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自体消化液回输联合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施行自体消化液回输联合肠内营养的29例胆道或胃肠道手术行外引流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输液量减少,营养状况改善,未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及菌群失调,免疫功能增强.表明早期自体消化液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具有安全、可靠、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肠瘘患者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23例多发肠瘘患者实施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管理方法。分段式肠内营养包括制剂选择及配制、使用时机和途径、输注原则及"六度"管理、管道的管理、营养代谢的监测,以及消化液回输管理、瘘口的管理、功能锻炼等措施。结果 23例患者在实施分段式肠内营养期间,通过积极的消化液回输管理和功能锻炼,以保证营养物质充分消化吸收,全部达到理想效果,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保障。结论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方法是多发肠瘘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管理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一次性确定手术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引流术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长期引流导致丢失大量消化液,引起水、电解质的紊乱。同时消化道空置,蠕动减弱以致消失,细菌将大量繁殖并向上蔓延,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及毒血症。为减少患者由于消化液流失所造成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营养不良,尽早恢复其胃肠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常采用消化液回输的方法,已证实收到良好的效果。消化液回输随着认识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消化液回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引流术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长期引流导致丢失大量消化液,引起水、电解质的紊乱.同时消化道空置,蠕动减弱以致消失,细菌将大量繁殖并向上蔓延,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及毒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消化液回输和肠内营养治疗肠外瘘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2例肠外瘘患者建立消化液引流和回输通道后,收集消化液并回输,同时配合肠内营养,观察其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除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及1例胃空肠吻合口瘘患者术后3月行手术治愈外,其余患者均在10~35 d内自愈;3例在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和腹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肠液回输能明显改善高位肠外瘘患者对肠内营养物质吸收,具有生理干扰小、效果明显、护理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1例肠梗阻患儿行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准确的营养评估;全营养混合液的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体位的管理、导管的维护、并发症的观察;通过合理的消化液回输改善患儿电解质紊乱及营养状况;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经过45 d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胃液回输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喂养不耐受和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7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每组病人均经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引流收集胃液。实验组将胃液自鼻空肠管回输至空肠;对照组将等量生理盐水自鼻空肠管输入空肠。比较两组病人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发生率和营养达标率。结果实验组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胃液回输能改善食管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喂养不耐受,提高营养达标率,避免胃液经胃肠减压丢失,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简单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体胆汁回输在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7月-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EICU(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行自体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本组50例患者联合营养支持前后白蛋白、血蛋白酶、血肌酐、白细胞计数、尿素氮以及APACEHE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钠、钾离子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发生腹胀、腹泻等肠道激惹18例,发生率45%;护理不安全事件4例,发生率10%。 结论 有效安全的护理方法在自体胆汁回输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联合应用,能明显改善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减少电解质紊乱发生,降低腹胀、腹泻等肠道激惹发生率,有利于术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治疗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姑息性减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汁回输组23例,单纯外引流组18例,内引流组19例,分别检测术前当天、术后第6、10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①术后3组患者ALT、TH、ET、TNF-α、sIL-2R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第6天胆汁回输组明显低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术后第10天内引流组与胆汁回输组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均低于外引流组(P<0.05)。②术后3组患者Alb和PA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第6天胆汁回输组高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中术后第10天内引流组与胆汁回输组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均高于外引流组(P<0.05)。③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胆汁回输组低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P<0.05)。结论: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符合生理.能更快地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治疗后的营养状况,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治疗费用。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具有简单、安全、有效、价廉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樊荔 《天津护理》2009,17(2):95-96
术后胃瘫综合(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胃手术后继发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而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常见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我科于2007年6月利用自制引流回输装置成功地为1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实施了消化液肠内回输,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少霞  王志霞  赵天云  杨婧铭 《全科护理》2020,18(26):3574-3576
总结1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人行近远端小肠造瘘术后间断给予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的护理。强调术中经鼻腔给予留置鼻肠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液输注,通过改良两件式造口袋,回收小肠造口近端消化液,造口远端通过留置尿管再进行回输。采用Caprini评分量表及血栓弹力图检测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密切观察造口血液循环,切口无出血及渗血。同时配合外科基础治疗和造口护理。经过14 d个性化和系统化的专业护理,病人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3.
胡芳 《中国临床护理》2012,4(6):501-502
收集十二指肠残端瘘、胆肠吻合口瘘、胃肠吻合口瘘、肠瘘、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等患者的外漏消化液,经鼻空肠营养管回输至肠道。全组21例患者在长时间大量丢失肠液、胆汁的情况下,通过回输消化液并联合肠内营养(EN)治疗,患者体重恢复明显。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选择消化液回输的最佳时机、做好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是消化液回输并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即刻肠内营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围术期营养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0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术后即刻肠内正常食物和新鲜果蔬,对照组1周后方采取肠内营养或采取肠外营养。比较意识变化,有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结果 治疗1月后,治疗组有效18例,无效12例;对照组有效9例,无效21例。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即刻肠内正常食物营养(TEN),有助于降低高代谢,降低感染率,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病情恢复,其降低病死率的效果.优于非即刻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5.
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患肠内营养的多种选择途径,肠内营养液的储存,供给装置及供给方式,开始时机及营养状态的监测评估。在护理方面应注意:遵循阶段化营养护理;患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内感染;营养液的浓度、容量、速度和温度要适当;心理护理;预防和处理机械性并发症、胃肠性并发症和代谢性并发症等三类并发症;加强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内营养(EN)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管方式经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物质,它是可以不经过消化而直接吸收的高营养饮食,即使在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小肠完全吸收,其特点是:营养价值高,营养成分全面平衡,成分明确,无渣滓,含纤维素,有压缩性,排便少携带方便,易保存,肠内营养以利于维护肠粘膜完整性,并发症少,技术要求低,价格低廉等,为此将近年来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张先亮 《临床医学》1998,18(2):34-35
我院自1976~1996年共收治小儿十二指肠损伤23例,其中9例采用裂口缝合或断端吻合+减压性空肠造瘘+回输消化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5~13岁。压砸伤5例,撞击伤3例,坠落伤1例。其中单纯十二指肠损伤3例,合并肝脾破裂2例,肾破裂1例,胰腺挫伤1例,胃肠破裂2例。从受伤至入院时间:6小时以内4例,8~24小时5例。损伤十二指肠第一部1例,第二部4例,第三部3  相似文献   

18.
陈桂华 《全科护理》2023,(14):2014-2016
总结1例消化道高流量瘘病人行胃液、胆汁、肠液回输联合接力式营养支持疗法及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实行接力式营养支持疗法、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腹腔双套管护理以及对病人及家属的人文关怀等。该病人经过治疗与护理,病情平稳,营养逐步改善,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疗效及护理方法。结果:26例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3例出现胰瘘,其中1例死亡;1例不能耐受,改用肠外营养治疗。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 将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26例)和肠外营养支持组(26例).肠内营养支持组:手术中同时放置空肠造瘘管,术后早期(第2天)即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支持(EN),连续7~10 d.可经口进食后,逐渐减少肠内营养液输入量.肠外营养支持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外营养支持(TPN),TPN液均经中心静脉导管输入,连续7~10 d.开始经口进食后,肠外营养液逐渐减量.结果 病人大多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组病人体重恢复与肠外营养支持组基本相当;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少于肠外营养支持组;术后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肠外营养支持组.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营养支持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