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闻波 《现代情报》2017,37(9):68-74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成为开放性资源,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创新知识获取是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方法/过程]本文从厘清社会化网络、知识协同、开放式创新三者概念和关系出发,提出三者作用的理论知识链,并据此构建了社会化网络影响量表与知识协同量表,运用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得到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了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结论]实证结果发现社会化网络对于知识协同和开放式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知识协同对于开放式创新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知识协同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实现企业的知识共享与转化,建构开放、交互性的社会化网络系统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以扎根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共享渠道、知识资源需求和知识资源池等四个维度均对组织间知识共享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叉作用关系。这一结论提示企业在获取外源知识时,既要明确不同因素影响效应之间的系统性与联系性,也要注意组织间知识共享提升措施之间的动态协同。最后,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提升策略,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创新模式强调企业应充分整合内外部的创新资源,全方位地吸纳创新要素,以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并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下资源共享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研究时象,将资源共享分为资源共享频率、资源输出和资源输入三个维度,引入知识转移作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资源共享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知识转移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资源共享频率、资源输出和资源出入均时知识转移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而知识转移仅在资源输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管理》2017,(5):1-6
组织间知识协同能够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获取组织间知识协同对于成功实施开放式创新至关重要。开放式创新组织间知识协同是组织间在知识方面的相互配合与协作,知识资源跨越组织边界的优化配置。基于Amit和Zott构建的价值创造来源理论,将组织间知识协同分为效率性知识协同和增长性知识协同。进一步对开放式创新组织间知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具体包括知识协同机会识别机制、知识协同利益激励机制、知识协同沟通协调机制、知识协同产权保障机制。最后对提高开放式创新组织间知识协同提出对策建议。论文从知识协同角度研究开放式创新,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能够更为具体指导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明晰网络嵌入性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展开研究。[方法/过程]以区域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点位置特征、节点联结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且提出了企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风险治理措施。[结果/结论]不同层次的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均具有重要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网络嵌入特征能够提升知识管理绩效。企业通过知识吸收和扩散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了双向循环促进机制。研究可为有效制定知识管理和风险治理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解学梅  吴永慧 《科研管理》2013,34(12):66-74
本文在总结企业创新文化相关研究基础上,纳入研发强度作为控制变量,分析企业协同创新文化四要素(知识共享、组织创新氛围、协同决策、组织变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团队凝聚力在协同创新文化与创新绩效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10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层次回归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协同创新文化的知识共享、组织创新氛围、协同决策、组织变革四要素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团队凝聚力对协同创新文化与创新绩效两者关系起到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弥补了已有相关研究的不足,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知识共享对开放式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网络知识共享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通过网络关系促进知识获取是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制造业产业集群206个有效企业样本的调查数据,引用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了集群网络关系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显著的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知识获取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对协同创新绩效中介作用的判断是:在网络强度、网络质量和网络稳定性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权力和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的作用。并以此对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劲  金鑫  张奇 《科研管理》2012,33(6):1-7
分布式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挑战的新型创新模式,中国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技术创新国际化面临的"分布式创新黑箱"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分布式创新理论研究现状及其不足,解构了企业分布式创新三个要素维度:分布式结构、分布式认知及分布式协同,并构建了其与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及相应的假设;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统计验证分析,证明上述三要素通过三种知识共享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的相应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涌现理论,构建了包括组织间战略文化协同、技术协同和组织协同的开放式创新组织间协同管理体系,将组织间知识协同效应分为效率性知识协同效应和增长性知识协同效应.采用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开放式创新组织间协同管理对知识协同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组织间协同管理3个维度对知识协同效应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组织间技术协同对效率性知识协同效应作用最大,组织间组织协同对增长性知识协同效应作用最大.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管理应该选择侧重点,在获取外部技术知识前期阶段进行知识共享时,技术协同是组织间协同管理的侧重点,而在获取外部技术知识后期阶段进行知识整合时,组织协同是组织间协同管理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开放式创新社区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用户分享的知识并从中筛选出具有价值的创意。但用户往往缺乏分享的动机和意愿,这将导致社区运营的失败。因此有必要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研究模型,并以国内典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MIUI论坛为对象,在线抓取数据并采用统计软件Stata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创新自我效能、结果期望、社会认同和社区影响对用户知识分享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经验对创新自我效能有负向调节作用,对结果期望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社会认同和社区影响有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创新社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价值,将时空分散、资源互补、相对独立的知识主体组织起来,通过自发、动态的互动与协作实现多方需求的“一站式”解决。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遵循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的主体、资源、情境和过程,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模式的概念框架,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等4个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从构建有效的知识获取机制、知识融合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占有机制4个方面,提出保障开放式创新社区价值共创模式的知识治理机制。以期为企业更好地利用群体智慧创造顾客价值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从降低群体知识协作成本的视角出发提出链网式组织模式,在链网式下探究网络拓扑、网络规模、知识分享博弈对群体知识协作的影响。[方法/过程]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现有的创新组织模式,提出链网式组织形式。其次,采用多智能体建模仿真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对知识型团队的知识协作过程进行模拟。最后,对不同影响因素设置实验,探究影响群体知识协作的机制。[结果/结论]网络类型对群集的知识协作绩效影响显著,最优匹配的不确定性明显降低团队知识协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为社区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促进产品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华为产品定义社区的用户为样本,通过爬取用户行为数据、设计指标来对社区用户进行自动聚类,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模型分析,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知识共享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该社区用户可以划分为专业贡献型和积极社交型用户;用户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探索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的理论和方法,为网络学术社区知识细粒度组织、知识服务实践提供思路引导和新视角。[方法/过程]首先梳理了知识图谱和学术资源聚合的研究进展,从价值需求主体的角度剖析网络社区学术资源聚合的应用价值;然后明确网络社区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构建出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框架,并介绍知识富关联关系提取方法;最后设计个体用户画像、语义智能检索、分面式导航三种应用模式。[结果/结论]知识图谱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支持网络社区的高级知识服务应用,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框架对学术类网络社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知识创新服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展望有助于反思不足、明晰发展方向,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依据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Bicomb和SPSS22.0对国内以"开放式创新"为篇名的572篇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关键词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结论]绘制了我国开放式创新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据此发现和解读了该领域的六大研究热点,并提出聚焦研究的微观视角、加强实证研究、挖掘开放式创新协同机制和关注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等4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学术创新力自动测度需要建立在相关学术评价指标和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基于领域知识的本体构建将为学术创新力的自动测度提供基础支持。[方法/过程]用手工方式构建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复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半自动化构建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的初始本体,加入CNKI期刊题录数据的高频关键词以丰富本体的知识。然后进行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和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本体的实例化。[结果/结论]以G3类题录数据为例,共建立了30 097个概念、41 484个实例以及320 609条关系,基本完成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