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露天采矿技术》2017,(4):61-63
对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起动和制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可用于带式输送机的可控驱动装置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为大型带式输送机可控驱动装置的选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06,25(4):F0003
“秦安力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运输与控制技术研究所”位于美丽的泰山脚下设有山东省“运输提升重点实验室”.专业从事带式输进机研究设计与应用达三十余年。我单位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线摩擦多点驱动带式输送机、弯曲带式输送机的开发设计与控制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代表产品有YNR00系列液体粘性软起动装置、KZP系列自冷盘式制动装置、YZL系列液压自动拉紧装置、液体粘性可控制动装置,液体粘性节能调遮装置、液体粘性测功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带式输送机可控软起动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光炳 《煤炭学报》2003,28(3):316-321
根据大功率带式输送机对驱动装置的要求,给出带式输送机起动时理想的速度、加速度曲线,采用液黏调速离合器作为带式输送机的可控软起动装置,通过压力、速度等检测信号反馈,形成闭环控制田路,自动调节摩擦片间隙,改变输出转速和转矩,使实际起动曲线逼近理想曲线,从而实现动态可控起动.同样用调节摩擦片间隙的方法精确控制多机驱动功率平衡和软制动,大大降低了胶带动张力,使输送机起、制动更加平稳,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设备成本.  相似文献   

4.
对可控停车制动装置CSB在下运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CSB装置的工作与冷却原理以及几种安装方式,并针对多点制动时CSB装置的制动力矩平衡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通过检测驱动滚筒转速的方法来检测制动力矩是否平衡的方式,给出了自动控制启车时的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5.
《煤矿机械》2013,(12):51-53
下运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煤矿井下输送设备,但因其工况复杂、技术难度大、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国内的研究及发展相对落后。比较了几种常用的软启动装置,经比较认为四象限变频调速装置是大型下运带式输送机的首选;建立了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新的制动力矩计算公式,并对几种常用制动系统进行了比较,认为应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可控盘式制动器是大型下运带式输送机高可靠性制动系统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军 《山东煤炭科技》2007,(B06):139-140
可控软制动装置的应用,使减速度控制合理,保证了制动平稳、无冲击及滚料产生;可控液压自动拉紧装置的合理应用,有效控制了“飞车”问题。对煤矿大倾角伸缩下运顺槽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研制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7.
《煤矿机械》2016,(6):136-138
通过对下运带式输送机不同工况的分析,提出在各种工况下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与软制动。分析下运带式输送机对制动系统的要求,提出变频驱动系统在大型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应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耿家琪 《煤炭与化工》2021,44(11):69-71
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是大型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以DSJ80/40/40型带式输送机为例,设计了为输送机正常运行提供必要张力的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和电气控制方案,建立了多点驱动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不同系统进行张紧仿真.结果 表明,该张紧装置可以解决大型输送机在不同工况下输送带滞后动载响应和功率不平衡等关键问题.在降低胶带使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胶带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1 下运带式输送机应用液粘制动装置 许厂煤矿4306工作面采用下运带式输送机,最大高差90m,运距2kin,运量1200t/h,带式输送机采用新型液体粘性制动装置。它主要由机械制动、液压控制系统、计算机微机监控系统等组成。液体粘性制动装置的机械本体主要由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组成,通过改变控制油缸中的油压调节摩擦片之间的油膜厚度,从而改变制动力矩,满足对负载的起动、制动等需要。  相似文献   

10.
CST(Controlled Start Transmission可控启动传输)系统是上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重载启动系统,它是集减速、离合和调速于一体的驱动装置。在重载启动设备(如重型刮板输送机,大运量、长距离、高速带式输送机,冶金设备等)上装没CST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在大的惯性载荷下实现逐渐平稳启动和制动或慢速运行。采用这套系统可大大降低驱动设备电动机的功率容量,改善其启、停和运转过程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