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将嵌入式技术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网络接入家庭和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低成本、低功耗的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通过Internet和GSM/CDMA网络直接访问家庭网关进而控制家庭内部ZigBee网络,实现了家电控制及监控等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ARM9和ZigBee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嵌入式技术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开发了智能家居系统.给出了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框架,对各部分的硬、软件进行了设计,并阐述了实现该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用户可以通过网关对智能家居进行远程监控.在室内可以利用内嵌ZigBee模块的手持设备(例如PDA)对联网的家电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家庭生活得更舒适、安全、智能化,论文提出了基于ARM和ZigBee的便携式智能家居终端系统,通过ARM和ZigBee技术实现智能家居的无线监控和控制.ZigBee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ZigBee无线协议传给ZigBee协调器,ZigBee协调器再把数据传送到ARM,ARM把数据处理后显示在液晶触摸屏上,而触摸屏既可以显示数据,又可以作为输入控制ZigBee终端.在实验环境下,模拟研究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家电控制、安防报警、室内环境监测、厨房电器设备的控制等功能,对将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家庭向着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遥控器成为人与智能家电的重要纽带。无线遥控系统以RF2530A开发板作为数据处理中心,利用ZigBee无线技术把智能家电组成星型网络,通过改进的RemoTIR遥控器模拟实现了远程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为家庭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家居的智能化与便捷化,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嵌入式技术、ZigBee通信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及WiFi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居家模式与远程控制模式两种控制模式。最后制作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模型,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通过语音及移动终端对家电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具有智能、便捷等特点,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不足和发展现状,采用ZigBee技术和GPRS技术把家庭网络与外界网络进行连接来控制智能家居系统。使用ARM920T内核的S3C2440微处理器作为中央控制器,家庭内部采用ZigBee技术无线组网,远程手机用户通过发送短信,将控制家电设备的命令传送给中央控制器,再由中央控制器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发送命令给家电控制终端,最终达到远程控制终端设备的目的,并且终端通过GPRS网络把设备的运行状态发送给用户。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开设热潮带来了对物联网教学工具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ZigBee无线通信技术、3G移动通信技术及C#编程技术,研发了一个以智能家居为依托的物联网教学系统,实现了短信、软件、手动三种方式控制家电的目标,具有自动搜索设备、自动组网的特点;并设计了基于此系统的多项实训实验。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设计开发了基于AI+IOT的智慧家居系统。基于百度提供的免费的语音识别云平台,该系统使用ZigBee网络,对家居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远程语音控制各种家电的功能。基于深度学习,系统通过百度语音识别技术对自然语言进行语音识别,通过搭建系统编译环境成功融合了AI技术和IOT技术实现了具有语音控制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刘景泰  张森  孙月 《集成技术》2016,5(3):38-46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及服务机器人形态的日益丰富,智能家居/智慧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文章探索了智能家居和智慧生活的服务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在其众多的关键技术中,重点探讨了面向服务机器人的云端融合技术以及高用户体验度的人-机器人交互技术。并以家庭服务机器人为例,实现了基于微信和语音云的人-机器人交互方式,验证了基于云架构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体系结构的可行性。文章所提出的服务机器人技术与系统是智能家居、智慧生活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未来形形色色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方案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左翰博 《电脑迷》2018,(1):76-77
本文通过ZigBee技术在家庭内部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结合ZigBee、Internet通信等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实现对家居中电灯、空调、电视等家电的控制,还可以实时监测家居中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家居设备远程控制智能化,提出一种基于ARM、ZigBee和GPRS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系统以ARM9处理器S3C2440为控制核心,利用ZigBee技术组建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家庭内部各种设备的无线连接和信息采集功能。通过在ARM上移植BOAWeb服务器,同时利用GPRS技术接人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用户利用远端PC和手机远程监控家居环境设备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应用智能化控制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家居环境中各类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安防装置,通过家庭信息网络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的有机整体——智能家居环境系统,并由其实施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家庭性事务。介绍基于无线技术组建家庭信息网络及核心组成部分嵌入式智能家居环境网关的结构、功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13.
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智能家居是未来家居的发展趋势,针对智能家居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了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提出了使用波段为2.4GHz的ZigBee无线技术构建家庭局域网的方案,采用了32位的ARM处理器,扩展64M Flash存储器,利用嵌入式Internet技术,通过远程PC机上的IE浏览器登录到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监控页面,实现对家电信息工作状态的查询和控制;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模拟对热水器和空调的监控,对整体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好,性价比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ZigBee技术在家居智能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传统智能家居监控系统中的布线复杂、通讯盲区和高功耗问题,提出和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文中给出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架构,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MCF52235高性能微控制器、ZigBee通信芯片CC2480和短信收发模块构成家庭智能控制器。分析了其内部网可采用ZigBee技术构建低能耗、大范围的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家居远程监控系统低功耗、低成本、易扩展和无缝通讯要求。初步实验表明,该家居控制器平台上可实现对家庭住宅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年来智能家居的研究,以S3C6410为智能网关的核心处理器,应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Wi-Fi等多种技术,设计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利用手机远程监测家庭情况,并对家电设备等进行控制。实现了防盗自动报警、灯具自动控制、家庭环境监测、远程控制电器设备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远程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RM920T内核的S3C2440、嵌入式Web服务、QT技术、无线组网技术,设计了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系统由智能家居主机、ZigBee/Wi-Fi无线传感控制网络、智能家居客户端软件组成。系统完成了智能家居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在ARM平台上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使用gSOAP工具建立嵌入式Web服务;配置USB转串口驱动、无线Wi-Fi网卡驱动;组建ZigBee无线传感控制网络,完成对协调器节点以及终端节点的程序设计,制定了数据通信协议;使用QT技术设计客户端程序。最后,重点测试ZigBee网络的建立、终端节点入网和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测试结果表明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能够将检测的信息传送到协调器中,智能家居客户端软件能够通过智能家居主机完成对家居环境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浩杰  韩秀玲 《微型电脑应用》2011,27(2):49-50,55,5
给出了一种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此方案将ZigBee技术和GPRS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以收发短信的方式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和查询的功能。在系统的软件设计中,通过采用对终端数据划分优先级的策略并结合Linux多线程技术,实现了在有突发事件时,仍能保证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nRF905和GPRS的智能家居用电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能家居无线用电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具有无线射频信号收发功能的智能无线电参数测量插座、带有nRF905和GPRS模块的互动监测终端和家居远程监控中心组成。该用电监测系统既能测量电能参数以及电能消耗,同时又能根据现行家用电器运行状态给出科学合理的运行策略来控制家居中每个电器。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家居中的电能利用率,并可以延长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