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3个疗程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甲氨蝶呤和强的松联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两组患者各症状体征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理想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及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辨证属湿热阻络及寒热错杂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丸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纽症状改善及血沉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71.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及寒热错杂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飞 《新中医》2016,48(6):97-9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及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症状、体征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2016,(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及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症状、体征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蒋凯 《陕西中医》2014,(10):1317-13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本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1个月关节活动度进行检测,治疗后1个月两组活动度明显有所改善。治疗组优良率为63.64%,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优良率为38.18%,总有效率74.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扶正攻邪,祛风止痛的功效;可缓解患者病情和症状,改善和矫正关节功能及畸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以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血钙水平,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4,(7):870-871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和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68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独活寄生汤(独活、当归、寄生、茯苓、芍药、秦艽、杜仲、防风、川芎、人参、牛膝、细辛、肉桂、干地黄、甘草等)治疗,观察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均有明显的效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8%。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汪珏  郑林峰  徐进  赖树华  詹荣飞 《新中医》2015,47(2):103-10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检测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指标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均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R、RF、CRP均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RF、CR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5.59%,对照组67.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