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德地区1997~1998年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闽东沿海 6 0年代有恙虫病流行 ,196 4年霞浦县就报告 44例。80年代我们对其流行情况和媒介宿主进行初步调查。为了进一步探索其流行趋势 ,为今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7~ 1998年又进行较深入的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  搜集地方和部队医疗单位恙虫病疫情。抽取农村健康青年血清 ,检测恙虫病抗体水平。在调查地点用铁丝捕鼠笼 ,黄昏布 ,清晨收。每日捕获活鼠 ,处死后收集血清检测恙虫病抗体及检集鼠体上的恙螨 ,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登记。恙螨检测恙虫病病原体。  血清学和病原…  相似文献   

2.
山东地区恙虫病30例临床分析;孕产妇合并恙虫病4例误诊分析;秋冬型恙虫病30例肾损害临床分析;静注氯霉素对恙虫病血液学改变的影响;恙虫病125例临床分析;小儿恙虫病34例诊断体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中原地区恙虫病血清学检测报告;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重要岛屿恙虫病东方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广东省5岛屿开展恙虫病东方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血清分型,为制定恙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1998年5月~2003年8月在广东省南澎列岛、南澳岛、万山群岛、硇洲岛和雷州半岛等岛屿采集驻岛官兵、居民及啮齿动物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并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687份人血清中抗恙虫病抗体阳性95份,阳性率13.83%,其中岛屿居民抗体阳性率为26.91%,军人为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508份鼠血清,抗恙虫病东方体抗体阳性率为57.87%,其中褐家鼠为有时鼠种。恙虫病东方体血清型以Karp株为主,占50.90%。结论广东省5岛屿均为恙虫病疫源地,恙虫病东方体血清型以Karp株为主。  相似文献   

4.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恙虫病东方体DNA的方法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制用于东方体检测的基因芯片 ,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恙虫病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东方体 5 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 ,设计群特异性引物及探针 ,制备寡核苷酸芯片。用Cy3标记的引物 ,利用不对称PCR技术扩增DNA片段 ,将扩增的DNA片段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 ,用荧光扫描仪检测并分析信号。结果 建立的基因芯片能够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标准株DNA的特异性荧光信号。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优点。结论 成功制备的基因芯片有望应用于恙虫病东方体多种样本的检测 ,为恙虫病提供最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 me PCR)方法。方法根据恙虫病东方体5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克隆的56kD基因片段作DNA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的灵敏度约为套式PCR的100倍,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用该定量PCR检测其它相关立克次体和病原菌DNA样本,检出结果均为0。用该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实验感染小鼠的血、脾脏、肺脏、肝脏标本,结果脾脏中东方体出现最早和检出量最多,肝脏和肺脏次之。血中的恙虫病东方体量较低。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东方体感染早期血样本的快速检测作恙虫病感染早期诊断,并且可以定量分析评价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血清学证实珲春市春化镇人群存在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健康人群血清抗体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证实该地区存在着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这是迄今发现恙虫病在我国分布的最北部边缘,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7.
福建近年恙螨感恙虫病东方体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恙螨幼虫体内恙虫病东方体,分析福建恙虫病可能流行的趋势。方法 从福建山区及沿海地区捕鼠采集恙螨幼虫,通过分类鉴定,以每只 本的寄生螨作为一个被检单位,用套式PCR扩增恙虫病东方体sta 58kDa基因的88bp片段,以一恙螨幼虫是否携带同原,继而估计该地区是否存在恙虫病疫源地。结果 从105份被检单位的恙螨幼虫检发恙虫病东方体阳性标本,主要宿主为黄毛鼠,主要媒介为纤恙螨属的地里纤及及小板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东方体是由恙螨幼虫叮咬传播而引起恙虫病的病原体。过去多用血清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和分型,随着分子生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始大量应用于恙虫病东方体的检测和鉴别其基因型。本文对应用于恙虫病东方体检测和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基因扩增法应用于检测鼠类标本调查恙虫病疫源地的作用。方法 用一定量恙虫病东方体人工感染昆明种小鼠 ,攻击后第 3、6、9天处死小鼠取血块及脾脏用特异性套式 PCR技术进行恙虫病东方体 DNA的检测 ,再用该技术测定现场采集的鼠类标本 ,以可从标本中扩增出一段长 88bp的 DNA片段作为实验或现场捕获鼠感染了恙虫病东方体的指标 ,继而估计该地区是否存在恙虫病疫源地。结果 实验感染恙虫病东方体 3天时在两类标本中均不能检出该病原 DNA,而第6天测定时均可发现含有恙虫病东方体 ;从福建闽西北地区采集的 111份鼠类脾脏中检出 1份阳性标本 ,另从江西送检的 2 9份野鼠血块中也检出 1份阳性标本 ,说明采集标本区域已成为恙虫病疫源地。结论 套式 PCR扩增技术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用于现场鼠类标本的恙虫病病原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福建近年恙螨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检测恙螨幼虫体内恙虫病东方体, 分析福建恙虫病可能流行的趋势。方法 从福建山区及沿海地区捕鼠采集恙螨幼虫, 通过分类鉴定, 以每只鼠体的寄生螨作为一个被检单位, 用套式 P C R 扩增恙虫病东方体 Sta 58k Da 基因的88bp 片段, 以确定恙螨幼虫是否携带本病原, 继而估计该地区是否存在恙虫病疫源地。结果 从105 份被检单位的恙螨幼虫检出7 份恙虫病东方体阳性标本, 主要宿主为黄毛鼠, 主要媒介为纤恙螨属的地里纤及小板纤恙螨, 与有关资料比较,证实本省恙虫病的宿主和媒介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福建沿海地区恙螨的恙虫病东方体的感染率高于山区, 疫源地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查一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患者血清中恙虫病抗体。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 份爆发疫情病人血清进行鼠型斑疹伤寒和恙虫病IgG 抗体检测。结果 20 例患者中,鼠型斑疹伤寒抗体阳性13 例,阳性率65%;恙虫病抗体阳性2 例(同时鼠型斑疹伤寒抗体阳性),阳性率10%。结论 该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患者中存在恙虫病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鼠型斑疹伤寒与恙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广东省珠海市恙虫病东方体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予高热期恙虫病患者静脉采血后,立刻床旁小白鼠腹腔接种,待发病后解剖,取其腹壁刮液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以巢式PCR进行恙虫病东方体DNA检测和序列分析,将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床旁小白鼠腹腔接种,腹壁刮液涂片镜检可见紫红色圆形、椭圆形、短杆状恙虫病东方体菌体。10例恙虫病患者进行特异性的巢式PCR扩增,其中6例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阳性率为60%。将扩得珠海恙虫病东方体基因片段的DNA序列与基因库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与韩国株Yonchon株同源性最高,大于95%,系统进化树显示其与Karp株在同一分支。结论 珠海市为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该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与Yonchon株最相近。  相似文献   

13.
恙虫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是恙螨传播 ,具有典型自然疫源性的一种传染病。恙虫病东方体是引起恙虫病的病原体 ,致病性强[1] 。研究发现细胞免疫是恙虫病的主要免疫机制 ,细胞因子在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2 ] 。本研究通过对 30例恙虫病患者血清白介素 6(IL 6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 2R)进行动态检测 ,探讨其在恙虫病的病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30例恙虫病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1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49± 13.2 )岁 ,均符合恙虫病的…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一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安徽省滁州地区一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了解我国恙虫病疫源地的某些新变化.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分析、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和外斐反应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策略诊断恙虫病,并对新疫源地的地貌及气候特征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暴发季节为2007年10至11月份,疫源地为偏潮湿山区丛林地带,昼夜气温20~4℃.共发现恙虫病患者19例,其中9例住院治疗,9例在院外已基本恢复并通过血清学试验获得诊断,1例有典型临床表现但因故未获得血清学诊断.19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畏寒14例,发热19例,头痛15例;9例住院患者中,淋巴结大8例,皮疹7例,脾大4例,体表焦痂和溃疡7例,抗OXκ斐反应阳性4例;18例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在首例患者确诊前,所有其他患者均未得到及时和正确的诊断,也未得到抗生素治疗.9例住院患者予多西环素治疗后迅速康复.结论 安徽省本次恙虫病暴发系过渡型疫源地秋季型恙虫病.皖北地区存在恙虫病疫源地.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许多作者证实该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可引起肝、肾、心、代谢、脑及肺等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损害。但恙虫病患儿甘胆酸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报道甚少,本文对37例恙虫病患儿甘胆酸与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湖南老年医院首例恙虫病可疑病例进行实验室快速诊断及病原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病人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恙虫病IgM、IgG抗体进行胶体金快速定性及ELISA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病人血液及焦痂恙虫病东方体56KD 基因及巢氏PCR扩增热休克蛋白基因(groEL)并分析groEL遗传进化关系。结果病人发热期(发病24天)及恢复期(发病32天)血清IgM、IgG抗体定性试验均为阳性,ELISA定量试验双份血清IgM、IgG抗体滴度均达1∶2 560。急性期血液及焦痂DNA样本LAMP检测及巢氏PCR扩增groE阳性。结论本报道为湖南老年医院首例恙虫病病例报道。应加强立克次体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自 1992~ 1994年以病原学方法证实了东北三省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以来 ,我们进行了恙虫病的现患调查及流行季节的调查 ,以及人群恙虫病流行强度和广度的调查。为把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的大体分布有所了解 ,此次我们进行了野鼠血清携带恙虫病抗体的调查 ,并把调查的重点放在黑龙江省 ,特别是北纬 45°以北的地区 ,以明确本病疫源地北界。现把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野鼠血清采集1 1 1 疫源地野鼠血清标本 在三省进行疫源地调查时 ,布笼捕鼠 ,解剖取样进行病原分离的同时 ,采血、分离血清 ,进行恙虫病抗体检测 ;1 1 2 其它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恙螨幼虫体内恙虫病东方体自然感染率与恙虫病流行的关系,为恙虫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974~1982年福建省47个点捕获的野鼠体表采集恙螨幼虫91093只,同种为一组用乙醇保存,以10~50只为一份,用东方体56kDa基因所构进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将结果与90年代捕获的恙螨幼虫PCR检测结果比较,结合相应年代的恙虫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74~1981年捕获地里纤恙螨  相似文献   

19.
随着PCR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PCR及其相关技术在检测恙虫东方体领域亦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对恙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恙虫东方体的基础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PCR及其相关技术在恙虫东方体检测和研究中的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重组抗原,利用胶体金技术研制恙虫病快速诊断试剂。方法用PCR扩增出Ptan株编码56kD外膜蛋白长约1352bp的DNA,克隆至原核载体pET28a,构建了表达载体。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blot进行鉴定分析。将Ptan株和Gilliam56kD截短重组抗原混合作为诊断抗原,研制胶体金免疫层析诊断试纸检测血样中的恙虫病特异性总抗体、IgM和IgG。结果SDS-PAGE表明重组蛋白在相对分子质量约52kD处有表达目的条带,Western-blot证实该蛋白具有免疫活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抗恙虫病东方体总抗体、IgM、IgG和IFA法检测IgG的敏感性分别为94.5%,81.4%,91.6%和86.2%,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总抗体、IgM、IgG特异性分别为98.1%,100%,98.9%。结论胶体金层析法可替代常规IFA法用于恙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