梁上部的墙体存在拱效应,使得托梁与上部墙体之间共同工作。为了研究此类组合墙梁的工作机理、破坏形态、承载力、控制截面的应变分布以及变形,对5根钢板砖砌体组合墙梁进行了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与分析,并考虑了上部墙体高跨比、组合托梁高跨比和钢板厚度的参数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钢板砖砌体组合墙梁的破坏始于加载点与支座连线部分的砌体;钢板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上部墙体的高跨比直接影响墙体的破坏形态、钢板发生空鼓时的荷载和构件的极限荷载;合理的墙体高度有利于组合作用的形成,并且过高的墙体反而会降低极限荷载。最后给出了上部墙体高跨比的合理取值范围,同时建议钢板砖砌体组合托梁的抗弯刚度相对上部墙体平面内刚度的系数应至少大于79。  相似文献   

10.
墙体裂缝是砌体结构常见的质量事故之一,轻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重者降低砌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甚至危及建筑物安全,砖墙开裂的原因有多种,形态相似的裂缝,其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本文介绍一种砌体的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相似文献   

11.
地下室混凝土外墙施工期间开裂情况较为普遍,是影响地下室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裂缝预估是进行裂缝控制的前提,本文在工程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外约束的裂缝预估理论和基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裂缝预估理论,两种理论预估结果的对比表明基于外约束的裂缝预估理论和工程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考虑地下室外墙约束条件、水平钢筋配筋率、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特点等因素,将两种控制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使用泵送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地下室外墙裂缝控制指标及其限值,并根据工程调查结果对裂缝控制指标限值进行修正。该指标可近似预测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外墙裂缝,较好地满足了施工期间预估地下室外墙裂缝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cracks in multistory masonry buildings, the effect of vertical load difference on cracking behaviors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by testing and measuring the displacements at the testing points of a large sized real masonry U-shaped model. Additionally, the cracking behaviors in U-shaped model were analyzed with shear stress and numerical simulated with ANSYS softwa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ertical load. The vertical load results in different deformation between the bearing wall and non-bearing wall, which leads to cracking on the non-bearing wall. The rapid deformation happens at 160 kN and cracks occur firstly at the top section of non-bearing wall near to the bearing wall. New cracks are observed and the previous cracks are enlarg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increase of vertical load. The maximum crack opening reaches 12 mm, and the non-bearing wall is about to collapse when the vertical load arrives at 380 kN. Theore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shear stress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at the top section of the non-bearing wall, and thus cracks tend to happen at the top section of the non-bearing wall.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bout the cracking behavior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轴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是由钢板和混凝土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组成的新型竖向组合构件和抗侧力构件,其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具有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快捷等特点。但对于这种新型结构,设计应用多以具体工程具体研究的方式进行,缺少专用的规范标准。为研究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轴向受力性能,完成了4片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剪力墙在轴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探讨了不同距厚比和对拉螺栓数量对钢板局部屈曲、破坏形态以及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距厚比对墙体的局部屈曲、破坏形态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刚度和承载力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单跨开洞框支墙梁抗震受力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片接近足尺的单跨开洞框支墙梁的试验研究 ,揭示了竖向荷载单独作用下、以及竖向荷载与低周交变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机理。研究表明 ,不论是对称开洞还是偏开洞框支墙梁 ,竖向荷载单独作用下均存在明显的组合拱作用 ;水平荷载作用下 ,当砖墙体抗剪强度较高时 ,墙肢可能不出现斜裂缝 ,墙底则出现明显的水平裂缝 ;托梁在洞口附近由于墙肢端部传来的高压力作用可能出现弯曲破坏或弯剪撕裂破坏 ,墙肢端则可能压碎 ;梁端可能出现剪切破坏 ,砖连系梁出现明显的剪切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建筑外墙裂缝人工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低、检测效果和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航拍图像与计算机视觉的裂缝检测方法。使用无人机绕建筑物航拍采集裂缝图像,并构建裂缝数据集;优化U-Net模型以解决细长裂缝分割不连续、复杂背景下裂缝漏检及背景误检的问题。将模型编码网络替换为预训练的ResNet50以提升模型特征表达能力;添加改进的多孔空间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获取多尺度上下文信息;采用改进的损失函数处理裂缝图像正负样本分布极度不均的问题。结果表明:改进的U-Net模型解决了原模型存在的问题,IoU指标和F1_score分别提升了3.53%、4.18%;与经典分割模型相比,改进模型的裂缝分割性能最优。与人工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安全、高效且准确地进行建筑外墙裂缝检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总结目前砌体结构中几种常见裂缝(如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的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套筒灌浆搭接连接的L型预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片现浇墙和2片竖向钢筋采用Ⅰ型、Ⅱ型套筒灌浆搭接接头(简称APC接头)连接的预制墙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式、滞回性能、特征荷载、变形、钢筋和套筒应变等。结果表明:预制墙裂缝开展情况与现浇墙基本一致,破坏形式为弯剪破坏;现浇墙破坏出现在边缘墙脚处,而预制墙底部由于套筒约束,薄弱截面上移,破坏时套筒上方混凝土压碎,钢筋压屈;当现浇和预制试件墙体底部箍筋、水平分布钢筋加密时,采用Ⅰ型接头连接的预制墙的开裂、屈服、峰值荷载,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与现浇墙相当,采用Ⅱ型接头连接的预制墙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现浇墙;两种接头在预制墙中均能有效传递钢筋应力,套筒在加载过程中基本处于弹性状态;由于APC接头刚度大,预制墙最大平面外位移绝对值小于现浇墙,但预制试件由于水平接缝影响,平面外扭转出现损伤变形累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砌体结构上干挂花岗岩的设计方法:对安放花岗岩的纵、横向龙骨进行强度和刚度较核;对固定龙骨的穿墙螺栓进行抗倾覆验算;最后对砌体结构进行局部承压验算。  相似文献   

19.
带洞砖砌体墙体底部裂缝问题在建筑物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模拟了各种可能载荷作用下带洞砌体墙体的应力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在窗洞及门洞下侧,铅垂方向出现正应力及剪应力的集中现象,而且剪应力的集中方向与铅垂方向约成±45°角.形象地验证了墙体中下部区域的正八字裂缝理论,也解释了在日常生活中所能看到的一些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钢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墙趾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剪力墙局部屈曲和脆性破坏的问题,设计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即在剪力墙墙趾塑性区安装耗能阻尼器. 通过拟静力试验将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与传统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 研究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延性和耗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以及墙趾阻尼器的可更换性. 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竖波钢板剪力墙相比,墙趾阻尼器的安装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侧刚度,也能进一步加强其抵抗面外失稳的能力.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详细讨论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波形钢板厚度、波角、阻尼器腹板厚度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给出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