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紫色红曲霉(Monascuspurpureus)Mp-21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生物活性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反相C18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柱色谱分离技术对紫色红曲霉Mp-21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技术(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对鉴定的化合物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 852936从海头红属藻类中分离出多卤化单萜烯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英]/Capon,R.J.…//Aust.J.Chem.-1984,37(3).-537~544[译自DBA,1984,3(21),84-09999]用二氯甲烷:甲醇(1:1)提取在澳大利亚西海岸发现的红藻Plocamium mertens-ii,将溶二氯甲烷的部分蒸发得到结晶物,剩  相似文献   

3.
真菌聚酮合酶-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PKS-NRPS)由于聚合两大主要催化模块PKS与NRPS,能够催化结合来源广泛的聚酮骨架和氨基酸生成结构丰富多样和生物活性广泛的天然产物.本文对2013年至2019年4月真菌来源的14个PKS-NRPS基因及其对应的72个PKS-NRPS杂合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生物合成进行总结和论述,并对目前为止报道的所有26个PKS-NRPS基因的同源性及与化合物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为真菌PKS-NRPS类天然产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检测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2,他引:29  
随着内陆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而引起有害藻类水华(HAB,harmful algal bloom)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其中微囊藻(Microcystis)水华是淡水水体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由于这类水华发生普遍,持续时间长,而且多数产毒,危害性更大,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是一类具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这类毒素主要由淡水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生,此外其他种类的微囊藻.    相似文献   

5.
蓝藻病毒(噬藻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蓝藻(Bule-green algae)是一类原核生物,具有细菌的一些特征,因此又常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um),相应地,把感染蓝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藻体(Cyanophage)[1~2],这是由于噬藻体与噬菌体非常相似的缘故.除蓝藻外,所有其它的藻类均是真核生物,通常将感染真核藻类的病毒称作"藻病毒"(Phycovirus)[3],它们的绝大多数是多角体的粒子(Polyhedral particles),只有个别如珊瑚轮藻(Chara corallina)病毒是杆状的[4].真核藻类病毒和病毒类粒子(VLPs)前文有过综述[4],蓝藻病毒或噬藻体则完全不同于真核藻类的病毒,二者是藻类病毒的重要组成部分,蓝藻病毒的研究情况有必要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6.
Fe(Ⅲ)对藻类生长及光谱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不同Fe(Ⅲ)浓度处理下太湖藻类叶绿素含量、藻类反射光谱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导数光谱技术、"红边"光学参数(红边位置)对藻类光谱信息进行定量提取,并与藻类叶绿素含量、藻体Fe(Ⅲ)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培养液Fe(Ⅲ)浓度-藻类叶绿素含量-藻类光谱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Fe(Ⅲ)浓度(18μmol·L-1)有利于藻类生长及叶绿素合成,过高Fe(Ⅲ)浓度(30μmol·L-1)在培养前期能促进藻类叶绿素的合成,但在培养后期会抑制藻类叶绿素的合成,缺铁(0μmol·L-1)使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显著的抑制;不同Fe(Ⅲ)浓度下藻类光谱植被指数(SR705、ND705)、红边位置与藻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复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晋辉 《生命的化学》2000,20(6):283-285
重组DNA技术为大规模生产目标蛋白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但人们在分离纯化基因工程表达产物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很多利用大肠杆菌为宿主细胞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如尿激酶、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白介素 6、人γ 干扰素等 ,不仅不能分泌到细胞外 ,反而在细胞内聚集成没有生物活性的直径约 0 .1~ 3.0 μm的固体颗粒———包含体[1] 。这些基因表达产物的一级结构 (即氨基酸序列 )虽然正确 ,而其立体结构是错误的 ,所以没有生物活性。因此 ,为获得天然状态的目标产物 ,必须在分离回收包含体后 ,溶解包含体并设法使其中的目标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动植物共生菌是药物发现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获取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本文利用划线分离方法从蜈蚣肠道中分离获得一株共生菌WG4(未鉴定),经土豆液体发酵培养,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获得次级代谢产物浸膏。浸膏经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反复纯化,获得3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低分辨质谱测试,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吩嗪(1)、吩嗪-1-甲酰胺(2)和吩嗪-1-羧酸(3)。据文献报道,吩嗪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虫、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实验证实了动植物来源的共生菌具有生产药源化合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附着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附着藻类是湖泊中主要的生产者,尤其是草型湖泊。但与浮游藻类相比,针对附着藻类初级生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采用原位调查与实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测定2014—2015年间白洋淀附植藻类和附泥藻类的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并对附着藻类初级生产与白洋淀水体理化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样季节的附植藻类和附泥藻类的叶绿素a分别为34.83—245.22μg/cm~2和26.08—297.40μg/cm~2,无灰干重分别为0.46—5.21g/m~2和0.61—5.81g/m~2。两种附着藻类的生物量都在8月最高,4月和11月最低。空间分布上,南刘庄、府河入口的附着藻类生物量显著高于采蒲台和枣林庄。白洋淀附植藻类和附泥藻类的年均总初级生产分别为494.20mg C m~(-2)d~(-1)和474.45mg C m~(-2)d~(-1),呼吸速率为522.63mg C m~(-2)d~(-1)和508.98mg C m~(-2)d~(-1),净初级生产为-28.44mg C m~(-2)d~(-1)和-34.52mg C m~(-2)d~(-1)。白洋淀附着藻类初级生产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8月最高,6月次之,4月和11月最低,空间分布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在府河入淀口和南刘庄处最高,枣林庄和采蒲台最低。水质较好的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为正值,表明这些区域附着藻类以自养型群落为主,水质较差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为负值,则该区域以异养型群落为主。运用冗余分析法(RDA)探讨附着藻类与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向前引入法对水质因子进行逐步筛选,Monte Carlo置换检验结果显示,总磷、浮游植物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水温、透明度、溶解氧和氮磷比是影响附着藻类生物量和初级生产的关键水质因子。附着藻类的总初级生产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源胱硫醚β合酶CBS△516-525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在基础酶活水平,筛选天然产物库,发现新型、高效且特异的CBS天然产物抑制剂。[方法]在192串联双孔板内,构建纯酶CBS△516-525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以200!mol/L初筛5 206个天然产物,经50!mol/L和5!mol/L复测验证后,选择抑制效果好的新型抑制剂进行剂量依赖性测试并检测其对同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抑制效果。[结果]原核表达纯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CBS△516-525酶,经高通量筛选发现2个IC50约1!mol/L的CBS天然产物抑制剂,且对同源酶CSE均有180倍选择性。[结论]在基础酶活条件下,高通量筛选发现了选择性大于180倍的CBS高效天然产物抑制剂,这可为CBS的分子机制和功能研究提供特异的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11.
通过5个相对恒定的TN、TP浓度梯度下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的生长实验,探讨了伊乐藻对高浓度氮磷营养盐的耐受性,比较了各营养盐浓度下水体的pH值、DO、浮游藻类叶绿素a和附着藻类叶绿素a以及伊乐藻的株高、湿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a含量.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伊乐藻能耐受TN=10 mg·L~(-1),TP=0.4 mg·L~(-1)的胁迫,且在该营养盐水平下水体中没有出现大量的浮游藻类;而在TN=50 mg·L~(-1)、TP=2 mg·L~(-1)和TN=100 mg·L~(-1)、TP=4 mg·L~(-1)的高营养盐条件下,伊乐藻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同时水体中的浮游藻类明显增多,而附着藻类则明显减少;在高营养盐水平下,一方面水体中的某些营养盐可能对伊乐藻产生了直接伤害,另一方面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增多,所导致的遮光作用也可能限制了其生长;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平均水平低于TN=10 mg·L~(-1),TP=0.4 mg·L~(-1)的太湖而言,沉水植被的消亡可能不是由于氮磷营养盐所产生的直接伤害和胁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实现(R)-1,3-丁二醇的生物合成。[方法]从脱硫球菌(Desulfococcus biacutus)中克隆得到羰基还原酶基因DbCR,构建pET28a-DbCR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表达,利用气相色谱对反应液进行检测。[结果]DbCR在pH 7.5、35℃的最适条件下的酶活力为4.5 U/mL。在50 mL全细胞反应体系中,重组工程菌在pH 7.5、30℃条件下,反应48 h时,对300 mmol/L底物4-羟基-2-丁酮的转化率 96%,产物(R)-1,3-丁二醇的e.e.值 99%。[结论]构建得到高效催化合成(R)-1,3-丁二醇的工程菌,工程菌对底物的转化率96%,产物纯度 99%。  相似文献   

13.
树豆内酯A粗品皂化产物的化学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天然产物树豆内酯A进行皂化反应以期获得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的天然药物先导物树豆酮酸A。利用含有树豆内酯A和球松素各约50%的粗品,经0.65%KOH含水乙醇回流3.5 h皂化,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皂化产物;通过理化和波谱学分析鉴定产物的化学结构。分离并鉴定了全部5个皂化产物,除了预期产物树豆酮酸A以外,其余4个低得率的副产物结构分别为1-(2,6-二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酮(2)、球松素查尔酮(3)、cajanotone(4)和1个新化合物(1),化合物1鉴定为CAA的异构体,命名为树豆酮酸B(Cajanonic acid B)。这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树豆(Cajanus cajan)叶生物活性成分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鉴定及其抗真菌物质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菌株Li20是从辣椒植株根部分离得到的一株有抗真菌活性的植物内生放线菌.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放线菌,对其进行了鉴定及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根据Lj20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分和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合GC-MS分析,合成了代谢产物中所含的抗真菌活性物质,并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Lj20菌株属于链霉菌属,与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极为相似.代谢产物中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两种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237.04 mg/L和186.48 mg/L.[结论]菌株Li20鉴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2,6-二叔丁基对甲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对番茄灰霉病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曲鹏  刘培培  付鹏  王乂  朱伟明 《微生物学报》2012,52(9):1103-1112
【目的】从黄河三角洲耐盐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化学与生物活性相集成的筛选方法,从耐盐微生物中筛选获得代谢产物丰富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标菌株;通过高盐胁迫目标菌株,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解析、钼靶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圆二色散谱(CD)和密度泛函数(DFT)-ECD的计算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采自黄河三角洲的泥土样品中得到一株耐盐真菌HK14-01,鉴定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2S,3R)-oxaline(1,主产物)、(3R,4R)-3,4,8-trih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2)、(Z)-N-(4-hydroxystyryl)formamide(3)、(E)-N-(4-hydroxystyryl)formamide(4)、emodin(5)、4-(2-hydroxyethyl)benzene-1,2-diol(6)、methyl 2-(4-hydroxyphenyl)acetate(7)和2-(4-hydroxy phenyl)acetonitrile(8);化合物1、3和4对大肠杆菌以及化合物1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抑菌活性,化合物5对P388细胞表现出微弱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论】首次确定了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首次报道了化合物1和2的CD数据;从黄河三角洲的耐盐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可以得到活性化合物,这一区域的耐盐微生物资源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没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没药属(Commiphora)植物分泌的胶状树脂作为没药(myrrh)为世界多个国家常用植物药,其所含成分包括萜类、甾体、黄酮、木脂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没药提取物和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细胞毒、抗细菌、抗真菌、镇痛、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没药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为类固醇物质,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其种类很多,但以D_2(麦角钙化醇)及D_3(胆钙化醇)较为重要(见图1)。D_3主要含在肝、牛奶、蛋黄等动物食物中,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能转变为D_3。D_2由含在藻类、植物油及酵母中的麦角固醇亦经紫外线(OH)_2-D_3>是在肾脏里进行的,由肾细胞的线粒体1-羟化酶催化。1,25-(OH)_2-D_3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作用于靶细胞。  相似文献   

18.
黄山药的黑曲霉转化产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黑曲霉YM33182(Aspergillus niger)对黄山药转化后,其转化产物的化学成分.采用固体发酵法对黄山药进行生物转化;通过高效液相分析(HPLC)转化前后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变化;利用反复硅胶色谱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通过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4个转化产物,分别鉴定为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1),薯蓣皂甙元-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甙(prosapogenin B,2),薯蓣皂甙元[-α-L鼠李糖(1→2)]-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甙(Dioscin,3),薯蓣皂甙元[-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甙(gracillin,4).HPLC分析表明,Prosapogenin B是原提取物不含有的成分,占转化产物的10.77%.  相似文献   

19.
珊瑚藻类对南麂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麂列岛潮间带珊瑚藻类对于其他大型藻类和底栖动物的影响, 在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布设了4条潮间带断面,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对其生物状况进行了逐季调查, 分别分析了中低潮区大型藻类、非珊瑚藻大型藻类、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 并计算了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多样性指数Rao's Q。主要结果如下: (1)共采集和鉴定出大型藻类52种, 其中珊瑚藻科藻类有5种; (2)珊瑚藻类在高潮区没有分布, 在中低潮区均占据优势, 占潮间带藻类生物量的68.9%。四季中低潮区大型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38-4.044, 非珊瑚藻大型藻类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495-3.809, 底栖动物为5.289-6.917; 大型藻类的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819-0.971, 非珊瑚藻大型藻类的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830-0.973, 底栖动物为0.967-0.988; (3)大型藻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的降低与珊瑚藻类优势度的增加相关, 但珊瑚藻类优势度与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相关性; (4)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与珊瑚藻类优势度均呈低潮区高于中潮区的变化规律, 但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间并无直接联系。推测珊瑚藻类通过竞争占据了其他藻类的生存空间, 从而降低了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藻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底栖动物则因其自身生活特点而使得珊瑚藻类的扩张未能影响其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重组人促甲状腺素受体 (hTSHR)膜外区表达产物及其生物活性与免疫活性 ,将hT SHR膜外区编码基因 (编码第 3~ 4 2 0位氨基酸 )重组到表达型质粒pGEX 4T 3上 ,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正确 ,未改变读码框架 .然后转入E .coliAd4 94进行诱导表达 .纯化后的表达产物经SDS PAGE、Western印迹及放射受体法分别检测其分子量、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 .重组TSHR3~ 4 2 0 膜外区蛋白 (简称TSHR3~ 4 2 0 )产率为 15 9~ 2 0 2 μg L培养基 ,分子量为 4 8.9kD ;融合蛋白 (简称GST TSHR3~ 4 2 0 )分子量为 75 .4kD .两种表达产物都可与TSHRAb反应 ;TSHR3~ 4 2 0 可与12 5I TSH结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