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展。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及生态适宜性的模糊性,提出基于局部惩罚型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选择7项生态适宜性影响因素,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江苏省太仓市城镇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变权模型可灵活而合理地处理各评价单元各因素的权重值;研究区内适宜、基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于城镇扩展的土地分别占土地面积的25.89%、8.35%、37.43%和28.33%,其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其空间分布与实际相符,通过生态敏感性综合分值的比较可为城镇用地扩展区位选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基于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凸显了"瓶颈"因素的否决作用,更能精确、合理地反映城镇用地扩展的生态适宜性状况。  相似文献   

2.
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镇发展规划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可为城镇土地利用分类与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后续城市各项专题规划奠定基础。以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为例,在充分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筛选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地层岩性、坡度等10个基础指标因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提出基于改进的斜坡单元法——盆域山体阴影法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并与传统栅格单元法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采用多因子叠加模型开展了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斜坡单元法得出的研究区适宜性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双江镇实际建设用地中土地利用的现状,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和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栅格单元法,可为类似地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工程地质及重要生态敏感点等多项评价因子,从国家(及地方和行业)规定的标准、背景和本底标准、类比标准以及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评价标准的建立过程。采用多边形法,以所有评价因子的图层叠加后形成的最小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避免了网格法中规则网格的划分不易完全与土地的均质条件及各影响因素的实际分布相符合的缺点。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的因子权重对每个单元用于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将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与区域建设用地规划作对比分析,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评价其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上述评价标准的生态适宜性分析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SEA)。  相似文献   

4.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经一致性检验计算得综合评价值,运用MapInfo软件进行图层展示。通过分析晟泰村生态适宜性,明确生态规划中存在的环境制约因素,优化土地布局,从而有利于晟泰村生态规划的实施,达到土地资源优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张江功能区域为研究对象,借助于ArcGIS和Fragstats的统计分析功能,研究2000~2006年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表现为区域工业用地增长过快,水域等自然下垫面明显减少,绿色廊道建设不足,区域景观格局空间分布有待优化。运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划分了生态适宜性评价等级及标准,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个维度,构建了以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河流廊道为主体的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值为0.82,三种用地类型得分处于0.79~0.84之间,均为中度适宜等级;工业和居住用地自然生态建设不足,生物资源保护、环境质量和绿地建设是主要自然限制因子;河流廊道生态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河岸建筑密度、河岸带舒适性、河流廊道连续性和植被结构完整性是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土地复垦中取得良好的复垦效果需要能够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条件;选取某露天开采矿山,根据其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正确选择评价因子,并着重介绍综合质量指数法,包括该法评价单元的划分、适宜性等级的评定等关键技术内容。在土地复垦中,想要得到地质环境的保护和保证良好的评价结果以及能够保证土地复垦方案的科学准确性,如何挑选适合的适宜性评价方法是关键。通过分享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期望加深专业技术人员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体系和技术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达到提高方案编制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合山市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资料和野外勘察,分析了合山市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根据"无问题(灾害)即优良"的原则,建立了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了评价单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利用Arcgis10软件,把各单元的评价值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绘制出了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分区图。该研究成果可为合山市闭坑煤矿山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类似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陈寰  毛楠 《环境工程》2013,(Z1):513-516
生活垃圾填埋场既是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潜在的污染源。其选址需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填埋场选址的要求,进行评价因子的筛选,选定填埋场与主要水体之间的距离、地面坡度及土地利用类型3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以5 m×5 m的栅格大小为评价单元,对三个图层的每个栅格进行重新赋值,根据专家打分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最终得出评价区域内各栅格的适宜性指数,确定了最佳选址区域。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适宜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人工智能程序语言Turbo-Prolog和C语言建立了污水土地处理适宜性评价系统。通过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对土地处理的进水水质、场地适宜性、出水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解决了污水土地处理的选址、处理工艺类型选择等问题,是科学设置污水土地处理生态工程的重要工具。同时使得计算机技术在污染生态领域得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建立了由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6个评价要素和19个评价因子构成的多层次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基于评价单元的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法评价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与建设规划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78%,较适宜区占29.01%,适宜性差区占18.03%,不适宜区占23.04%,适宜和较适宜的地区可满足近期城市规划用地需求;规划中心城区用地规划整体比较合理,现有和规划建设用地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主要为适宜和较适宜。该评价结果可为宜宾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选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完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价值系数法估算非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应用防治成本法和替代成本法估算建设用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价值,并借助“力矩平衡点”法计算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重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93年的95541.91×106元降低至2004年的91437.19×106元,而后又增加至2009年的99192.32×106元.林地对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水域次之,两者约占总服务价值的87%~92%,而建设用地的负面影响逐渐加大.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重心在不同时期的转移路径,与福州市城市化发展方向正好相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战略的影响.根据福州市各县(市)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将福州市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人工调控生态区、半自然半人工恢复生态区和自然调控生态区.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沈阳市主要地表水浑河、辽河生态系统的构成,并依据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从而评价了其生态健康状况。浑河、辽河沈阳段生态健康状况属于病态。浑河河岸稳定性属亚健康状态,亲水景观建设和与周围自然斑块连通性属不健康状态,水质属病态状态。辽河水质和珍稀鱼类存活状况属病态,防洪标准属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以沈阳市辉山明渠入浑河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适应性分析、湿地植物选择、湿地植物优化配置、景观合理性配置等综合调控措施,使辉山明渠入浑河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形成独具特色的河口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沈阳市航空遥感固体废物及其环境调查研究”获奖课题中的研究内容之一,它以沈阳市固废遥感信息资料为基础,对固废堆放现状评价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建立了遥感信息评价方法.文中就沈阳市固废堆放形式、种类性质、占地情况、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环境状况5个方面、13个因子的综合评价进行了论述.并在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因子的选择,各因子的排序、分析、以及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关性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遥感信息广而全的特点,从而拓宽了固废的评价范围,为固废的评价工作的广泛开展探索了一条较为优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影响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单位面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崇左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从而评价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结果显示:崇左市及部分县市(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最大增幅达1.33%;所选取的8种生态功能变化各异,其中气体管理功能增幅最大,达1.03%.表明崇左市各县市(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已取得一定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生态环境质量开始向良性发展,但仍需加强生态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此在规划修编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生态建设的要求,更加关注对生态与环境用地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从生态学的角度建立了较完整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沈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结果表明 ,本指标体系是科学的、可行的 ,可以用于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贵阳市区为例 ,选取自然生态系统指标、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和农田污染系统指标 ,建立了土地资源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将层次分析法 (AHP)运用于评价模型的建立 ,并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结合 ,是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水生态系统出发,提出一种水生态韧性修复适宜性评价方法,用以指导城市规划及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以济南市韩仓河流域为例,使用生态因子组合法构建评价方法框架,并以层次分析法和ArcGIS技术分别进行权重分析和因子叠加。韩仓河流域的水生态韧性修复适宜度评价结果分为非常适宜、较适宜、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5类,其面积占比分别为5.61%、23.82%、25.82%、29%和15.75%。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分别以全国和辽宁省为参照区,对2000—2010年沈阳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并揭示了它们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沈阳市综合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富余状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大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资源短缺仍然是影响沈阳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收缩情境下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康  李耀川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5):1121-1134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市收缩这一新现象逐渐在我国部分城市区域空间中呈现,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挑战之一。在简要梳理城市收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为主线,重点关注收缩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模拟及其政策、空置土地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维度,对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变化关注较少。(2)土地利用模拟在分析和预测收缩情境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上具有较大价值,但不同模型适用于不同研究情景,复合模型将具有更好的解释力。(3)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诉求,绿色空间存储制度是促进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4)城市收缩产生的空置土地为发展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空间,应发展适用于我国城市收缩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在我国城镇化进入“存量模式”甚至“减量模式”的背景下,应加大对城市收缩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维度的研究,要积极借鉴并整合资源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管理科学和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促进城市收缩研究的方法创新和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