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布式计算与组技术在软交换呼叫服务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软交换核心设备一呼叫服务器的研究与实现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分布式计算、组技术与软交换呼叫服务器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具有电信级大容量、高可靠性的软交换呼叫服务器体系架构。也给出了将分布式计算和组技术引入呼叫服务器的设计过程,以及对所实现系统的测试与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王琦 《信息网络》2005,(5):22-25
近年来,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不仅设备制造商投人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研发设备,而且电信运营商也开展大量的测试和实验。用来验证设备的稳定性、协议的标准化程度以及规模组网的可行性。但是.随着软交换网络大规模商用步伐的逐步推进.在看到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技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的同时,也发现基于IP的软交换网络实现电信级的运营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网络的QoS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控制层面的组网问题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大大影响软交换的商用速度。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文章首先提出了软交换的概念.然后从软交换的体系结构、软交换协议、软交换设备的功能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软交换技术。最后,指出了软交换待研究的问题。这对当前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网络建设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软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3核心网络组网方式进行了探讨。在3网络中,应用软交换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与网络》2008,34(2):26-26
随着电信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向下一代网络(NGN)的逐步演进,软交换技术正扮演着关键角色,目益成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进行融合的技术纽带。因此,软交换技术在电信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电信界的高度重视。国际软交换协会(ISC)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提供呼叫控制功能的软件实体”。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6.
电信网络正在逐渐过渡到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作为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技术-软交换,由于其支撑业务的多样性以及开放的网络架构,将会面临更复杂的安全环境。NAT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给软交换提供了安全保障,但也带来了穿越等技术问题。本文给出了软交换业务中实现地址转换设备穿越的方案,并对各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对比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鹏  陈俊亮 《信息网络》2003,(7):22-25,36
软交换系统是目前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中最为广大设备生产商和运营商看好的一种技术。文章从下一代网络的需求出发,阐述了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架构、应具备的各种特性和优势,论述了软交换技术是实现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软交换技术及应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下一代网络控制核心的软交换,结合了传统电话网络可靠性和IP技术灵活性、有效性的优点,是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向分组化网络过渡的重要网络概念。本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定义和主要功能特点、基于软交换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通信已经很普及。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对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通信工程必须不断地更新换代。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关键是软交换技术,本文通过分析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原理、特 点、协议,介绍其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0.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文章首先提出了软交换的概念,然后从软交换的体系结构、软交换协议、软交换设备的功能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软交换技术。最后,指出了软交换待研究的问题。这对当前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业界已经普遍认为软交换是交换网络的发展趋势,国内各大通信运营商积极开展软交换的实验工作,并进行了一些商用部署。在分析软交换技术在PSTN演进中的应用基础上,讨论了业务的融合和增值业务的提供问题,着重提出了基于NGN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的本地网组建方案,包括遵循的原则、网络规划图以及本方案的优点等。  相似文献   

12.
软交换问答     
《信息网络》2005,(5):26-30,33
什么是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呼叫控制技术,它以软交换设备为呼叫控制的核心,具有分层的体系架构、基于分组传输、能够提供多种接人方式等特点。在这种体系架构中业务与控制、接人与承载彼此分离.各个网元设备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并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实现独立于网络的业务开发模式,并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电信运营商角度对固网软交换技术及IMS网络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对现有固网软交换向IMS演进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探讨固网软交换向IMS平滑演进。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演进工作是目前N G N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各运营商积极开展软交换技术、业务试验和商用试验,并提出了演进计划,而有关IMS和软交换的关系问题正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IMS与网络演进的关系尽管IMS可能成为N G N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够很容易的迅速进行商业化部署,特别是,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差异也对移动网络设计I M S的推广造成了一些不确定的影响。呼叫服务器(软交换)将主要完成电路交换网的演进历程,I M S将主要完成多媒体业务的功能,随着IMS成熟性的增加,两者的应用将长期共存。从设备开发来看,国…  相似文献   

15.
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技术是目前电信产业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软交换网络技术以其独特而优越的体系构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论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NGN破茧化蝶     
NGN设备标准和设备的开发情况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早在1999年下半年就开始对软交换技术进行跟踪和研究,并在近一年里先后完成了“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信令网关设备规范”“、BICC协议”“、SCTP协议”“、M3UA协议”“、M2PA协议”等与NGN设备相关的技术规范。除了网络标准研究组外,我国的其他相关标准研究组也在积极参与软交换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完成了“ATM中继媒体网关设备规范”“、IP中继媒体网关”“、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等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已经成为电信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致力于该领域的业务开发商,都希望借助软交换技术在电信服务业的推广,发展和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获得直接经济效益。本文以国内电信业实际状况为基本立足点,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分析了软交换技术的合理定位,从业务支持和用户覆盖的角度对软交换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一、软交换技术对传统电信业的影响1.先进的体系结构和广泛的业务能力软交换技术引入的开放体系结构概念已经获得业界的普遍认同,电信运营商希望系统以较低的成本、灵活快速的业…  相似文献   

18.
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技术是目前电信产业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软交换网络技术以其独特而优越的体系构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论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技术的概念与特征,并分析了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与软交换的组网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20.
软交换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以电话业务为基础的电路交换网络难以快捷、灵活地提供丰富的业务,能够提供集语音、视频、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综合业务的下一代网络(NGN:NextGenerationNetwork),将真正实现宽带窄带一体化、有栈元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的目标。支持全业务的软交换正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吸取了IP、ATM、IN、TDM等众家之长,完全形成分层的全开放的体系架构,方便地在网上引入各种业务,并使得现有网络与下一代网络充分融合。本文阐述了软交换的内涵、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软交换的市场前景和面临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