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昊  贾娟  骆鸣宇 《海南医学》2010,21(6):91-92
目的通过改进修复方法,提高单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及稳定性,改善修复效果。方法通过调改咬骀,恢复骀曲线,采用二次印模法取模,对单颌义齿的排列、边缘封闭及基托磨光面进行处理以改善固位。结果41例患者中仅3例患者出现疼痛,经调改后患者满意。结论在制作单颌全口义齿时,合理的调骀、精准的印模、准确的垂直距离、合理的排牙、良好的边缘封闭及磨光面形态都可提高单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及稳定。  相似文献   

2.
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靠义齿基托与黏膜紧密贴合及边缘封闭产生的吸附力和大气压力固位,吸附在上下牙槽嵴上,以恢复患者的面部形态和功能。全口义齿是黏膜支持式义齿。早期的全口义齿可追溯到17世纪,人们用兽骨、木头和象牙等材料制作义齿。随着人类发展和科学进步,全口义齿的发展经历了印模方法的改进,颌架的发明和改进,基托和义齿材料的改进等重要阶段,其基本理论、制作步骤和方法逐渐趋于完善。全口义齿成功地应用于牙列缺失患者的修复,在种植义齿问世之前,它是牙列缺失的惟一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金属基托修复上颌单颌全口义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颌单颌全口义齿是指上颌为全口义齿,其对颌为天然牙列或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使用传统树脂基托的上颌单颌全口义齿修复,常常由于上下颌义齿胎力不平衡,造成上颌义齿基托反复折裂,从而达不到理想的修复效果。近几年来,随着精密铸造技术和材料的发展,采用金属基托修复上颌单颌全口义齿,和树脂基托相比,不仅异物感小、舒适,还加大了基托的强度,避免基托的折断,纯钛基托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强质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戴用全口义齿后出现疼痛是口腔矫形科临床上较常见的问题。现将引起疼痛的原因及其处理分述如下。1.全口义齿的正中关系有误差。有的病人在牙列缺失时,也易形成习惯性下颌前突。有的病人在牙列缺损时期咬合紊乱,下颌在咀嚼运动时发生偏斜,这种习惯可以延续到无牙颌时期。此类病人在制做全口义齿过程中确定正中能关系记录困难。正中咬啥时常呈上下牙尖的斜面接触,推动全回义齿朝某方向呈水平移位,使局部粘膜产生疼痛。若病人义齿的正中腊尖窝接触相差较大(Zmm以上倒需做新义齿,正中股关系错位较轻(Zmm以内),则能通过调股建立较大…  相似文献   

5.
关卫 《吉林医学》2007,28(4):466-466
固位和稳定是全口义齿制作成功的前提条件,义齿的基托范围越宽固位力越好,但边缘过长会破坏边缘封闭而致义齿脱落和黏膜破溃.尤其是在牙槽嵴严重吸收时,一些口腔科医生可能对印膜的制取及如何正确伸展义齿边缘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口义齿制作失败的临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12月入我院治疗的42例全口义齿制作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其失败的临床原因.结果全口义齿制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正中咬颌关系错误记录;垂直距离过高、过低;反复压痛;固位不良;后牙无咬;上前牙偏斜等;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属于下颌基托过短者,则利用垫底可把基托加长;如果属于颌位关系误差、垂直距离过高,则全口义齿需要重新制作;如果属于上前牙偏斜者,则上半口义齿需重做;如果义齿张口易掉者,则需调磨基托或系带缓冲.结论全口义齿制作是否成功受患者初带义齿的信心、营养成分、患者对义齿的耐受能力及义齿固位的合理性、临床医师的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义齿基托边缘修正对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修复科就诊的无牙颌患者19例,经过初印模、确定颌位关系和终印模、试戴等常规操作后,在戴牙时进行义齿基托边缘修正,对修正前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进行评定并记录结果,以配对秩和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修正前的固位和稳定等级为1级12例(63.16%),2级7例(36.84%),3级0例(0%),经过义齿基托修正后等级为1级0例(0%),2级1例(5.26%),3级18例(94.74%)。修正后义齿固位和稳定显著高于修正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义齿基托边缘修正有利于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重新制作总义齿时颌位转移的简易方法朝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矫形科季玉江以常规测量方法测定戴入义齿前后的颌间距离,如距离变小,将软腊或打样膏放在原义齿牙全面上,嘱患者咬作为记录。取功能印模,在上下原义齿基托组织面上均匀涂抹少许弹性印模材料.戴入口内后,将腊或...  相似文献   

9.
何春梅 《黑龙江医学》2005,29(9):692-692
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戴义齿后出现疼痛的情况,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导致义齿不能继续使用,而且影响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认真分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临床出现软组织疼痛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口腔修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原因分析1.1局限性疼痛的原因基托的边缘伸展过长,或过锐;系带部位缓冲不够;上颌义齿后缘过长,下颌义齿远中后侧边缘过长可引起咽喉痛,吞咽疼痛。基托的组织面有多余的塑料突起。牙槽嵴上有尖锐的骨尖或骨性隆起未做缓冲,常见于上颌结节颊侧,上下颌隆突区,下颌舌骨嵴区等有组织倒凹的区…  相似文献   

10.
全口义齿病人复诊常见 ,大多数病人通过复诊 ,修制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但也有少数病例失败 ,原因多是由于制作不当造成。我从 1989年至今 ,根据这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和老师们的临床指导 ,就全口义齿制作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例全口义齿制作失败的病人中 ,5例下颌固位差 ;3例颞颌关节区及颏下区痛 ,并伴有头痛 ,且义齿固位差 ;6例咬合时义齿固位差 ,上颌更为明显 ;2例上前牙偏斜 ;4例张口时义齿固位差。1.2 失败原因 经临床检查发现 ,5例是下颌基托边缘过短造成 ,3例是垂直距离过高 ;6例是颌位关系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制作新的全口义齿注意点。方法 :对 44例旧的全口义齿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要求重新制作义齿的原因为旧义齿折裂 ,磨损 ,松动 ,咬差、疼痛、基托变色等。结论 :针对不同原因 ,对重新制作义齿提出了要注意的要点 ,使患者的新义齿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制作新的全口义齿注意点。方法:对44例旧的全口义齿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要求重新制作义齿的原因为旧义齿折裂,磨损,松动,咬差、疼痛,基托变色等。结论:针对不同原因,对重新制作义齿提出了要注意的要点。使患者的新义齿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的闭口主动性印模法制取牙槽嵴低平的全口义齿印模。方法选取48例低平牙槽嵴需做全口义齿修复者,用托牙基底板加自凝牙托粉作颌托基托,用蜡作颌堤,确定好颌位关系后,在牙尖交错位让患者做主动的闭口功能性咀嚼压力印模,获得精确的总义齿终印。结果用闭口式印模制作的总义齿,明显提高了低平牙槽嵴患者全口义齿的固位力,较少发生黏膜压痛。结论闭口式印模简单易学、操作误差小,有助于提高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提高咀嚼效能,减少复诊次数。  相似文献   

14.
口腔科经常见到一些总义齿基托纵折断裂。现就折裂原因与预防措施,作如下探讨。1.基托过薄,厚度一般为1.5~2mm为宜,边缘厚度应正好充满粘膜析技区的间隙,以不影响美观和舒适为原则,并成圆滑状。即在形成基托蜡型时就应注意厚度。2.可在上总基托的聘侧内部放量加强丝,用直径lmm或1.Zmm不锈钢丝四角奇制。横过硬跨两端放在左右第一摩牙部位。下总的加强丝根据颌弓的形态奇制,放在舌侧托内,两端向后伸展至第1磨牙部位。3.牙齿应尽量排在真牙原来的位置上,有利于义牙的稳固,并可使咀嚼力落于主负荷区。4.应在面团或真塞塑料,…  相似文献   

15.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的难点在于如何增强其固位力。笔者对近 6年来 80例低平牙槽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初步探讨增强其固位力的有效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共 80例 ,年龄最大 92岁 ,最小 56岁 ,平均 68岁。男性 36例 ,女性 44例。上颌义齿 1 0例 ,下颌义齿 2 6例 ,上、下全颌义齿 44例。1 .2 方法  (1 )采用二次印模法。 (2 )模型后堤区作封闭。(3)义齿基托面做成凹斜面。(4)选牙径小 ,牙尖斜度低的义齿。2 结果义齿制作完成后 ,经 1~ 2次局部调磨 1周内对义齿适应的 72例 ,占 90 % ;因口腔局…  相似文献   

16.
印模膏在制取无牙颌印模中的改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提高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封闭性的方法。方法:根据常规方法制取无牙颌初印模,制取个别托盘,在个别托盘边缘逐段分区添加印模膏与不同部位无牙颌边缘封闭区组织形成紧密或加压接触取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效果。结果:与常规印模法比较,利用此方法制取的无牙颌印模在唇颊舌侧边缘及上颌后堤区均取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效果。结论:印模膏的改良应用提高了全口义齿基托的边缘封闭性,从而增加义齿固位力。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7.
骆鸣宇  付国祥 《重庆医学》2008,37(19):2226-2227
目的 针对单颌总义齿修复难度大、临床问题多的情况,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42例单颌总义齿修复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结果 临床常出现的问题有固位差、组织压痛、基托折断等.结论 在制作单颌总叉齿时应注意其修复特点、口腔准备、人工牙排列、基托边缘封闭磨光面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提高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戴淳  刘丽 《河北医学》2005,11(12):1092-1094
目的:通过运用BPS法观察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无牙颌患者102例,其中52例采用传统方法制作全口义齿,50例采用BPS法制作全口义齿,对两组义齿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BPS组在基托边缘伸展比传统组更为合理与舒适,而且更为准确地维持颌位关系.结论:与传统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相比,BPS法制作的全口义齿能够很好的地恢复天然牙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全口义齿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人们用木头、象牙、手骨等材料来制作义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的进步,全口义齿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颌架、基托和义齿材料均在不断改进,义齿的制作方法也已经趋于完善~[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牙齿修复问题也成为了口腔科研究的重点,全口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重要途径,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与多重因素有关,本文将对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耿玉真 《重庆医学》1995,24(6):359-359
全口义齿及部分可摘部分义齿修复取模时,要求托盘保持稳定的位置,粘膜组织受压均匀,并做肌功能修整以获得一个边缘伸展适度,能反应出功能运动时的皱折和系带状况的较为准确的印模,使所制作的义齿有良好的固位,并使病人感觉斜适而易习惯。为此笔者分析了通常功能状态时颊、口唇及舌的运动方向及程度,采用了一种主动肌动能修整取模法。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