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国外,其深层原因是国际经济持续低迷,一些国家为了转移国内视线,把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造成了"输出通货紧缩",因而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使人民币承受空前的升值压力。同时,我国现有的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疏散,提高了升值预期。为此,纾缓人民币升值压力必须从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发,减少贸易摩擦、适当放宽资金流出限制等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宿玉海 《东岳论丛》2003,24(6):60-61
当前人民币面临着较大的升值压力,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美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出于其自身利益;人民币均衡汇率最佳;现行人民币汇率导致了人民币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3.
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制度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2年以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和制度调整的两难选择。本文通过梳理人民币升值的制度扭曲因素,提出从制度上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明 《学术探索》2003,(11):22-24
2002年底以来,境外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渐高,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对中国国际收支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宝成 《理论界》2007,(10):55-56
“人民币升值”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正面也有负面影响。权衡起来,升值的弊端更大。为此,必须采取经济的应对措施,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调整汇率政策的新思路——人民币汇率提幅增频双向浮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坚持目前人民币小幅度升值的政策,对出口企业和经济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中国企业融资方式和金融体系以银行为基础的特征,实行新的提幅增频的双向浮动汇率政策,既可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利率市场化,又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弹性汇率制下人民币升值压力累积与释放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民币仍面临由自身价值提高、篮子货币贬值和市场升值预期复合而成的多重升值压力。面对压力,有名义升值、实际升值和压力累积等三种政策方案可供选择。从成本收益量化比较来看,名义升值净成本最低。因此,应在不超过升值压力幅度的范围内允许人民币名义汇率继续缓升,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以消除货币低估,实现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币升值速度——兼对人民币未来汇率水平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垂龙 《学术论坛》2006,(12):105-109
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均具备刚性,导致人民币仍会保持持续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会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金融风险等产生负面效应,但也会对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收支改善效应不大。权衡利弊,认为人民币升值过快是弊大于利,宜取小幅度、慢性化、长期性升值的原则。文章还建议根据美元的不同走势来确定人民币的具体升值速度,并就未来几年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从汇率形成机制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真正来源在于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升值是汇率形成机制回归市场的必然.对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分析证明,人民币升值可能影响国际竞争力结构,但不会削弱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年以来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增 ,投机人民币升值的游资大量涌入 ,关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 ,进而关于如何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的争论愈演愈烈。为准确考证人民币的币值 ,确定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评价方法对人民币的实际均衡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999年以来 ,人民币的币值一直处在低估状态 ,无论从短中长期看 ,人民币升值已是大势所趋。同时 ,本文还从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相对劳动生产率、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政策等五个方面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因素分析。在这些分析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得出在近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应保持稳定的结论。并提出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应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以化解目前的升值压力,提高汇率政策的作用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人民币强势基础的不断累积而产生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有直接与间接两条释放渠道。人民币直接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弊多利少;本文提出人民币间接升值论,认为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稳定”便于操作、破坏性小,有利于缓解当前对外经济摩擦,实现特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并可保持我国国际经贸环境的稳定与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升值将给广东出口带来更大压力,可能使广东吸引的FDI出现停滞或下降。同时,从改善广东的就业结构,进而促进广东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将带来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摘要]人民币持续升值好比一把“双刃剑”,对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既有利也有弊。如何制定和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以此缓解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压力,已成为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合理把握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方式、打好政策组合拳、释放外汇储备调整外汇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增长共生视角下的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增长共生模式中,中国以其低廉的劳动力价值和要素价格具有比较优势,由此铸就了制造核心国的地位,形成了严重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特殊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在这些约束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当前的通货膨胀没有直接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是现有增长模式的产物,缓解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突显 ,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外部经济失衡的结果 ,同时也体现了国际经济增长放慢背景下中、美、日之间国家利益冲突的加剧。从短期看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关键在于消除升值预期 ,以便控制国际游资的流入 ;从中长期看 ,则应着重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入政策的调整来改变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局面 ,并且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  相似文献   

17.
孙刚  焦克 《兰州学刊》2012,(12):84-88
中国进口连续多年不足导致顺差过大,国际社会压力迫使人民币连续升值,人民币升值是否引起了进口增加?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文章对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不论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都是影响进口的重要因素;合理调整人民币币值是解决外贸顺差过大的可行途径之一;在危机条件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抵御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人民币面临的外部升值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两年来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逐渐升温。这反映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逐渐崛起的发展中大国 ,必然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过程中倍受其他各国关注 ,同时 ,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悄然抬头 ,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 ,各国政府试图借人民币汇率大做文章。本文分别回顾了日美等国政府、国际学术界、国际金融界和相关国际组织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不同观点 ,并试图分析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各种舆论的真实动机和依据。我们认为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论调缺乏根据 ,国际舆论夸大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但是 ,这也提醒了我们认真思考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和次序  相似文献   

19.
王发明  仝震 《兰州学刊》2009,(10):41-45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了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步入升值轨道。文章通过对杭州市人民币升值前后经济中相关数据的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短期内对外商直接投资直接影响不大,但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形成可能会劣化引进外资的质量,对出口变动的影响呈现逐年减弱态势,对进口变动的影响极其缓和,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大都是短期和局部的,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在这一严重形势面前,中国没有果断地让人民币大幅升值,从而把通胀因素拒之门外或输出国外,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究其原因,是一些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夸大了人民币升值风险,致使舆论上下普遍讳言人民币升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