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铁路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空间数据库是铁路地理信息系(RGIS)的基础.本文在分析了铁路信息化的发展、目前空间数据库建设以及研究的情况后,根据铁路各业务部门对空间数据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提出了空间数据库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等问题,为铁路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货物车辆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在铁路网上合理调配空车,根据空车走行费用及中转过程中时空延迟产生的额外管理费用之和最小的原则,同时考虑铁路的通过能力,建立了铁路空车调配优化模型,并用LINGO语言对模型案例求解.  相似文献   

3.
XML在网络化制造产品信息集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网络化制造中进行产品信息集成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设计软件之间的信息模型的流动困难。本文基于XML提出一种统一产品数据标记语言UPDML来描述设计软件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并建立了采用UPDML实现产品信息集成的基本框架,为网络化制造系统中众多,有着不同数据格式的设计软件之间进行信息模型的流动提供了一种一般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MATLAB对铁路信号灯图像进行了图像增强,图像剪切及边缘检测处理,实现了信号灯几何特征(面积、周长,圆形度)的提取,为实现对信号灯的有效监测和识别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View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View平台上处理地形数据,产生等高线图形,建立了铁路地形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开发了可视化用户界面.本系统实现了铁路地理信息的图文显示与地物场景的三维仿真,可以针对用户的需求输出详细的地理信息,模拟逼真,信息查询方便.这说明利用ArcView开发铁路地理信息系统是可行的,适用于铁路的优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会话中话语标记语Yes的语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依据关联理论的框架,利用收集的口语语料,分析和归纳了话语标记语Yes在会话中的语用功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生成话语.  相似文献   

7.
以铁路货运网为基础,构建了铁路地理网和铁路运输网,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编组站的布局特征,研究得出了编组站的度、介数、脆弱性、出入度与出入强度、强度相关性等网络指标。基于铁路地理网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编组站的平均度为 4.36,介数与度是正相关的,丰台西、山海关、向塘西等编组站的脆弱性较为突出。基于铁路运输网的统计结果显示,编组站的平均入度为 11.3,平均入强度为 3331.7,平均出度为 11.2,平均出强度为 3478.9,入强度与入度、出强度与出度均呈现正相关趋势,编组站强度相关性研究显示铁路运输网属于非同类混合网络,出入强度较高的编组站倾向于与其他出入强度较低的节点连接。  相似文献   

8.
利用锥形模型和四叉树索引,提出一种基于方向关系的空间查询算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借助锥形模型和四叉树索引快速查找其最小投影矩形(MBR: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符合给定方向关系的空间对象,构成候选集;然后,从候选集中删除不符合给定方向关系的空间对象,得到结果集.使用C#语言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并采用不同几何类型的空间数据对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高效地查询,较好地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实现空间数据共享的一个必要手段.文中在分析OGC制定的基于XML的地理空间数据编码标准的执行规范GML3.1和我国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的基础上,定义了顾及中国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的GML3.1模式——CGML,给出了CGML的框架,对其各个模式进行了论述,并设计了一个基于CGML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几种基于高等线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常用方法,并对各自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根据铁路线路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在具体分析数字等高线数值特征和几何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普通微机和地形图数字化建立鱼骨状DEM的简单、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逼真显示的三维地理环境中实现铁路三维实体选线设计,研制了一个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系统.该系统集成空间信息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地理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基于航测影像信息和卫星遥感信息,建立了一个逼真显示的铁路虚拟地理环境;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构建了铁路构造物基元模型库;通过调用库中的实体基元模型,实时构建方案线三维模型,并在三维环境下对其进行检查修改,比选不同结构类型,实现三维实体选线设计.系统在中老铁路勘测设计中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让选线工程师在室内环境下模拟现场实景分析和踏勘,能快速构建方案线三维实体模型,具有方案线比选直观等特点,能满足环境选线、重大工程优先选址选线、海外铁路选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考虑道岔结构引起的竖向与横向不平顺以及轮轨接触关系的变化,将道岔区内轮轨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模型进一步完善。该模型用以模拟列车经过道岔时的蛇行运动,并分析了列车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客运专线全寿命管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IT技术为手段的客运专线全寿命信息管理系统结构体系与数据维护工作的内容,并阐述了数据采集的重要性和数据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GSM与GSM-R之异同及GSM-R在高速铁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GSM的标准,分析了GSM与GSM-R之间的区别,描述了GSM-R作为铁路数据移动通信系统,能够为铁路提供的业务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铁路分局辅助行车调度决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铁路分局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铁路分局辅助行车调度决策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数据组织结构,阐述了系统采用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机制,分析了系统主要信息流的组织策略,并提出了可行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票预售期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对运输生产秩序、客运服务质量、甚至社会稳定都有直接影响。从铁路客票预售期制定的系统需求以及研究现状出发,提出开发铁路客票预售期优化计算软件的建议,并着重阐述该软件的设计原则、开发平台、总体功能、数据库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共享、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提出利用VC 从底层开发溢油污染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实现对模型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图形可视化.根据数值评估模型应用特点,建立评估模型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给出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和查询实现方法.通过应用矢量和栅格空间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编程方法以及地图投影变换、图形绘制等图形显示技术实现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利用VC 对系统进行开发,除实现了一般GIS的基本功能外,还实现了潮流预报、溢油行为动态预测以及溢油事故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等专业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视频智能分析的铁路周界入侵检测算法相比于雷达、振动光纤,具有成本低、误报率低的优点. 针对视频中存在不同分辨率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Cascade Mask RCNN( CMR)模型,使用级联结构获得目标的准确定位. 为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FPN)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和基于空洞金字塔汇聚(ASPP)子网络的空间上下文增强模块. 在实际铁路周界入侵场景视频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实现不同场景下的铁路周界入侵检测,相较于原始模型,新模型对小目标检测的F-measure 提高了0.24. 模型既解决了不同场景下铁路周界入侵检测问题,又有效地提高了视频智能分析对小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一种三层结构的铁路GIS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模式的分析,阐述了三层结构体系的基本思想和特点,设计了基于三层结构的铁路GIS集成应用模型,探讨了铁路GIS的整体规划,并采用MapObjeets组件和C Builder开发了一个应用系统。基于三层结构铁路GIS应用模型构建的铁路企业信息系统具有高效、稳定和可扩展等特点。实践表明,根据铁路信息化特点采用多层分布式技术建设铁路GIS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直接对行车安全、轮轨作用力、车辆振动产生影响.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的变化与众多因素相关.轨道刚度变化同时影响着轮轨动荷载和轨道动态几何形位的变化.将沪宁线轨检车实测动态不平顺输入动力仿真软件,分别计算不同垂向和横向刚度时的轮轨动轮载和钢轨的垂向、横向动位移,并改变车辆速度和输入不平顺的大小,分析轨道不平顺、轮轨动荷载和钢轨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利用正态分布的原则统计不同状态下动轮载和动位移的最大值,分析对比钢轨动态变形和轮轨动荷载随刚度和速度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合理的轨道刚度取值范围,并分析了初始不平顺大小对轨道动态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