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型螯合捕收剂YH-2浮选低品位胶磷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北大峪口磷矿三层矿,进行了白云石和胶磷矿浮选试验研究。纯矿物试验研究了螯合捕收剂YH-2用量对胶磷矿和白云石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捕收剂用量,为有效分选白云石和胶磷矿奠定了基础。实际矿物浮选试验采用两段正浮选工艺,浮选温度35℃。闭路试验所获精矿P2O5品位31.16%、精矿MgO品位1.31%、回收率90.73%、尾矿P2O5品位3.42%,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效果。借助吸附量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不同pH值对药剂YH-2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9时,胶磷矿表面药剂的吸附量为白云石表面的2.5倍,且YH-2在胶磷矿表面主要为牢固的化学吸附,在此条件下YH-2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低品位胶磷矿柱浮选试验参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数据的曲线拟合,建立了胶磷矿柱浮选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柱浮选的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中低品位胶磷矿柱浮选的分选指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胶磷矿浮选过稳定泡沫消泡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王集磷矿浮选精矿泡沫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的组合旨在找出胶磷矿浮选过稳定泡沫的最佳消泡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消泡效果,并对胶磷矿浮选泡沫过稳定原因及消泡技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胶磷矿浮选特点,选择胶磷矿浮选中较为成熟的反浮选工艺流程,对昆阳某中低品位磷矿开展了处理量50 t/d空腔谐振式浮选柱半工业试验,在试验中研究了空腔谐振式浮选柱的柱体截面高度、充气量、浮选柱液位和冲洗水量等参数对胶磷矿选别品位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浮选柱动力参数,为浮选柱设备在胶磷矿选矿中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胶磷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胶磷矿选矿技术的研究对于磷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根据近年来我国胶磷矿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两个方面展开综述,并指出了浮选药剂是未来胶磷矿选矿的研究方向,研制高效、低毒、环保的药剂,减少药剂用量,实现常温浮选,提高浮选指标,是药剂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钙镁离子对胶磷矿浮选影响的溶液化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矿浮选矿浆中存在大量难免离子,回水循环利用时,这些离子的累积往往严重影响浮选指标。研究了Ca2+、Mg2+离子对胶磷矿浮选影响,分析了胶磷矿、油酸钠及Ca2+、Mg2+离子在矿浆中各组分的浮选溶液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Ca2+、Mg2+离子浓度的增加,胶磷矿的浮选回收率下降;Ca2+离子不仅消耗油酸根离子,而且抑制矿物表面油酸钙的生成;Mg2+在低浓度时生成Mg3(PO4)2沉淀,增加胶磷矿表面活性点,有利于浮选;但Mg2+浓度增加时,也会消耗油酸根离子,甚至在胶磷矿表面形成Mg(OH)2沉淀,影响胶磷矿浮选。  相似文献   

7.
贵州瓮福磷矿尾矿中P2O5和MgO的含量分别为7.15%和16.97%.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尾矿中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其次为胶磷矿.该尾矿中白云石的大量存在使得胶磷矿与白云石之间的分选效果不理想;此外,微细粒单体胶磷矿的含量较高以及部分胶磷矿以微粒、极微细粒包体嵌布在白云石中不易解离也会影响到胶磷矿的回收.最终通过采用反浮选工艺,获得了P2O5含量为26.20%,回收率为67.11%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8.
魏祥松 《矿冶工程》1992,12(4):31-34
对高镁中等品位胶磷矿采用反浮选方法富集磷矿物的选矿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已完成了浮选扩大试验。本文研究了胶磷矿反浮选的机理,介绍了7个矿山反浮选扩大试验的结果,探讨了其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耿超  刘志红  程伟  付凯 《矿冶工程》2019,39(5):30-33
以贵州某硅钙质胶磷矿为研究对象,选取油酸钠作为磷矿正浮选的捕收剂,与几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考察了复配捕收剂的浮选效果,并通过表面张力、Zeta电位、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TOC测定,研究了复配捕收剂的浮选机理,确定了磷矿正浮选合适的复配捕收剂。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用于磷矿正浮选,可以改善油酸钠在矿浆中的水溶性和分散性,降低矿浆的表面张力和磷矿的Zeta电位,提高捕收剂在磷矿表面的吸附量,促进水解的油酸根离子与磷矿表面的Ca2+反应生成油酸钙沉淀,从而改善磷矿正浮选效果,提高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永龙  张芹  周亮  唐忠杰 《金属矿山》2013,42(10):72-75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胶磷矿的可浮性,并比较了六偏磷酸钠、硅酸钠、焦磷酸钠、淀粉、腐植酸钠这5种抑制剂对微细粒胶磷矿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浮选微细粒胶磷矿的适宜条件应为矿浆温度45 ℃、用NaOH调节矿浆pH=10、油酸钠用量6×10-4 mol/L;5种抑制剂对微细粒胶磷矿抑制能力的强弱排序为腐植酸钠>六偏磷酸钠>淀粉>焦磷酸钠>硅酸钠。  相似文献   

11.
通过胶磷矿单矿物浮选试验,确定了几种阴离子捕收剂各自适宜的p H环境和浓度。对比浮选效果,选择最佳阴离子捕收剂以及最优配比。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及月桂酸在p H为9至11的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捕收性能;药剂捕收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棕榈酸十二烷基磺酸钠癸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月桂酸对油酸钠浮选胶磷矿有积极影响,复配之后的捕收剂可在降低油酸钠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胶磷矿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磷矿资源是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磷矿浮选过程中矿浆溶液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钙镁离子改变矿物表面性质,导致含钙盐类矿物相互之间浮选分离的难度增加。通过矿物表面微观形貌、矿物表面接触角和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量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钙镁离子对胶磷矿的浮选影响显著,对白云石的浮选影响微弱,钙镁离子在碱性介质中生成了碳酸盐沉淀或溶胶,粘附于胶磷矿的表面,改变了胶磷矿表面的疏水性,导致了胶磷矿的可浮性下降;但并未粘附与白云石的表面,呈自聚状态存在于矿浆中,对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影响胶磷矿浮选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及寻找最佳条件,通过结合部分因子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利用Minitab软件,首先选用部分因子设计方法,对影响胶磷矿浮选的相关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pH值和抑制剂用量对胶磷矿的浮选精矿回收率和P2O5品位均有显著影响,温度对于两个响应的影响均为最小。在因子设计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H值和抑制剂用量同浮选精矿回收率和精矿P2O5品位构建响应曲面模型,结果表明,胶磷矿浮选最佳条件为:pH值为6.6714、抑制剂用量为1225.713 g/t,在该条件下,理论上可获得P2O5品位为30.5858%、回收率为83.6801%的浮选精矿。这种通过将因子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应用于试验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钙镁离子对胶磷矿、白云石及石英的浮选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莲  张亚东 《现代矿业》2013,29(7):111-113
以磷矿石中的主要矿物胶磷矿、白云石和石英为对象,研究钙镁离子对这3种矿物浮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钙镁离子浓度为10 mg/L时便能活化石英,油酸钠在pH值为6~12时对胶磷矿、白云石及活化后石英有捕收作用,只是起浮浓度有差异。显然,石英的存在会影响磷矿浮选,钙镁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胶磷矿、白云石及活化后石英的浮选回收率下降,但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浮选试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油酸钠和硬脂酸钠分别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胶磷矿反浮选脱镁的强化作用。在抑制剂H_3PO_4和pH值调整剂H_2SO_4用量一定的前提下,考察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捕收剂复配对胶磷矿反浮选脱镁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与油酸钠和硬脂酸钠复配,在提高磷精矿中P_2O_5品位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磷矿回收率并降低MgO含量。机理研究表明,复配捕收剂改善油酸钠和硬脂酸钠的分散性,提高矿粒疏水性,增强矿粒可浮性,能更好地分离胶磷矿中的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品位普遍较低,分选难度较大.浮选是磷矿选矿中最主要的方法,其中浮选药剂对浮选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捕收剂和调整剂两大方面对国内外中低品位磷矿浮选药剂进行了介绍和总结.磷矿浮选捕收剂主要包括脂肪酸类捕收剂、胺类捕收剂以及两性捕收剂.其中,捕收剂的混合使用在处理中低品位复杂型磷矿时体现出良好的选别效果,因此将会成为以后主要研究方向.调整剂主要包括介质调整剂和抑制剂,选择合适的或新型调整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选磷效果.因此,在未来磷矿浮选药剂发展中,研发新型、高效、高选择性、耐低温、经济环保型单一捕收剂或混合捕收剂和调整剂将成为未来选磷浮选药剂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可为中低品位磷矿浮选药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磷铁矿反浮选捕收剂的研制及浮选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磷赤铁矿的反浮选降磷新型药剂RFP-138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评价研究。胶磷矿和赤铁矿的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结果证明RFP-138阴离子捕收剂是高磷赤铁矿的有效反浮选降磷药剂, 可以将磷含量从1.05%降至0.12%, 有效实现胶磷矿与赤铁矿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磷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可直接使用的高品位磷矿资源开发殆尽,目前我国磷资源多为难选的高镁胶磷矿,过量镁杂质对磷化工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磷矿脱镁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磷矿中镁杂质对磷矿石加工产生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浮选法、浸出法和高温煅烧法在磷矿脱镁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脱镁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并指出虽然浮选法可脱除大部分镁,但难以深度脱除,因此可采用浮选法与浸出法或高温煅烧法等联合工艺实现镁的深度脱除,并提出今后磷矿脱镁技术的研究应向复合型、经济环保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细粒低品位难选胶磷矿浮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凌燕  洪微  邱杨率  宋昱晗 《非金属矿》2012,35(2):21-23,62
针对宜昌细粒易泥化、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采用稀浆浮选的单一反浮选工艺,以硫磷混酸调整pH值、抑制胶磷矿,采用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HS捕收碳酸盐,获得了最终磷精矿P2O5品位为29.45%、MgO含量为1.28%、回收率为75.38%的优良指标,实现了白云石、方解石与胶磷矿的常温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采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合成的新型捕收剂PF - 0 1对云南海口磷矿原生矿进行浮选试验 ,提出了胶磷矿无碱常温浮选的工艺流程 ,并获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