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读编     
难以割舍的《数字通信》2005年的时候,我想买个一个好一点的手机,于是就在报刊亭找相关的书刊,无意中看到了《数字通信》,从此就喜欢上了它。在书中查看介绍的五花八门的手机,我可以在其中选择我喜欢的。终于我选择了三菱M900。从此以后对我来讲,每个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买杂志,可是从今年开始,《数字通信》开始出现迟到的情况。我按以  相似文献   

2.
读编     
各位《数字通信》杂志社的老编小编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辛苦为我们读者送上了这样一本好的杂志,我是一个对数码产品尤其是手机疯狂喜爱的发烧友,第一次看到《数字通信》就被它吸引了,有点不好意思地偷偷说《数字通信》是我惟一一本可以从头看到尾的杂志^_^。不说别的了,下面进入正题吧。我想给数字通信提  相似文献   

3.
读编     
现在又有谁没有手机呢!当换手机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后,每月看《数字通信》也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要是那一个月没看到,心里还真不是滋味。总而言之,这本杂志对我选购和使用手机的帮助非常大,在此谢谢编辑们了。作为读者,我想我还是有义务还是想给《数字通信》杂志提点建议,手机目前已经作为人手必备的通信产品,功能也不仅限  相似文献   

4.
读编直通车     
《数字通信》2007,(13):8
我是《数字通信》的老读者了,在这给你们提个建议:每月下半期的《数位锋》中对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的介绍别太多,因为你们是一本手机杂志,所以最重要的部分在手机。如果读者真对数码相机什么的痴迷的话,他大可买别的杂志,因为市面上的相机杂志比手机杂志还多!要不你们也可以增加一些MP3,MP4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读编直通车     
《数字通信》2006,(1):8-8
2005《数字通信》读后感 感谢贵刊给我的2005年带来了整整一年的资讯大餐。2005年,我每一期都详详细细 地阅读,在贵刊的陪伴下,不知不觉,我竟从一名手机菜鸟变成了亲朋好友眼中的手机 “专家”。经过反复阅读贵刊、反复在几款手机间进行比较,我也终于买到了我真正喜欢的 手机。这些收获都是《数字通信》给我的,时值新年,在此向贵刊编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诚挚的祝福。也祝愿贵刊在2006年,越办越红火! 北京 孟源  相似文献   

6.
读编     
本人是《数字通信》杂志的铁杆读者,但我所在的地方卖此杂志有时没有了,请问有没有《数字通信》WAP/GPRS手机浏览的版本?我的手机不能收彩信,也不能经常使用电脑,谢谢。  相似文献   

7.
读编直通车     
首先感谢各位大编为我们这些手机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可读性强、讲解全面的手机杂志。在此我向你们致敬:“谢谢你们!辛苦了!”与《数字通信》的相识是在五月份,因当时对自己的手机不甚了解,常被一些软件上的小毛病困扰着,在看过朋友的《数字通信》杂忘后;才  相似文献   

8.
问问吧     
手机狼,你好,我是大一学生,也是《数字通信》的忠实粉丝,买杂志已经三年多了。由于我非常喜欢看《数字通信》,使得周围的同学也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哈哈,我已经定全年的杂志了,不用每月跑书摊了!切入正题,我的诺基亚6681这些天出了一些问题,用手机上网只有用原机带的64MB的卡才能上,每次上网都得换内存卡,很麻烦!手  相似文献   

9.
读编直通车     
重庆 曹小冬《数字通信》是我看过的介绍手机的杂志中办得最好的,谢谢你们为我们这些读者出了一本这么好的杂志,我非常地喜欢它!在这里,我有几个小小的建议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0.
读编直通车     
《数字通信》2005,(3):8-8
我为玩乐狂 《我为摄狂--手机拍照实战指引》,这是一篇很不错的策划文章,很久没有在《数字通信》里看到这样有趣的策划内容了。记得《数字通信》曾经做过老电话、电影与手机、电影《手机》等很有意思的特别策划,这些看起来都非常轻松愉快。 正如当期的"读编直通车"里所说,从这一期杂志我发现了不少的变化,"玩乐"栏目与以前的评测和秘笈都有所不同,也许是刚刚起步,感觉还不太到位,但是我相信会越做越好;"游戏先锋"是我很喜欢的栏目,这栏目此去年扩大了,还搞了大型活动,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好玩的游戏介绍。 广东佛山 唐礼  相似文献   

11.
网友评机     
从本期开始我们新开了《网友评机》栏目.为的是让在我们数字通信网站(http/www.digitsoul.com)论坛上常常讨论各种机型的各位网友,也可以在杂志上露一小脸。凡是出现在《网友评机》栏目的网友同志们,都可以获得由数字通信网站送出的下月《数字通信》杂志一本!怎么?你想要呀?你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用很想要的眼光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说你想要呀!要是你真的想要,就到数字通信网站的论坛上来发贴子吧,你也有机会和你的精彩言论一起出现在《数字通信》杂志上。网友论国产手机 d…  相似文献   

12.
老钱从德国来电话,要我在国内给他寻觅一手机邮寄过去。也不是说沃达丰或德国电信的定制机不好,主要还是受了《数字通信》杂志里山寨机的诱惑,觉得拿着一台有着十几个喇叭的手机,确实相当拉风。  相似文献   

13.
读编     
虽然我今年才20岁,但我已经是《数字通信》的老读者了,几乎每一期杂志我都没落下,久而久之,我就有很多建议想给你们提出来。1、年底那几期推出一个年终手机市场总结,把这一年的主要的手机拿出来让读者们再过一次,把它们的图片、参数等简单展示出来,编辑们来评一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读编     
《数字通信》2008,(9):8
亲爱的编辑,你们好。很高兴在上期《数字通信》上能够看到这么多关于Palm的文章,我是Palm的忠实Fans,先不去谈论系统本身的优越性,单是手机的外形已经足够迷倒许多人了。至于新出的iPhone(它很漂亮吗?我不觉得!)至少在我这里,Palm还是最爱。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让各位编辑以后多写一些关于智能手机的评测和选购方法,比如Palm、BlackBerry,这些都是在国外很畅销的手机,水货市场上它们也很有潜力。但需要有消费者的支持,想大家支持就得先让大家认识这些品牌,别再让大家看着dopod的报价表却不敢买了。还有就是要感谢《数字通信》每个月都评测这么多好的手机,买手机就是讲性价比,而我想说,《数字通信》是一本性价比相当高的杂志!  相似文献   

15.
读编直通车     
《数字通信》2005,(16):8-8
喜欢新鲜我看《数字通信》杂志有好多年了,对于杂志的每一个细小变化我都会注意到,前前后后Dc有好多次改版,但是最近一年却很少有变化。拿到第15期,我首先感觉到封面的风格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我想这一期一定是改版了。翻开杂志,发现栏目设置并没有什么改变,不免有点失望。继续看下去,慢慢感觉到杂志的排版与以往有了一些区别,并不能说这些改变我都喜欢,但是这至少给了我一点新鲜的感觉。希望《数字通信》每个月都以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带给我们更多新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新的内容,因为我们喜欢新鲜。山东青岛张海涛  相似文献   

16.
穷人的智慧     
2002年2月1日,国内著名IT网站eNET一篇不经意的产品报道在数字通信论坛(www.digitsoul.com/bbs)引起不小的振荡。这篇题为《三洋彩屏折叠手机R588》的文章最后说到:“大家留意到了:三洋R588手机也就是厦新电子AS的原始OEM产品,厦新把R588的Sanyo牌子换成了厦新Amoisomic的牌子,A8就在国内进行销售了。” 一个网友很快就将该文转贴到了数字通信论坛,并评论说:本来倒也没什么,只是对这部A8倾注了很多感情。本以为是国产企业自己研制的(至少是外型),刚看见…  相似文献   

17.
开篇明义     
Nowlene 《数字通信》2006,(2):F0005-F0005
本期杂志,是《数字通信》2006年第2期.也是《数字通信》旗下先锋数码杂志《DIGI数位锋》的开篇第1期,这期杂志.将是《数字通信》一个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读编直通车     
河南商匠 赵玉刚 在2000年9月我在河南焦作见到贵刊后就喜欢上了,我从94年已连续换了6部手机,但对其功能、质量都不太懂,看了贵刊后,懂的手机知识己经可以唬倒手机小贩了。我另外想知道手机良伴支持摩记L2000改待机画面及自编铃声吗,能不能把手机良伴的用法和用用在下期再介绍一次? 叮叮当 可以唬到手机小贩了,祝贺赵兄的手机修炼有了小成,以后我们一定把这条作为《数字通信》的十大用途之一。不过说正经的,《数字通信》的努力就是希望帮助大家在购机时作参考,用机时有指导,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你提的问应该是…  相似文献   

19.
读编     
《数字通信》2006,(4):8-8
《数字通信》创刊5年来,都始终没有离开手机专业这个领域。一直忠实地反应着手机的发展趋势,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赖。当然手机与其他数码产品有着天然的联系。数码技术应用于手机这一专业领域当中,同时也应用到生活的其他各个领域中,贵刊作为介绍手机专业知识的杂志,总不能把与数码技术有关的产品都一一作介绍。这样可能会顾此失彼。希望贵刊不要离开手机这个专业领域,把手机做强、做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甘肃-读者  相似文献   

20.
读编直通车     
《数字通信》2007,(1):8-8
第一次买此书.不是被《数字通信》的封面设计所吸引.而是我本身对手机非常感兴趣而已。我觉得《数字通信》是一本介绍新产品的刊物.封面也应当设计得科幻一些.虚拟一些。在我眼中,手机就像是一个虚拟世界,或许封面设计待独特更能吸引广大阅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