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快速高效地提取城镇建设用地,并准确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和重要保障。基于长时间序列DMSP/OLS夜间稳定灯光数据,采用阈值法分别提取1993-2013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运用扩张速度、重心转移指数、标准差椭圆等指标或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城镇建设用地时空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3-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显著增长态势,表现出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的态势;城镇建设用地重心和标准差椭圆均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扩张趋于放缓,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则将成为未来城镇扩展的新增长极;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受到人口数量、GDP、产业结构、经济活动、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发展阶段各因子影响效力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源大数据,从对外交通设施区域联系水平和城市群人口联系特征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可达性上,长株潭城市群由内向外形成了"公路+高铁"的核心交通网络、"高铁为主+公路补充"的扩展交通网络和"高铁为主+普通铁路和航空补充"的辐射交通网络;省外城市(群)中,长株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有紧密联系,对周边中小城市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省内城市中,长株潭城市群辐射范围主要集中在"3+5"城市群;内部联系上,长株潭城市群内部交互强度与成熟城市群还有差距,一体化尚处于初步对接阶段。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时"关系型"数据实现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挖掘逐渐成为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的主要途径。文章以广东移动提取的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构建城镇联系强度模型,对珠三角的城市群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了"双中心、两圈层、三梯队"的空间发展格局,并结合空间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深化广深合作、加快通道建设、推行城镇重组、创新资源利用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空间扩展进一步加剧,城市平面形态随之产生较大变化,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大规模增长。本文选取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以2000年和2010年Global Land 30地表覆盖数据为主要数据源,提取其建成区范围。通过计算城市群空间扩张的相关指标,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征。其次,从自然地理、人口数量、经济发展、交通规划、政策导向等五方面探讨珠三角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市际边界研究尺度,利用城市路网数据,运用一价定律测度评估相邻城市之间以及城市群整体的边界效应强弱,进而对比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路网一体化程度,并基于行政边界与城市中心之间局部区域的道路密.度差异和道路连接比,提出相应的区域路网优化建议。3个城市群路网一体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珠三角(中介效应强度为0267)、长三角(中介效应强度为通通达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市都市区为例,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城市统计数据,重点研究2000~2010 年间重庆市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展情况及各行政区建设用地扩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分时段、分尺度的扩展面积分析和定性、定量的驱动力对比分析发现:在2000~2010 年间,重庆都市区建设用地年均增长3666 公顷、年均扩展速率5.01%,并且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重点扩展区域;都市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政策规划的多重影响,但各区域在驱动力类型和影响程度上又各有不同,导致各区建设用地空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建筑新信息     
《建筑技术》2014,(5):471-473
正2014年三大城市群建设用地规模将压缩据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悉,2014年将强化土地供应调节,压缩东部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工业用地。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是国土部2014年的重点工作。国土部将协调有关部门,把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落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在此基础上,2014年还将从严审核城市批次用地,严格控制增量。据悉,在未来的建设用地使用中,国土部已经确立了"盘活存量、严控增量"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间联系的环珠三角产业圈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城市引力和城市流强度模型,选用主要外向产业从业人员、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综合研究发现,核心圈珠三角各城市产业集中度和空间联系失衡问题较为严重.城市群际产业空间联系呈梯度性.但是,综合专业化程度和空间联系能力呈非梯度性。构建环珠三角产业圈要遵循产业空间运动规律.促进产业区域可持续循环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9.
货运物流是区域城镇节点联系并形成网络的重要维度,是支禕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骨架”,其高效运转是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利用互联网物流数据平台上各城市间的货运联系数据,对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公路货运网络特征做分析,发现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多层次公路货运网络,分别以上海和广州为单核心;而京津冀的货运网络则以天津和北京为双核,网络结构相对简单,以核心城市向其它城市辐射的单向联系为主。进一步从货运网络的均衡性、稳定性、层次性三个角度对案例城市群的网络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物流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群网络绩效的差异性;一个成本更低、更快捷、更安全的物流网络有赖于城市群内城镇节点的合理分工协作,有赖于城市网络的组织协调,也有赖于若干不同层次门户枢纽节点的建立。研究结论对我国城市群跨地域货运网络绩效的提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49年、1979年、1986年、2001年、2008年的湘潭用地现状图,运用GIS缓冲区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湘潭用地扩展的数量、扩展强度等进行了分析,并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而探讨湘潭城市扩展的驱动力。研究表明,从1949年到2008年湘潭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了10倍,扩展速度先逐渐加快后变慢;经济发展、人口聚集、交通设施建设、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战略引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为城市用地的扩展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镇化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正发生着结构性转型--由个体城市向城市群体的跨越,展开城市群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基于对城市作为区域主体的假设,以分工与博弈理论为基础,首先给出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的两个认知主线:①一种专业分工的生产网络:②一种竞合博弈的关系图式.继而研究选择长三角、京津冀与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城市群产业经济空间演变实证案例,采用制造业区位商作为刻画城市基础产业部门与区域分工的基本变量,借助Excel与Suffer软件,进行1997、1999、2001、2003、2005共5个年份的定量化与图形化演变信息分析,初步发现:①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形态差异明显,显示出城市群发育程度差距;②城市群内部的制造业分工地位不断变化,重组明显;③制造业分工空间关联密切,核心组团空间连续格局明显等两个重要特征.以期通过研究工作有助于拓展与丰富的城市群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协调机制是确保城市群内部有序发展的相互作用方式。首先对比分析了制度化、非制度化和混合式这三种城市群协调机制的基本类型,介绍了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发达国家城市群协调机制的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进而分析了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群协调机制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中国城市群协调机制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三十年城镇化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初步形成相对成熟的城镇群体空间。与此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城镇群尚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发展历程的回顾,归纳提出城镇群不同阶段的关注重点与应对策略,同时,文章以湖南邵阳东部城镇群为例,提出"双加速"阶段的城镇群要以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双路径",来应对区域外部的竞争与挑战,实现城乡区域的快速、持续与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图的并置呈现了欧美和珠江三角洲的三个城市群,对比其规模和密度,讨论其形态形成的过程及自然系统的价值。继而通过纵线追踪的研究方法比较旧金山湾区与佛山市的两个纵深切面,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形态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并通过对比研究指出目前城市土地开发标准是如何影响城市空间效率和质量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宏观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今,城市群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体.笔者选择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作为经验研究案例,以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宏观形态为研究视角,选择GDP、非农人口、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5大指标,采用空间趋势面方法,借助Surfer8.0软件进行了1995、2001与2005年的三维图谱信息历时性分析研究.最后,归纳提炼出三大城市群的能级主导均衡路径特征分别为:长三角城市群为"单极扇面";京津冀城市群为"双星-岛链":珠三角城市群为"双核-轴带"希望这一探索性的研究,能强化人们时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整体性认识,进而为中国城市群的规划提供科学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统计长三角江浙沪皖26城市彼此间互联网用户对其他城市搜索的"百度指数",模拟测度城市间以民众关注度为主的信息流强度.基于此构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网络模型,结合企业组织视角的城市网络对比分析其结构特征,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解析和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2020)》中"一核五圈"的空间格局,得出以下规划启示:首先,相比企业组织的城市网络,信息流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与城市行政等级结构的关联性更低;其次,城市群的外部范围、内部组织等虽有清晰的界限划定,其各城市的实际功能联系却是紧密交织并不断拓展的,将逐渐演化为动态、开放的网络体系;再次,"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存在,需针对不同外围后发城市提供相应对策支持,加强其与核心城市的互动联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研究提出,随着网络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基于信息流的城市网络研究将更加全面和准确,可为宏观层面的城市区域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引导城市与城市群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做规划、谋发展.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的耦合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魏立华  阎小培 《规划师》2004,20(11):87-92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存在以下问题:城市(镇)数量激增,非户籍人口比例过大;小城市(镇)用地粗放,企业规模效益低下;城市产业相似系数较高,产业过度竞争;“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行政区划的制度创新和城市规划的耦合协调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流动空间”理论指导下,采用 “百度指数”模拟城市间以民众关注度为主 的信息流数据,并以此构建成渝城市群城市 网络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分析成渝城市群 空间组织特征,同时对指导空间组织的《成 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20)》进行 探讨。研究表明成渝城市群空间组织呈现: 一、高度双核集聚化;二、发展不均衡,“马 太”分级化;三、初步网络化,腹地争夺化 三点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规划中提 出的核心城市作用、双核城市关系、成渝主 轴建设、次级城市发展4个议题进行深入解 读,总结反思规划提出的“一轴两带、双核 三区”的空间格局,并为后续规划提供新的 依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重心轨迹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今,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体.选择中国最重要的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作为经验研究案例,以城市群经济空间的重心轨迹为研究视角,借助Mapinfo7.0软件,通过对10项指标6个年份空间重心轨迹的可视化表达及偏心距离、移动距离、移动方向等指标分析,动态地刻画了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的均衡变化过程,从而更精确地从整体上认知了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变化.最后,基于对中心地模式的解读,将三大城市群空间整体均衡类型归纳为:①长三角城市群:心-核错位偏离型;②京津冀城市群:心-核错位居中型;③珠三角城市群:心-核叠置型.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红卫  王建军  彭涛 《规划师》2005,21(5):96-99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可划分为3个阶段。根据众多学对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群研究、区域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研究,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对外竞争主要体现在区域竞争力上,应走区域经济一体化台作的道路,即应选择全球城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