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模拟灌溉和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不同控释氮比例的控释氮掺混肥在原状土柱土壤中养分的淋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控释氮掺混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的淋失,增强了土壤pH值缓冲性,提高了后期土壤溶液电导率;控释氮占59%的控释掺混肥具有“前控后保”的特点,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氮素水平的控释掺混肥与普通复合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田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掺混肥既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又明显减少了氮素损失量,以比常规施氮量减少20%、控氮比75%的控释掺混肥(CRF4)效果最显著,产量增加10.08%,氮素利用率提高15.23百分点,氮素损失量减少75.26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控释掺混肥与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配施对种植小麦的轻度盐化的滨海盐碱地的土壤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利用滨海盐碱地进行小麦大田试验,并与农民习惯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20~40 cm土壤中,与CCF处理相比,CRF处理可降低土壤全盐量6.6%~13.2%;相比CCF处理,CRF处理在小麦各个时期增加了耕层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增幅为2.9%~13.1%,差异显著;CRF处理的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37.45 g和5 963 kg/hm~2,较CCF处理差异显著,产量较CCF处理增加15.4%;CRF处理较CCF处理增加纯收入1 682元/hm~2,差异显著。从施肥便捷性、小麦产量和纯收入考虑,在低含盐量的滨海盐碱地种植小麦,推荐施用控释掺混肥。  相似文献   

4.
腐植酸叶面肥和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该试验设有CK区(不施肥对照)、常规施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控释肥1区(施氮量等于常规施肥施氮量)、控释肥2区(施氮量为常规施肥施氮量的2/3)、常规施肥加腐植酸叶面肥区8个肥料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影响很大,其中常规施肥加腐植酸叶面肥区和控释肥1区、控释肥2区叶面积大、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和实粒数多、产量高,腐植酸叶面肥区效果最好;无氮区与CK区各指标数大致相等,水稻生长发育各因素很低;无磷区、无钾区和常规施肥区各指标介于CK区与腐植酸叶面肥区之间。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叶面肥因含有天然腐植酸、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氮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其施用直接影响着水稻产量的高低;控释肥因其中营养元素缓慢释放,达到了养分供应时间长,利用率高的目的,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处理的产量在小麦玉米轮作上均以控释尿素掺混30%普通尿素处理最好。小麦产量:新坡村与农科所农场的产量分别为8096kg/hm2,8211kg/hm2;比控释尿素单施处理增产5.4%和7.2%,比普通尿素单施处理增产21.0%和22.6%,比对照(CK)增产40.2%和44.2%,它们之间的差异达5%或1%显著水平。小麦氮肥利用率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以控释尿素掺混30%普通尿素处理最高,新坡村与农科所农场小麦氮肥利用率分别为54.5%和52.7%。玉米产量:新坡村与农科所农场的产量分别为8715kg/hm2,9020kg/hm2,比控释尿素单施处理增产6.1%,6.7%,比普通尿素单施处理增产16.2%,16.1%,比对照增产55.7%,56.6%,它们之间的差异达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驻马店市地力为中、低水平的砂姜黑土上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研究控施尿素在小麦上一次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产量最高的为控释尿素A(一次性基施处理),达到7 500.4 kg/hm~2和8 145.1 kg/hm~2,与等氮量处理相比提高了180.1 kg/hm~2和224.9 kg/hm~2;在最佳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施20%的氮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总体表现为不降低冬小麦产量,降低了施肥次数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在驻马店新坡村进行了小麦-玉米轮作制下的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例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处理的小麦、玉米产量均以70%控释尿素+30%普通尿素处理最好,第1年和第2年的小麦产量分别比100%普通尿素处理增产17.0%和21.1%,玉米产量分别比普通尿素处理增产16.2%和16.2%;氮肥利用率与产量结果一致,均以70%控释尿素+30%普通尿素处理最高,分别为53.9%和54.5%。  相似文献   

8.
研究豫东潮土小麦适宜施氮量和控释氮施用比例。结果表明:小麦适宜的施氮量在210~285kg/hm~2,以施氮285 kg/hm~2的小麦产量和效益最高;小麦产量随控释氮比例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以40%控释氮质量比例、施氮量210 kg/hm~2的处理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夏玉米为试验作物,开展不同含量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控释掺混肥能有效降低玉米秃尖,对玉米穗长、亩穗数的影响无差异,对穗粒数、百粒重影响差异显著。与普通氮磷钾掺混肥(CK)相比,腐植酸控释掺混肥(T1~T4)处理玉米穗粒数增加1.66%~12.03%,百粒重提高3.43%~9.05%,单产提高6.76%~24.16%,增收62.6~263.4元/667 m2。从区域表现来看,豫中褐土区、豫东砂姜黑土区施用含7%腐植酸控释掺混肥经济效益最高,豫南砂姜黑土区、豫北潮土区含5%腐植酸控释掺混肥经济效益最高;同时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从多年多点试验表现来看,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均表现出良好的增产、创高产效应,且在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玉米品种上表现高度一致。说明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具有广泛适宜性和创高产性,为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了技术产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控释尿素对小麦增产效果与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两种氮素肥料进行优质小麦郑麦366肥效试验研究。两地试验结果表明:100%控释尿素处理产量最高,为7980kg/hm^2和8290kg/hm^2,与同等氮素用量的普通尿素相比增产12.0%、14.0%;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用量70%控释尿素处理与用量100%普通尿素处理之间相比,产量差异不大,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施用控释尿素可以比普通尿素减少1/3的纯氮用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包膜控释肥料在不同温度淹水土壤条件下的养分释放动态变化开展试验,建立了养分释放数学模型。应用该数学模型对包膜控释肥料N释放率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证明数学模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近40年来我国研制控释肥料的背景和研究现状,包膜控释肥料的研究,控释肥料中氮、磷效应研究和养分释放的评价方法及我国控释肥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乔艳 《磷肥与复肥》2012,27(3):74-75
在湖北省中稻上开展了控释尿素不同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不仅可以提高中稻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氮肥的农学效率及表观利用率,控释尿素70%的用量与普通尿素100%的用量效果相当,并随着控释尿素施用年限的增加,控释尿素施用效果越显著,控释尿素至少可以减少氮肥用量30%。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大区田间试验,以不施氮、传统氯素管理方式和优化氮素管理方式为对照,研究冬小麦施用包裹型缓/控释肥(包裹肥料)对产量、土壤无机氮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冬小麦施用包裹型缓/控释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氮素管理方式相比,优化氮素管理方式和包裹肥料处理在分别节省了78%和67%的氮肥的条件下,获得了和传统氮素管理方式相似的冬小麦子粒产量;采用氮素优化管理模式和施用包裹肥料显著降低了土壤无机氮残留和氮素表观损失,从而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与优化氮素管理方式相比,施用包裹肥料可一次性基施,省时省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甘蔗常规施肥(基肥、分蘖肥、伸长肥)为对照,减少1~2次施肥次数,施肥总量不变,两个不同地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分蘖至伸长期间追施一次控释肥料,既可保持一定量的有效茎数,又对甘蔗茎的伸长、增粗有利,并可获得较好的产量,人工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缓控释肥质量快速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缓控释肥养分释放试验,研究了缓控释肥标准检测方法与快速测定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CRF1至CRF4样品快速测定方法与标准方法误差范围为2.7%~8.3%,完全满足GB/T 23348—2009养分释放期允许误差范围25%的要求;在改变包膜材料、添加剂和喷涂温度条件下,制成的CRF5至CRF16样品采用快速测定方法用原有预测方程预测养分释放期可靠性差,表明一个预测方程不能快速准确评价所有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