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黄英辉 《柳州医学》2006,19(2):107-11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内、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病理上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临床上又分为轻型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titis,SAP)。后者是指有局部并发症(胰腺出血、坏死、脓肿、假性囊肿等)和(或)伴有脏器官功能衰竭,约占AP15%-20%,其临床表现危重,病情凶险,病死率可高达30%。而目前对AP(尤SA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亦尚无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遏制SAP的演进过程。现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如抑制胰酶分泌、手术等治疗,虽起一定作用,但并不能阻止胰腺的自身消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也不能防止术后残余胰腺的继续坏死和后期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2.
张源龙  黄小春  阮水良  孙立 《浙江医学》2015,37(24):2001-200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及评估其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AP)、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无感染患者、7例SAP并发感染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外周血PCT、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评估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并动态监测AP患者第2、5、10、15天PCT水平。比较各组PCT及其他检测指标的水平,并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2天SAP组PCT、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较MAP组、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SAP组及MAP组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9,P<0.05);AP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且SAP组升高幅度大于MAP组,以SAP伴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升高最为明显。SAP伴感染组PCT水平在入院第2、5、10、15天均高于SAP无感染组及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P患者病情改善后,PCT水平逐渐下降。结论血清PCT水平测定对AP尤其是伴有感染SAP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及疗效评估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分为轻型和重型;前者多见,占85%~90%,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属自限性疾病;后者又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占10%~15%,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常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SAP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了,但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失衡理论在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现已得到公认,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因子在SAP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细胞因子成为SA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热点,细胞因子疗法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令人振奋的效果。SAP是胰腺自身消化启动的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炎症细胞被过度激活并大量释放细胞因子。近年来认识到促抗炎细胞因子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当促炎因子占优势时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当抗炎因子占优势时表现为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中的作用。方法:58例AP患者入选本研究,分为轻症胰腺炎(MAP)组、中重症胰腺炎(MSAP)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观察入院24 h、48 h及7 d血清PCT水平,同时检测CRP。结果:SAP组及MSAP组24 h、48 h及7 d的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SAP组与MSAP组相比,两组间24 h 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AP组24 h PCT水平明显高于MSAP组(P〈0.05),48 h及7 d PCT及CRP水平均高于MSAP组(P〈0.05)。结论:PCT能早期反映AP的严重程度,早期检测并持续监测PCT值,可以准确评估AP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 CRP)、降钙素原( PCT)及脂肪酶联合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发生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其发生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判指标,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ROC曲线,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318例SAP患者中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116例,发生率36.5%。感染组血脂肪酶、PCT及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脂肪酶、PCT及CRP对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824和0.840,对应诊断准确度最高的临界值分别为592 U/L、6.5 ng/mL和232.0 mg/L,敏感度分别为80.2%、85.3%和89.7%,特异度分别为79.6%、81.6%和82.2%。结论血脂肪酶、PCT及CRP的升高对SAP发生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有较大的早期预判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数十年在AP的诊治等方面虽均有进步,但仍有20%~30%的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死亡率达5%-10%。AP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MAP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而SAP常引起严重的全身或局部并发症,病死率高。目前临床医生多依赖临床经验、某些实验室指标或评分系统估计AP的危重程度及预后。本文就评估AP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和评分系统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对临床常见三种不同病因急性胰腺炎(AP)进展为重症胰腺炎(SA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发病时间在24h内AP患者463例,其中108例进展为SAP,355例未进展为SAP。将AP按不同病因分为高脂血症性(HLAP组,n=200)、胆源性(BAP组,n=171)和酒精性(AAP组,n=92)。记录AP入院后12h内包括PCT等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筛选进展为SAP的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AP各组进展为SAP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评估PCT对各组SAP的预测能力。结果:与非SAP组相比,AP患者SAP组PCT显著升高(P<0.05);针对不同病因,HLAP与BAP患者中SAP组较非SAP组患者PCT更高(P<0.05),但AAP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PCT不是AP进展为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层分析示,PCT与各病因AP进展为SAP无独立相关性(P>0.05);对不同病因再按性别分层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预测急性胰腺炎(AP)预后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263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AP病例中SIRS总的发生率及SIRS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发生率,分析SIRS的发生与APACHEⅡ评分、MODS患病率及病死率的关系,观察SIRS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对AP预后的影响,探索应用SIRS标准早期判断SAP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 SAP病例的SIRS发生率(100%)明显高于MAP病例的SIRS发生率(37.98%)(P〈0.05),SIRS组的APACHEⅡ评分、MODS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非SIRS组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SIRS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严重,则SAP、MODS发生率、死亡率均相应增高(P〈0.05),与临床诊断金标准比较,SIRS标准早期判断SA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0%、76.92%和78.53%。结论 在AP病程中,SIRS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病理生理过程,AP患者中SIRS的发生及其持续时间、程度与SAP、MODS的发生及预后均有密切关系,应用SIRS可以早期判断SAP,且敏感性高,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22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锞  廖文 《四川医学》2006,27(5):511-51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方法 220例资料完整的住院AP患者,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189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1例两组。分析AP患者病因,将MAP与SAP组进行比较,并将AP患者高脂血症(HL)患病率及血脂水平与同期住院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9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P患者伴胆管疾病者占69.1%,伴HL者占34.1%,酗酒者占11.4%,发病前有不良饮食诱因者占68.2%。AP组HL患病率及血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急性胆囊炎组,SAP组HL患病率及血脂水平高于MAP组。结论 AP患者病因以胆管疾病为首,其次为HL(HL与SAP关系更为密切)。不良饮食习惯常为AP发病诱因。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胰腺感染及抗生素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P)胰腺感染是AP的局部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坏死、胰腺脓肿、感染性急性假性囊肿。AP中有8%~10%并发胰腺感染,而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高达40%~70%。有报道称,因AP死亡的病例中80%与胰腺感染有关。新近Buchler等报道8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无菌性坏死的病死率为1.8%,而感染性坏死的病死率为24%。因此,对抗生素在AP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许多新认识。现就AP胰腺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平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12):1150-115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约占所有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15%~20%,是指具有明显腹膜炎体征和(或)伴有器官功能障碍者。胰腺及胰周多有坏死,病死率为20%~60%。SAP的治疗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重点是脏器功能维护、液体复苏、纠正内稳态失调、抑制胰腺外分泌和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2.
张发钦  林燕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3):4122-4125
目的 探讨妊娠期不同分级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AP患者38例,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AP标准和2013年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AP分级诊断标准分为轻度AP(MAP)组17例、中度AP(MSAP)组13例和重度AP(SAP)组8例,对比3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误诊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局部并发症、器官功能衰竭和母儿病死率情况。结果 3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误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MSAP组、S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别为(6.3±2.0)分、(9.0±2.6)分、(12.1±3.2)分,其中MSAP组和S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MAP组,S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MSAP组(P<0.05)。MAP组患者无局部并发症;MSAP组发生急性胰周液体积聚10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急性坏死物积聚1例;SAP组发生急性坏死物积聚4例、急性胰周液体积聚2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包裹性坏死1例。MAP组患者未发生器官功能衰竭,MSAP组患者发生器官功能衰竭4例(30.8%),SAP组患者发生器官功能衰竭8例(100.0%)。MAP组、MSAP组和SAP组终止妊娠例数分别为5例、3例和7例,均采用剖宫产方式。MAP组和MSAP组均未发生孕产妇和胎儿死亡。SAP组出现1例孕产妇死亡,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伴严重腹腔感染;3例胎儿死亡,其中1例为母儿死亡,1例为入院时胎儿已死亡,另1例剖宫产终止妊娠后死亡。结论 妊娠期AP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病因以胆囊结石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为主,临床容易误诊。妊娠期MAP无局部并发症和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好。妊娠期MSAP所伴局部并发症以急性胰周液体积聚为主,或可出现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但以单器官功能衰竭为主,经积极治疗处理后,预后较好。妊娠期SAP以急性坏死物积聚局部并发症和持续性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母儿病死率较高,是救治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0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例健康人和45例AP患者发病后第1、2、3、4和5天血清IL-10、CRP浓度。 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未检出IL-10。AP患者血清中IL-10于发病第1天升高,2~5 d逐渐降低,且发病第1天轻型胰腺炎(MAP)组 IL-10血清浓度明显高于重型胰腺炎(SAP)组,第2~5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MAP发病第1天 IL-10浓度明显高于第2、3、4、5天(P<0.01),SAP发病第1~3天IL-10浓度明显高于第4、5天(P<0.05),不同病因所致的AP,或伴发胰腺坏死与液体聚集时,血清IL-10和CRP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AP患者血清IL-10在发病早期有其变化规律,可用于早期辅助诊断,尤以发病第1天血清IL-10水平有利于MAP与SAP的鉴别。外源性IL-10可能成为治疗早期AP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检测IL-10、CRP可作为急性胰腺炎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的水平,分析这5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在AP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6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AP)5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10例为对照组。检测SAP者、MAP者和对照组血清中PCT、IL-6、CRP、AMY和LPS的浓度,并比较水平差异。 结果 SAP者及MAP者的PCT、IL-6、CRP、AMY和LP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SAP者的PCT、IL-6、CRP水平均高于MAP者(P<0.05),而AMY、LP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CRP、AMY和LPS的ROC曲线面积分为0.72、0.87、0.84、0.88、0.86,灵敏度分别为为60.40%、71.80%、67.50%、70.90%、78.60%,特异度分别为82.70%、86.40%、90.90%、88.20%、85.50%。多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AP诊断的曲线面积为0.97,灵敏度为86.80%,特异度为99.10%。 结论 血清PCT、IL-6、CRP、AMY及LPS指标联合检测对A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有效提升AP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程治疗过程中CT动态变化,进行CT的综合评分,探讨两者相关性,为临床诊治AP提供一个更为可靠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0例,观察患者病程变化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血淀粉酶(AMS)、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及其变化。对MAP及SAP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段行CT检查,观察胰腺的CT影像变化,并进行影像学综合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BC、CRP、IL-6、TNF-α及CT影像学评分在不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P与SAP在影像及WBC、CRP、IL-6、TNF-α等各项指标上均有明显差异,SAP比MAP表现严重。在AP病程中,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相比,存在时间滞后性,SAP的临床表现早于影像3~4 h;临床表现的高峰早于影像的高峰,影像的高峰变在7 d左右。结果表明CT检查可以作为AP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有时间和临床的局限性,不能作为诊断SAP病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王俊  胡莲  刘诗  王文兵  陈澄 《西部医学》2024,36(3):427-43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LP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相关性,并分析上述3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A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2年1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205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SAP组(n=155)和SAP组(n=50)。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及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NLPR、hsCRP/PA、PCT进行分析,比较联合预测因子、BISAP及Ranson评分预测价值。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PR、hsCRP/PA、PCT均为预测SAP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PR曲线下面积为0.68,最佳阈值为4.73;PCT曲线下面积为0.93,最佳阈值为0.39;hsCRP/PA曲线下面积为0.82,最佳阈值为0.44;联合预测因子曲线下面积为 0.94,最佳阈值为0.13;联合预测因子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率高于Ranson评分及BISAP评分。结论 NLPR、hsCRP/PA、PCT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P严重程度,可被视为早期预测SAP的指标,其联合预测因子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0%~50%,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对SAP的早期识别、及时有效地干预处理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AP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预测指标。本文就RDW与AP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 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表达及对该疾病严重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 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AP 患者99 例(重症AP 34 例、轻症AP 65 例)和体检健康者38 例,检测白细 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NLR 水平, 了解不同等级体重指数(BMI)分组中各指标的变化,AP 患者同时检测IL-6、CRP、PCT 及血淀粉酶 (AMY)水平,绘制ROC 曲线,预测炎性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急性胰腺炎中WBC、NLR、NE、 MON 均高于对照组,而LYM 低于对照组(P <0.05)。不同等级BMI 分组中的WBC、NLR、NE、LYM、 MO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组)中WBC、NLR、NE、LYM、MON、 PCT、CRP、IL-6、AMY 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细 胞与SAP 呈负相关(r =-0.240,P =0.017),其余均呈正相关。对于AP 严重程度诊断效能最大的是IL-6 (敏感性70.6%,特异性87.7%,AUC=0.859),其次是PCT(敏感性88.2%,特异性78.5%,AUC=0.848)。 结论 IL-6、NLR、CRP、PCT 的变化与AP 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CT 的敏感性最高,而NLR 的特异性最 强,IL-6 对预测AP 严重程度具有很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降钙素原(PCT)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是反映机体感染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可对细菌感染进行预测判断。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探讨其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AP患者109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68例,50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清PCT和CRP为对照,分别在入院后第1、3、5、7天动态监测患者PCT和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1天血清CRP外,其余SAP组患者同期PCT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均P<0.05)。以2.0μg/L和120.0 mg/L分别为诊断SAP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和CRP诊断SAP的灵敏度分别为82.9%和70.7%,特异度均达90%以上,PCT和CRP联合检测则发现灵敏度提高到92.7%,而特异度仍达90%以上。 结论 血清PCT能够在早期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以2.0μg/L和120 mg/L分别为诊断SAP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诊断SAP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临床心绞痛(AP)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P病人62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7例,以正常健康人28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AP患者的血压、TG、TC、LDL-C、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UAP组和SAP组对比,血压、TG、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UAP组患者的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P患者的脂联素与hs-CRP水平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331,P〈0.05)。结论脂联素在A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AP严重程度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