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文章实现了一种基于双载波正交频分复用的超宽带物理层(射频前端以及基带处理器),适用于C-WPANUWB标准。所实现的UWB物理层支持从53.2-480Mbit/s的数据率,并且在CM1、CM2和CM4的多径衰落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载波频率偏差和采样频率偏差高达50ppm的条件下达到8%的误包率。整个物理层包括一个工作在频带组2的射频收发机、一个6bit折叠内插结构的模数转换器、一个8bit电流舵的数模转换器以及一个数字基带处理器。前端电路的制造采用0.13μmCMOS工艺,数字基带处理器在Xilinx Vertex-5FPGA平台上实现。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系留气球观测系统轻量化无线图像高速稳定传输,文中采用了ZYNQ+AD9361硬件架构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现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ZYNQ的FPGA部分实现了与AD9361射频前端的数字接口,与ZYNQ的ARM部分的数据通道,以及基于IEEE 802.11a标准的基带处理器物理层。ARM部分运行Linux操作系统,可在该系统上完成对AD9361配置的应用程序的开发、物理层管理以及与上位机和摄像机的数据交互。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引入,实现了空中系留气球观测平台与地面控制中心点对点的无线图像传输,增强了系留气球观测系统目标监测的可靠性。该通信系统结合了软件无线电系统灵活性配置、正交频分复用技术频谱利用率高以及抗多径效应等优点,能够随着系留气球观测系统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世界宽带网络》2005,12(1):80-80
九州公司推出的HFC-NetMan1.0网络管理系统.首次实现从物理层、MAC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完全标准化。该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管理系统、前端控制器、数据调制解调器、网管应答器等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种用于红外接收前端的二阶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日锋  俞军  程君侠  章倩苓 《微电子学》2002,32(1):54-57,61
提出了一种易于集成的ω0 / Q正交调节二阶带通滤波器 (BPF)。详细分析了实现正交调节的原理、灵敏度等。采用上海贝岭 4μm双极工艺 ,实现了一个ω0 =2πf0 =2π× 40 k Hz的二阶带通滤波器电路。通过调节外围电阻 ,可方便地实现 f0 从 2 5 k Hz~ 70 k Hz的调整。该电路还可以用全 CMOS工艺来实现。该滤波器可广泛应用于红外抄表系统的接收前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WiMAX的协议参考模型进行了描述,对WiMAX物理层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WiMAX物理层的5种实现方式,最后简要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OFDMA)、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认知无线电感知的空闲频谱具有非连续、非均匀特性,对认知无线电物理层实现提出挑战。跳频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兼具跳频与OFDM二者优势,适用于宽带无线传输。提出一种自适应双模跳频OFDM系统,即把射频跳频OFDM与基带跳频OFDM相结合,根据频谱感知信息和基带处理能力自适应地在2种模式间切换,给出系统的设计规则和实现流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提高非连续、非均匀空闲频谱的利用率,是一种可行的认知无线电物理层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V频段小型化集成接收前端主要实现对V频段毫米波信号的低驻波、低噪声接收和产品小型化。采用多功能芯片与混合集成技术,实现了毫米波接收信道的小型化集成。引进了微带正交耦合器,构成平衡式分布放大优化射频接收端口输入驻波系数的设计思路,替换了体积笨重的波导宽带隔离器,减小了毫米波接收前端体积和重量。通过对V频段波导微带过渡探针的容错性设计,降低了V频段毫米波接收前端的组装难度,提高了接收前端的一次组装合格率。最终实现批量化V频段小型化集成接收前端射频的输入驻波系数优于1.6,噪声系数优于4.2 dB,外形尺寸(含插座)33.4 mm×30 mm×12 mm。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温超导薄膜材料的低插损特性,实现了具有相位一致性的新型高温超导高性能三通道滤波器组,该器件置于接收机前端系统的低噪声放大器前可以使接收机前端系统同时具有带外抗干扰特性和带内低损耗特性,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OC-GMPLS利用物理层的码分复用技术,实现比波长更小层次的数据交换,是一种利用光码相关实现全光交换的新技术.文章介绍了其技术原理,提出了节点结构模型,并对采用光正交码的OC-GMPLS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亚红  吴伟陵 《电讯技术》2001,41(3):102-105
介绍了基于OFDM的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a的物理层相关OFDM参数和其基带IFFT实现原理,结合具体的分组结构,给出了其符号定时、载波频率偏移估计和信道估计方法,这也是一般OFDM系统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百万门SOC设计实现的方法,它基于在后端设计过程的前期创建一个物理原型,这个物理原型在传统的后端设计流程中某一阶段生成,与最终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此物理原型可以成为许多设计实现方法优化的“桥梁”,它还改变了前端和后端的交接模型,在设计的早期就可参考物理信息,大大减少了迭代次数,层次化的设计方法也可以从优化物理原型的模块划分中获益。  相似文献   

12.
An unrepeatered 89 km 1310 mn 10 Gbit/s transmission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employing an SL-MQW DFB laser diode and a high sensitivity optical front end with 1310 nm strained layer MQW optical amplifiers, enabling a total power budget of 35.8 dB. A record receiver sensitivity of -30.3 dBm at 10 Gbit/s @1310 nm has been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3.
针对模拟前端设计过程中,模拟前端与天线的匹配问题,文章分析了天线的各性能参数对于增益可调模拟前端的噪声系数、灵敏度、动态范围等技术指标的影响,得出了模拟前端的噪声系数和输出三阶截点的具体表达式,为模拟前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二维扩散方程的牺牲层腐蚀模拟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牺牲层腐蚀机制,给出了可以在二维平面中模拟腐蚀过程的仿真程序。由于腐蚀主要由腐蚀溶液的扩散机制所影响,对溶液的二维扩散方程给出了求解的有限差分算法,得到了在具体时间和位置的浓度,再利用T opography模型计算腐蚀前端面的腐蚀进行情况得到腐蚀前端行进的轮廓线,通过编程得到了能够模拟不同开口牺牲层结构的仿真程序。最后给出模拟结果和实验腐蚀结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物理编码子层(PCS)处于EPON系统物理层的最高层,它的功能实现对于上层而言起着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PCS层的功能,并根据功能对基于光网络单元(ONU)端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的设计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PCS层消息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6.
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VHF/UHF频段超宽带接收前端的设计,实验系统带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位和幅度平坦特性,文中给出了接收前端及主要部件研制结果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ers for 5G networks are primarily implemented in a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of time-varying multi-path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One of the core technologie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is to introduce the environment adaptive technique—time reversal in the wireless link. Further, the problem of a Wiretap Channel in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research has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 To resolve the physical layer wiretap channel and multi-path fading problems in wireless channels, a novel concept of combining time reversal technology with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technology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 physical layer secure transmission scheme based on the joint time reversal technique and artificial noise at the sending end is proposed for the wireless multi-path channel. First, in a typical wiretap channel model, the time reversal technique is used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by using the propertie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focusing. Second, as the information is easily eavesdropped near the focus point, artificial noise is added to the sending end to disrupt the eavesdropping capability of the eavesdropper. Finally,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multi-path channels, the influence of the antenna correlation on the system security performance is considere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schem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has a higher secrecy signal-to-noise ratio, a higher rate of secrecy, and a lower bit error rate of legitimate user.  相似文献   

18.
对某非相参单脉冲雷达的测距和测角系统进行计算机建模和仿真.给出接收机前端射频部分的物理仿真模型和中频、视频的数学仿真模型的系统仿真框图以及部分仿真波形.仿真波形的结果说明了所建立系统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对系统进行混合仿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混合的ATM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TM协议体系结构分为物理层,ATM层,ALL层和高层,如果在终端用户处完全实现这些功能,不仅造价大,还要放弃用户在网卡,网络软件上的投资。而在终端用户的协议栈中采用混全的方案,则能保留现有网络技术的一些协议层次,又加入ATM的协议层次,可以在将用户接入ATM网的同时,保护用户已有的网络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