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油田,主要勘探开发领域在柴达木盆地,是全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之一,共有油气田22个,油气总资源量为46.5亿吨,其中石油21.5亿吨,天然气2.5万亿立方米。青海油田59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艰苦创业史,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柴达木石油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的指引下,在瀚海戈壁上,披星戴月,战沙斗寒,经过不懈努力,昔日的"生命禁区"如今已变成了油涌逐浪,气啸高原,炼塔比肩昆仑,管道纵横东南西北的现代化高原油气田,并成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勘探》2006,(6):123-128
曾经的驼铃摇曳创业的梦想,曾经的篝火点燃奋斗的激情。50余载艰苦磨练,征程漫漫,青海石油人用青春、汗水、热血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荒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创造了奇迹,建起了高原太油气压田。柴达木盆地是富饶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盐岩等矿产资源,“聚宝盆”的美誉给它增添了无限神秘的色彩。柴达木盆地是荒凉的土地,为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所环抱,平均海拔2800多米,高寒缺氧,戈壁无垠。“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就是真实的写照。发轫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油田也成了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在涩北气田这片"生命禁区",青海油田的员工用精细化开发为我国西部的天空描绘出一片蓝色。从名不见经传的生命禁区,到横空出世的标注版图;从2001年拉开西气东输大幕,到2011年实现油气当量"百万吨百人"目标;从连续三年产量突破60亿立方米,到力争"十三五"末稳产在55亿立方米—青海油田涩北气田的开发者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生命禁区"里的自动化长年干旱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2%,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社会依托  相似文献   

4.
青海油田从全局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四个依靠",用柴达木石油精神,凝聚青海石油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为建设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青海油田)全面建成千万吨高原油气田的关键之年,为此,青海油田将按照有质量、有效益、稳增长、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朝着全力打造千万吨高原油气田的目标迈进。"十三五"青海油田将瞄准"一个目标",实现"三个增长",坚持"五个发展"为集团公司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1955年11月24日,泉1井获得工业油流。次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大批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信念,奔赴柴达木盆地,建起了闻名全国的帐篷城。今年,是青海油田诞生60周年。八百里瀚海油气飘香,六十年创业铸就辉煌。伴随着石油工业战略东移,青海石油人舍小  相似文献   

7.
正长庆采油一厂以"1134"为路径开启了老油田质量效益发展新路子。原油生产踏线运行,安全环保平稳受控,地质认识有了突破,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考卷好于预期,喜报频传,这与长庆采油一厂8000余名员工为油奋斗分不开,更与长庆安塞油田"1134"发展路径的实施和推进分不开。"御寒过冬",长庆采油一厂探索了效益开发新路子,开启了稳健发展新征程。  相似文献   

8.
正青海油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被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环抱。这里高寒缺氧,平均海拔3000米,地理面积25万平方千米,沉积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陆上石油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油田。创业60多年来,几代青海石油人奋战高原、砥砺  相似文献   

9.
正CPD讯截至5月27日,股份公司投资5.45亿元开展的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一期二期项目,经过6年潜心研究,已探明昆北、英东、扎哈泉、东坪牛东4个亿吨级油气田,在物探攻关、致密油勘探等30个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为青海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千万吨高原油气田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油田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青海石油人艰苦卓绝地走过了整整59个春秋,岁月的履历上记载着几代创业者热血的青春、无悔的奉献和拼搏的成果。建成大油田:青海石油人59年不变的信念1954年4月,伴随着阵阵驼铃,青海石油人抱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念,在世界屋脊和生命禁区成就了油涌逐浪、气啸高原、炼塔比肩、管道纵横的能源基地。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发现油田19个、气田8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76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705亿方。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油田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青海石油人艰苦卓绝地走过了整整59个春秋,岁月的履历上记载着几代创业者热血的青春、无悔的奉献和拼搏的成果。建成大油田:青海石油人59年不变的信念1954年4月,伴随着阵阵驼铃,青海石油人抱定"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念,在世界屋脊和生命禁区成就了油涌逐浪、气啸高原、炼塔比肩、管道纵横的能源基地。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发现油田19个、气田8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76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705亿方。  相似文献   

12.
正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油田)获悉,截至2018年5月2日,青海油田尖探1井试采10个月共生产天然气1 524×104 m3。这口井保持长周期稳产,进一步证实了尖北深层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青海油田天然气勘探在新区新领域开辟了"新战场"。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气田,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肃三省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这是一群从"卖油郎"到"卖货郎"转变的新一代销售人.这是一批敢于商海亮剑、油中取宝的昆仑好客专家.这是一个在南国崛起的非油梦. 2009年到2012年,广西非油销售从800万元起步,连续逾越1亿元、2.6亿元、3.6亿元大关,多项指标位列全国前茅.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油田科技馆(青海油田展览馆)2002年建成开馆,2009年底扩建,于2010年重新开馆。2015年时逢青海油田创业六十周年之际,对科技馆进行升级改造,增添了近年来新发现的油气田建设等内容,并采用模拟仿真、三维动画、实物模型等科技写实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的手段,再现了青海油田六十年来的创业发展史,讴歌了几代柴达木石油人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石油人六十四年矢志不渝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大风之歌,在历史的年轮上镌刻着荒原创业的一座座丰碑。风起高原,艰苦创业奉献能源。1955年6月1日,青海石油勘探局在省会西宁成立,青海石油人抱定石油报国的信念,挺进人迹罕至的柴达木盆地,开启青海石油工业的艰难创业史。1955年12月12日,柴达木历史上的第一口深探井——泉一井钻获工业油流,给当时贫油的新中国带来"脱贫"的希望,给高原油田带来万人找油大会战,  相似文献   

16.
<正>首次进入中石油储量序列的致密油要实现工业化发展,还需技术进步、观念转变和国家政策支持。去年底今年初,致密油首次在中国石油的油气储量种类名单中有了"名分"。这个变化来之不易。从2009年引进致密油概念到前期勘探,再到实现致密油的重大发现,6年时间里,中石油逐渐形成以长庆油田、青海油田、吐哈油田和大庆油田为主的四个重点开发试验区。致密油开发初具规模,成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的"生力军"。但由于我国陆相致密油的独特性,目前的勘探开发仍面临着如何提高开发技  相似文献   

17.
青海油田面对能源消耗比较高的严峻形势.高度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使节约“一分钱、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文中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采油二厂、采油三厂在加强节能管理,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做好节能降耗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潜油电泵在各油田的广泛应用,青海油田也在十多口井中使用了潜油电泵。本文对选择潜油电泵的时机及影响青海油田潜油电泵工作特性的几个方面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9.
正青海油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被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环抱。这里高寒缺氧,平均海拔3000米,地理面积25万平方千米,沉积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陆上石油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油田。创业60多年来,几代青海石油人奋战高原、砥砺前行,把曾经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为甘青藏三省区域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累计  相似文献   

20.
<正>概况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以下简称"安研院"),成立于2008年8月21日。2011年6月21日迁入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西南油气田科技大厦。安研院立足QHSEE定位,承担着西南油气田安全环保"技术研发、决策支持、监督服务"的支持中心的职能。秉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具有影响力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环保技术机构"而不懈努力。安研院已经形成了天然气开发全过程HSE技术创新体系。拥有国家、集团公司、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14项;现有员工311人,专业技术人员2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9人、博士及博士后5人、硕士73余人;取得个人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