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量资源与线损管理系统是通过电量资源管理平台自动分析、整合现有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营销自动化系统、负荷管理系统、SG186农电业务应用信息系统以及调度自动化等系统的电量、负荷、电网结构等动态数据,并将整合后的实时数据自动发送到线损实时监测与分析管理系统中进行计算并分析。介绍了系统的建设原则、目标和框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系统建成后,将形成省、市、县一体化的以电量、线损管理为主线的集成应用平台,可实现电力网发、输、供、配、用各环节电量的全过程自动统计与监测,大幅提高电网公司生产经营核心指标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量管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配电GIS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城市电网线损管理分析综合数据平台,提出输、配电网损耗一体化智能管理分析的解决方案,将电网CIM模型信息信息、实时拓扑信息与电量采集数据建立关联,克服了电量系统中各个计量点相互孤立、线损统计不够直观方便的缺点,并基于SVG技术实现电网损耗的动态展示.  相似文献   

3.
葛军 《安徽电力》2006,23(3):67-69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电能量计量计费的准确性、全网电能数据的同步性以及变电站电能平衡、网损计算、全网电量任务完成情况统计等各种要求日益突出。介绍马鞍山供电公司新近投运的地区电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系统的投运实现了马鞍山供电公司所属厂站电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电量自动计算、线损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安徽电网地县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大建设为背景,以淮南电网地县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实例,从系统的硬件结构配置、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确定了地县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式。根据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标准化、集成化、平台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淮南电网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建设现状和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地县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  相似文献   

5.
电能量计量系统的电量数据的性能指标,是电力市场“三公”原则的重要保证之一。以四川省网关口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建设实践为依据,分析了影响电量数据性能指标的各种因素,并介绍了与之对应的种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朱慧 《电气时代》2009,(11):90-91
GPRS电能量自动采集系统是针对非统调电厂实际情况设计的电量采集系统,通过GPRS数传终端实现非统调电厂上网关口电能表计的接入与自动采集,同时将电量数据传送到电网电量计量系统主站,最后从主站实现参数的设置与更改,对数据的读取及管理等相关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河北电网与京津唐电网间的联络线管理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思想、硬软件开发与运行。系统实现了对联络线有功功率和电量数据的采集、计算、考核、 统计、监视和记录等功能。提出了在调度中心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电能量自动结算系统(EASS)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陈峰  杜治  忻俊慧  颜炯 《湖北电力》2013,37(1):67-68
文章提出了一种针对湖北电网的理论线损在线计算分析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调度SCADA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和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实时数据,通过电量法计算10 kV配电网线损.该系统的建成为全面掌握湖北电网损耗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降损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结合云南电网发电侧部份电量(10%电量)“竞价上网“试运行实际情况,从电网调度角度探讨了调度部门在实际电力市场化管理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支持系统:即完善的电能量采集计费系统;强大功能的扩展能量管理系统;透明化的市场管理和信息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甘肃全省110 kV以上变电站调度数据网实现全覆盖,现有省调电量系统的数据容量已无法满足全省110 kV厂站的接入需求,阐述了该省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发展现状,对软硬件的配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省地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升级的实施方案。通过省地一体化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扩展完善电能量采集范围,提升电网模型共享的能力,同时也全面提升了电网运行数据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智能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区域能源智能管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电力体制改革和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影响,综合能源服务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期。针对区域能源系统,提出了一种综合能源智能管控系统方案,实现了从数据源端采集至后台集中管控的整个流程。针对感知层,提出了远动通信装置与用能信息采集系统相结合的方案;针对传输层,首次提出了无源光网络结合5G微专网的组网方案。针对平台应用层,提出了能源综合管控系统架构图,明确了基础平台和高级应用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能采集系统的功能及其使用情况。结合兰州电网负荷预测实例的分析,说明电能采集系统作为科学、准确地进行电网负荷预测的技术支持系统和监控管理手段的重要性。该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在负荷数据的采集、分析、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电能量负荷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桂林供电局电能量负荷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及使用情况。该系统通过采用光纤、电话线、GPRS等通信方式进行自动远程采集电能表数据代替人工到现场采集数据,以公开、准确的数据记录计算并分析出用户计量装置运行情况、用电负荷变化情况、线损波动情况和用户的用电规律,系统实现了负荷预测、线损分析、故障处理及防止非法用电(如窃电现象的发生);实现对大用户和趸售县的用电管理,为营销系统提供准确、可靠的抄表计费数据,以及为营销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有效的分析数据。对客户电量管理的工作能快速、高效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摘要:综合能源系统是集多种能源为一体,便利于人民生活的一种综合供能系统。综合能源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是构建综合能源信息系统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复合数据结构压缩感知的综合能源数据压缩采集方法。首先,对综合能源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能源数据存储的复合数据结构,实现多源综合能源数据的数据融合;然后,利用综合能源数据设计复合数据结构的归一化过完备字典,将其应用于综合能源数据的压缩采集和信号重构;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处理综合能源数据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并利用压缩感知重构对用户的综合用能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法对处理综合能源数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和能源管理系统可实现能耗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显示等功能,但在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决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方面仍存在不足。分析了如何在能源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现基于需求的能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
孙乔  焦艳斌 《电力信息化》2012,10(11):105-109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网生产实时数据呈现出数据量大、实时性强等特点。为满足智能电网对海量实时数据处理需求,基于多线程实时处理技术,研发了一种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特点及系统结构,及其在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园区、能效管理平台、变电站热点监控等智能电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该系统很好地实现了智能电网海量实时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及展示,满足智能电网海量实时数据采集频率高、数据量大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电能计量器具质量管理以检测为主的传统方式,只能对单个检测样品质量作合理判定,无法对公司系统内的电能计量器具质量作出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针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引入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利用原有营销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收集与实施载体,建立以设备供货、运行、退役等阶段质量管理数据为基础的电能计量器具质量评价体系。按照评价体系设定的评价模型从产供货质量、运行故障、质量事件等维度对电能计量器具质量进行综合评分,实现了在"同一标准、同一体系"下对供应商设备质量的统一、客观、定量评价,作为公司开展电能计量器具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电网商业化运行中电能量统计、结算和考核要求,山东电力调度中心建设了新一代电能量计量系统。该系统全面支持IEC61970标准,采用了计量点和统计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电能量数据与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的分析比对,提高了电能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该系统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的验证。完全能够替代国外系统,可以完成电能量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统计结算与信息交换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面向对象具有互操作性的数据传输协议规定了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主站、采集终端或电能表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通信架构、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以及接口类及其对象和对象标识。针对电能采集多样化的采集任务需求及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的统一性、规范性、耦合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要求,通过研究国内外现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结合国内智能电能表的功能特点,研究面向对象互操作数据交换通信协议在电能表上的应用,依照协议规则进行扩展和定制的数据项,实现了适用于用户自定义灵活配置的功能,准确高效采集现场用户需要信息,适应下一代智能电能表发展需要。对评价电能表通信协议的互操作性及扩展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岩  吴颐轩  白茹 《电气传动》2006,36(4):58-60
建立生产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是石化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它能够在企业内部局域网基础上,实现过程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对系统的基本概况、物理结构、软件环境、数据采集接口、实时数据库以及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在石化企业的几种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