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四硼酸钠(pH10.4)介质中,铜(Ⅱ)—丁二肟配合物的电化学吸附伏安行为,发现于-0.50V(vs.SCE)处进行配合物还原富集,再由-0.20V处静置后进行阴极扫描,于-0.30V处得一灵敏峰.铜浓度在4.0×10~(-9)~2.5×10~(-7)mol·dm~(-3)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富集2min检测限为2.0×10~(-9)mol·dm~(-3).用于实样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汞膜电极,研究了在丁二肟存在下钴的差分脉冲吸附伏安行为,认为其电极过程为在一定电位下,扩散至电极表面的钴(Ⅱ)一丁二肟配合物还原为钴(Ⅰ)一丁二肟配合物并吸附于电极表面,在负向扫描过程中,发生不可逆电子转移,得一敏感蜂。在0.04MNH_3—0.16M NH4Cl介质(pH8.6)中,钴浓度在1.0×10~_(-10)~2.0×10~(-7)M间与其蜂电流呈良好的线性。电积2min,检测限低至5.0×10~(-11)M。方法标准偏差及变动系数分别为0.21和3.8%。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镉(Ⅱ)——邻菲啰啉配合物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镉的新方法。在0.25mol·1~(-1)的Na_2CO_3底液中,试剂与Cd~(2 )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在-0.95V(VS.SCE)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导数波高与Cd~(2 )离子浓度在6.0×10~(-8)~1.5×10~(-6)mol·1~(-1)之间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0×10~(-9)mol·1~(-1)。应用本法对生物样品、粮食样品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硒(Ⅳ)—邻苯二胺配合物的单扫描极谱行为,发现在Britton—Robinson(pH28),介质中,在溶液中生成的苤硒脑在滴汞电极上于—0.17v处产生一敏锐的配合物吸附波,同时确定了配合物的形成及其测定条件,并就其电极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最适条件下,硒(Ⅳ)浓度在3.0×10~()-s~4.0×10~(-6)mol·dm~(-3)范围内与峰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的检测限为1.5×10~(-s)mol·dm~(-3)。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汞膜电极于NH_4Cl介质(pH5.0)中,研究了钢铁试剂存在下,痕量铟的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行为,并探讨了吸附机理。发现在较负电位下(-1.5V)子富集后,所得阴极溶出峰更敏锐。铟浓度在1.0×10~(-10)~5.0×10~(-7)mol·dm~(-3)间有良好的线性,富集15min,检测限为4.0×10~(-11)mol·dm~(-3)。方法标准偏差及变动系数分别为0.064和8.4%。  相似文献   

6.
以尿素为原料制备石墨氮化碳(g-C_3N_4)材料,以壳聚糖(CHIT)为黏合剂修饰于电极表面,再利用循环伏安法电沉积钴,成功制备出Co/g-C_3N_4-CHIT/GCE修饰电极,并将其应用于水样中磷酸二氢根离子(H_2PO_4~-)的电化学检测.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位法进一步研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修饰电极对H_2PO_4~-的响应电位与其浓度的对数在1.0×10~(-7)~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7×10~(-8)mol/L(S/N=3);该电极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铋(Ⅲ)-间硝基偶氮氯膦显色体系的光度特性,并确定了测定铋的最佳条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666nm,单、双波长法测得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7.73×10~4和1.11×10~5 l·mol~(-1)·cm~(-1).据此提出了测定铋的新方法,用于铅基合成试样中微量铋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pH=9的NH_3—NH_4Cl缓冲溶液中,Zn(Ⅱ)的还原电位为—1.27V.加入等摩尔的胆红素后,Zn(Ⅱ)的电位变为—1.23V.此现象说明,加入胆红素后,Zn(Ⅱ)在电极上还原的反应机理有所改变。紫外吸收曲线也证明Zn(Ⅱ)和胆红素间形成了配合物。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定其组成,用极谱法测定其配位数及累积稳定常数,测得配合物组成为1∶1,配位数P为2,累积稳定常数为2.59×10~(11)。本工作还测试了Zn(Ⅱ)—胆红素配合物极谱波的性质,实验表明该波具有吸附性质。循环伏安曲线在阴极支及阳极支均有波,说明配合物的极谱波为可逆波。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Britton-Robinson溶液(pH3.5)中,钼(Ⅵ)-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线性扫描吸附伏安行为,发现于-0.61V和-0.67V(vs·SCE)处有两个明显的吸附还原峰,并对两峰的电极过程作了研究.钼(Ⅵ)浓度在2.0×10~(-9)~6.0×10~(-7)mol·L~(-1)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对5.0×10~(-s)mol·L~(-1)的钼(Ⅵ),其变异系数为3.3%(n=10).用于萤石矿样及水中痕量钼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 PH10~11.5的介质中,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ritonX-100存在下,钴(Ⅱ)与镉试剂2B形成组成比为 Co:镉试剂2B=1∶2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30)=5.89×10~4L·mol~(-1)·cm~(-1)。钴含量在0~12μg/25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一些矿石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将磺化酞菁钴配合物封装于Y型分子筛中,制备成分子筛改性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测试,得到磺化酞菁钴/Y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主要出现在-0.67 V,-0.27 V和0.55 V三个电位附近,这反映了配合物中不同价态的钴离子之间以及金属钴和配体之间共有三种不同的氧化还原行为;磺化酞菁钴分子在Y型分子筛空腔中其电化学活性仍然存在,但其氧化还原峰电位因受到分子筛结构、骨架效应的影响而发生偏移;封装在Y型分子筛中的CoPc(SO3)4,由于受到分子筛空间效应的影响,平面结构发生扭曲.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钒(Ⅳ)-偶氮氯膦Ⅲ-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乳化剂OP体系的光度特性,并确定了钒测定的最佳条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620nm,单、双波长法测得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29×10~4和3.12×14~4L.mol~(-1)·cm~(-1),该体系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均较相应的二元体系高.据此提出了测定钒的新方法,用于低合金钢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从工业废水中分离钒(V(V))和铬(Cr(VI))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构建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聚乙二醇2000(PEG 2000)和硫酸铵((NH_4)_2SO_4)的三液相体系,用于分离模拟工业废水中的(V(V))和(Cr(VI)),系统研究了溶液pH、(NH_4)_2SO_4添加量、PEG 2000添加量、萃取剂浓度、初始(V(V))和(Cr(VI))浓度对(V(V))和(Cr(VI))在三相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影响.其中,水相pH对两种金属离子在主体相中的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其他因素影响则相对较小.通过工艺优化,当pH在3.5左右、(NH_4)_2SO_4用量为2×10~(-3)kg、PEG 2000用量为3×10~(-3)kg、P507在正庚烷中浓度为0.12 kg/L时,可实现P507上相和PEG 2000中相分别对V(V)和Cr(VI)的萃取率大于80%,分离系数可达到102.7以上.并初步推断出V(V)和Cr(VI)在P507-PEG 2000-(NH_4)_2SO_4三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机理.为三相萃取法应用于工业废水中钒和铬的同步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2-氨基-3-[(2-羟基-5-硝基-亚苄基)氨基]-2-丁烯二腈与钴(Ⅱ)作用的吸收光谱,在pH为6.86的KH2PO4-Na2HPO4的缓冲体系中,钴与显色剂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2的橘色配合物,在248nm处有最大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ε=2.30×104 L.mol-1.cm-1,钴质量浓度在0.2~0.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7),线性回归方程为Y=0.288 52 X-0.006,桑德尔灵敏度S=2.56×10-3μg/cm2。  相似文献   

15.
将特殊工艺生产的钢渣粉、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石膏按1∶(0.5~1)∶(1~1.5)的质量比进行粉磨、混合、均化,利用其水化反应所得的多元膨胀源制得一种具有持续稳定膨胀功能的钢渣基新型膨胀剂.研究结果表明,该膨胀剂完全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 476-2001)标准,其7和28 d水中限制膨胀率分别为4×10-4~6×10-4和6×10-4~9×10-4,空气中21 d限制膨胀率为3×10-4~5×10-4;钢渣基膨胀剂对混凝土硬化后期(28~90 d)体积变化的补偿收缩优势优于UEA膨胀剂.  相似文献   

16.
用文献〔2〕的方法合成了十种稀土元素异硫氰酸盐与苄胺(C_8H_5CH_2NH_2)的配合物R_E(NCS)_3·4(C_6H_5CH_2NH_2)(R_E=Sm,Eu,Gd,Tb,Dy,Ho,Er,Tm,Yb,Y),并对其进行了组成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利用TG、DTG热分析手段对该系列配合物R_E(NCS)_3-4(C_6H_5CH_2NH_2)的热分解进行了研究。利用Coats—Redfern法求出了配合物R_E(NCS)_3·4(C_6H_5CH_2NH_2)的第二步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发现随着镧系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反应级数和活化能都呈现“轧断”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0.20 mol.L-1的NaOAc-HOA(pH 6.0)缓冲溶液中,运用电化学法和荧光分析法研究了(E)-3-((1-羧乙基亚胺基)甲基)4-羟苯磺酸钠铜(Ⅱ)配合物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是以沟槽方式结合,并求得了其化学计量系数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m=2,Ka=7.34×108L2.mol-2。  相似文献   

18.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分光光度法测定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藉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光度法测定钒.经研究确定:钒(V)—PAR红色配合物在pH为1.5—2.5范围内不受pH变化的影响,当pH为1.8,钒过量时,配合物在550nm处吸收最大;PAR过量时,则在500nm处吸收最大,试剂本身最大光吸收在450nm处.配合物的组成为1:1,最宜试剂量为3—4ml 2.5×10~(-3)mol·L~(-1)PAR溶液,在15—30℃下均能很快发色完全,颜色可稳定七小时.0—50μg/25ml钒符合Beer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1.3×10~4.除Cu~(2+)、Co~(2+)、大于0.03mg的Bi~(3+)、Ni~(2+)、WO_4~(2-)、C_2O_4~(2-)、EDTA干扰外,其它离子均不影响测定.  相似文献   

19.
茜素红(ARS)与硼酸(H3BO3)之间能发生相互作用形成黄色配合物,使ARS的荧光增强,Cu2+可以猝灭茜素红在Britton-Robison(BR)缓冲溶液中的荧光。加入谷胱甘肽(GSH)后,由于GSH所带的巯基(—SH)和Cu2+发生络合,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大,据此可以快速的测定GSH的含量。在pH 6.3的BR缓冲溶液中,茜素红-Cu2+体系荧光强度的增强值与GSH的浓度在1.0×10-5~1.9×10-4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5 mol·L-1。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NH_4~+和SO_4~(2-)耦合侵蚀下水泥土的力学性质,将制备的水泥土试块置于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和硫酸钠溶液中进行长期(150 d)浸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无侧限抗压强度随侵蚀溶液浓度和侵蚀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NH_4~+和SO_4~(2-)耦合侵蚀对水泥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O_4~(2-)在初期对水泥土的抗压强度有明显促进作用;当硫酸铵溶液浓度大于9.0 g/L后,相较于NH_4~+,SO_4~(2-)对水泥土的侵蚀占主导地位;NH_4~+对水泥土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且随侵蚀浓度的增加而逐步提高;NH_4~+和SO_4~(2-)通过化学侵蚀和晶体膨胀侵蚀,影响水泥土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