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论"文学是人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艺理论在理解“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时,往往倾向于从认识论和知识论哲学出发,将文学活动中的人仅仅看成是思维主体和认识主体。这种思维视觉的局限扼杀了“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理论张力和推衍能力。惟有从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这三个维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理论含蕴,从而对这一传统命题作出恰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总是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文学创造是一种精神创造,于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成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古往今来的一切伟大作品也无不是以“人文关怀”为主题.阿瑟·米勒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将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在一战后的美国现实这一大舞台上交汇,让后人深刻理解了那一特定时代里,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至今仍不失为一个具有巨大生命活力的命题。然而由于它严重忽略了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生活的美的方式 ,存在着较大的理论缺陷 ,十分不利于该命题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其说“文学是人学” ,不如说它是“美的人学”。主要依据在于 :第一 ,文学写的是人 ,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极富诗意的社会生活 ,是“神”在人的心灵里点燃的美丽的人性的火光。第二 ,文学创作本身作为一种美的创造为的是人———文学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第三 ,文学通过美的方式探索、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 ,也是为了人。“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古今中外一切文学形态的基本主题无不是为了怎样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为以人为主体、以语言为载体、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活动,它以美为对象、内容、形式和最终目的。本文从文学的对象的美、内容的美、形式的美、目的的美四个方面讨论了文学是美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5.
引言0.1 歧义结构,也称同形结构、多义结构,指包含的词语相同、词语的线性排列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种语言片段。0.2 歧义结构属于句法的范畴。下面两种现象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一种是“同音同形异义词”(如“词”,可以指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也可以指语言中的一种单位),一种是“多义词”(如“走了半个月”的“走”,可以指在路上行走了半个月,也可以指离  相似文献   

6.
逻辑思维概念与表述逻辑思维概念的词语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这是语言实践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如“蛙泳”,“蛙”是名词,“泳”是动词(游泳),这里的“蛙”实际上是表述了“像青蛙一样地”这一组概念。可是“像……一样地”并没有以词语的形式出现,而只是影缩在已出现的词语里面。所以说影缩结构是书面或口头语言中看不见听不到但能理解到的一种逻辑思维结构,它表现了人们的思想不完全依赖于字词句本身,而往往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现象,现代汉语里有,古代汉语里  相似文献   

7.
一、语义的国俗性1.从语言国情学谈起语言学的分科中,有词汇学、语法学、语音学、语义学等分别研究语言体系的各个方面。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词语可有相同的含义。例如中文“东风”虽在英语中能找到“eastwind”这个对应词(equvalnt).但两者含义是不同的,不要说现代汉语中有毛泽东曾作出的“东风压倒西风”这一著名论断(其中的“东风”具有特殊的含义),就是就事论事谈天气,“东风”是和煦的、凉爽的风,是受中国地域上多数人欢迎的风,而英国人受…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展示了令人亦喜亦忧的轨迹。随着纯文学的衰落与俗文学的崛起、虚构文学的式微与非虚构文学(或称纪实文学)的繁荣,文坛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座标和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开阔了眼界,为当代文坛带来了活力。“高、大、全”时代的禁区、“为政治服务”的文学观念被打破,“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更深  相似文献   

9.
当下,中国社会的资源重组和价值转型已基本完成,知识分子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学理想并没有因为20世纪90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而重现。在大众文化流行泛滥的今天,活生生的现实逻辑将文学的理想击得粉碎。我们反观20世纪90年代文学,启蒙让位于戏谑、先锋让位于写实、厚重让位于媚俗,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学理想在沉没,文学精神在消散,不甘边缘的实力派作家渴望走出精神的困境,试图重建自己的文学理想,却在现实的泥淖里迷失了方向。文学理想与社会现实,主体精神与艺术实践的巨大反差,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这里选载的是几位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对这一命题的思考,希望能给时下的文坛一些警示,同时引发学界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面对左翼文学的强势扩张,中国大陆文学曾出现立足于“人本位或生命本位”、“文学本位或艺术本位”的“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的思潮,而这一流脉在海外华文文学中始终强劲地保存、发展着.华人身处各种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国度中,其生存的根本性处境往往是多重的边缘,“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互为支撑,成为海外华文文学抗衡种种压力,包括“理性过度”的压力,保存发展自身的根本性力量.百年海外华文文学以数千万华人在世界各国的“边缘”经历、体验,在看重人的价值和心灵自由上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并以“人的自觉”不断推动着“文的自觉”,“文的自觉”又在捍卫文学性中深化了“人的自觉”,其“边缘性”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视小说戏曲取得的成就 ,扩大文学史的范围 ,是清代文学史家面临的课题。金圣叹用“才子书”梳理出新的文学史线索 ,表现了他的超前意识。其他人则从艺术叙事手法上 ,指明《三国演义》较《史记》进步。王士礼真则提出“双轨制”的价值标准 ,焦循的“文体代变”详细论述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它们为后来的文学史观“现代化”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艺术想象与文化想象、文学的价值向度与文化想象、文学批评与文化想象等关系域,提出并阐释了文学批评需要文化想象的理论命题.文中认为文化想象是全球化语境下,以文化为资源的社会性想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想象;在现时态的文学中,想象的多元以及由此而生的价值向度的歧义,呼唤着有意义的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从来就包含着科学的文化想象,当代文学批评要与批评的对象相适应,不仅要对文学中的文化想象予以臧否评价,而且它应当以积极的文化想象为前提去批评,更多地给人以理想和憧憬、给人以信仰和形而上的支持,从而不失其批评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运用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一篇英文小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文章从语域理论包含的三方面,即语场、语旨和语式探讨了其在短篇小说“The Proposal”中的语用分析价值,通过发现和归纳该短篇小说的语言形式和特征,不仅能探寻出作者的真正创作目的和思路,还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挖掘出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逻辑学、语言哲学从形式语义学角度对"元语言"所进行的论证,主要服务于命题语义逻辑结构的分析及语义真值条件的研究。符号学从人类整个符号系统之符号意义解释的层面对"元语言"所进行的符号解释学论证,更具系统性、普适性。现代语言学、文艺学、翻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学科,主要是借用"元语言"观念与"元意识"进行具体操作。"元语言"观念内含"元意识",又不完全等值于"元意识",它们对于文艺阐释活动的"元追问",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解释学理论看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优势竞赛论.这一主张曾引起翻译界的争议.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论证,认为优势竞赛论应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6.
2 0世纪中国启蒙文学思潮正式启动于 190 2年。该年度兴起的启蒙文学理论思潮质变性意义表现为从一种单向度的文学功能观发展为视小说为一切文化变迁的中介和多层面的文化结构观 ,从文学的“工具性”命题上升到一种“关系性”的命题 ,同时它也预演了一场接近白话文学运动的文学“俗语化”运动。在此推动下 ,启蒙文学创作迅速崛起 ,呈“潮涌”之势。这些作品从三个方面初步建构了启蒙文学的基本形态 :强烈的主体启蒙意识、“文明批评”的思想意向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17.
《周易》作为中国重要的元典之一,在整个文化史上影响很大。一方面《周易》对文学创作、文学思想与文学批评诸方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其自身卦爻辞的文学性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有大量的成果存在。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周易》卦爻辞的语言、音韵特点,文体特点,文学表现手法、技巧以及《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等几方面展开的。  相似文献   

18.
赋之今昔     
赋是从韵散杂用演化到纯韵文的文类 ,本论文只探讨三个面向 :首先作历史的回顾 ,强调它是历代文学家文学修行的道场 ,赋一直充当“新文学语言研制工厂”的角色 ,与历代文学主流语言紧密结合 ;并考述它的用韵特质。其次 ,则检视白话文学兴起后 ,海峡两岸以赋命题的作品 ,是否合乎历史发展的轨辙 (作品搜集未全 ,敬请提供 ,以便补苴 )。最后 ,商榷现代白话赋的矩度以展望未来 ,效法野人献曝以拙作《台湾九二一地震赋》请教方家 ,并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文学转型问题是文艺学研究的一个范型性问题。就文学转型问题进行现代性视角的追问,可辨认出其"祛魅"与"复魅"的双重变奏这一现代性踪迹。这一现代性踪迹又在"文学终结"这一命题上得到了很好的表征,而穿越祛魅则是"文学转型如何可能"的学理性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