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取有效的设计方法完善嵌入式测控系统的服务功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强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处理。STM32芯片作用下控制器的合理使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移植任务,扩大嵌入式测控系统的实际应用范围。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STM32的嵌入式测控系统设计进行必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嵌入式系统中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特别是在面向视频应用的系统中.如何使CPU高效运行的问题契待解决.常用解决方法有甩汇编语言优化代码、移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等.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BF533的视觉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然后阐述了实时操作系统ucos-ii针对此硬件平台的移植过程.经实际运行,证明该设计能良好完成对运动目标跟踪等功能并且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
某型飞机机载计算机检测仪测试软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引俄检测仪规定的机载计算机硬件检测功能和作战训练对机载计算机软件逻辑功能校验的需求,设计了基于嵌入式计算机平台和虚拟测试环境的计算机检测仪测试软件;阐述了检测仪的总体结构,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检测仪软件的组成、运行流程和控制状态设计,软件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逆向工程、双语兼容和被测软件模板对比等关键技术;该测试软件已经在某型飞机机载计算机检测仪安装使用,实用证明其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提高训练和作战准备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瓶颈之一。论文介绍了基于IntelPxa270微处理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CE.net的移植方法,解决了移植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该移植在EEliod Evluation开发板上实现,并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项目——嵌入式多媒体词典得到了应用,经实际运行,平台运转稳定可靠。其多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当前比较流行、功能强大的引导程序U-Boot及专门应用于无MMU微处理器的μClinux操作系统,深入研究了U-Boot及μClinux的移植方法.以UP-NETARM3000开发板为例,详细分析其特殊功能寄存器设置及移植过程,创建了基于S3C44B0X的ARM-μClinux开发平台.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调试阶段,充分利用U-Boot网络引导方式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为基于μClinux进行各种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用文中方法移植的U-Boot及μClinux已稳定运行在UP-NETARM3000开发板上,为后续的嵌入式产品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基于Blackfin的嵌入式Linux数字调音台的开发。系统开发主要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嵌入式uClinux在Blackfin上的移植、嵌入式Linux驱动及应用编程。重点描述各部分硬件电路的设计及嵌入式Linux驱动设计和调音台与PC机通信编程。  相似文献   

7.
陈丹强  王靖华  王闯 《测控技术》2015,34(1):99-102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WinCE嵌入式系统的电动投弹控制器检测仪设计方案,介绍了软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中,定制了操作系统,开发了硬件驱动程序和采用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的应用程序,实现了检测数据的实时显示、数据保存、故障诊断等功能,有效检测了电动投弹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结果表明,该检查仪稳定性好、精度高,设计思想和工程实现方法对低频脉冲信号的物理量实时检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电梯安全监控装置检测方式效率低下、检测记录维护困难的难题,提出了一种电梯安全监控装置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了基于ARM和嵌入式Linux的检测仪硬件、软件系统,用于对监控装置的自动化检测.设计了基于B/S的Web服务器检测系统.通过以太网技术与检测仪进行通信,实现网上报检、检验信息的同步.该系统提高了电梯安全监控装置的检测效率,实现了检验记录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滑动轴承实验系统的实时性及改善其科研性能,以ARM芯片为核心,研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滑动轴承实验系统;系统由核心板和扩展板两部分组成,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开发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可动态改变参数,二次开发性能优良;采用了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设计方法,介绍了嵌入式Linux的移植过程,详述了驱动程序的开发以及基于Qt/Embedded的应用程序设计;系统样机已完成,运行稳定,调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基于ST2410开发板的嵌入式网络开发平台的构建方法,详细的研究了u_boot的移植、TFTP和NFS服务器的配置和在嵌入式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COSMIC-FFP模型的扩展优化提出了嵌入式软件系统度量的方法,从而解决了COSMIC-FFP模型不支持对含有复杂数学算法的嵌入式实时系统度量的问题,基于软件规模度量提出了软件缺陷度量的方法。通过对软件规模的准确度量和对软件缺陷风险的分析,发现软件项目过程风险管理的不足,达到降低软件项目过程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目标监控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中,目标监控器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调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实现方式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当前主流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目标监控器技术,如软件监控器、硬件监控器、软件仿真器和软件模拟监控器等,并对比了各种实现技术的差异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将嵌入式应用软件与桌面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对比,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在差异的影响下,不能将桌面应用软件开发方法直接用来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原因.主体建立在嵌入式应用软件自身的特点上,借鉴桌面应用软件的三种开发方法,探索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14.
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环境的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兵  熊光泽  陈宇 《计算机应用》2000,20(7):7-9,23
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必然需要良好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环境支持,本文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GNU工具软件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环境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结构,并详细介绍了此开发环境中我们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C语言嵌入式系统编程软件设计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语言嵌入式系统开发,阐述了系统软件的编程思路,给出了基于分层设计的功能模块划分,明确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组织、程序框架设计、模块重用设计等实现方法,用来解决C语言灵活性和应用开发工程化之间的矛盾,为利用C语言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提供参考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的重用性、拓展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OPENAT是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平台。它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和嵌入式插件的软件组合。主要讲述了在OPENAT平台下GPRS/GSMModem的软硬件开发方法。系统结构部分讲述了系统在无线监控中的应用方案和软硬件构成。软件设计部分讨论了该平台中TCP/IP协议栈的应用,描述了通过GPRS建立TCP客户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发送中文短信的方法。设计了具有GPRS数据传输和短信发送功能以及可以两种功能快速切换的产品,并在远程监控系统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工业控制网络发展趋势、嵌入式以太网接入Internet网络数据传输需要的协议的基础上,针对现场总线通信方式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基于Ethernet的嵌入式测控系统。文章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在硬件电路设计上,重点介绍了测控系统数据采集节点设计和以太网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在软件系统设计上,提出测控终端软件设计方案,并实现了基于TCP/IP协议栈的网络通信设计。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灵活、可靠、稳定,可直接使用企业内部的Intranet信息网,也可直接接人现行的公共Internet网络。  相似文献   

18.
该设计利用Altera公司的DE1 SoC开发板和友晶科技的D5M 模块实现了基于SoC FPGA的图像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基于Altera SoC 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基于Qsys的系统硬件设计和基于 SoC EDS开发套件的ARM硬核处理器软件设计。该设计在Altera公司提供的可以正常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参考设计的基础上,添加了所需要的硬件模块和应用软件,最后通过板级验证实现了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以高性价比的32位ARM嵌入式处理器AT91SAM9G20为硬件核心,搭建了硬件平台。作者首先介绍了硬件平台的设计过程,然后研究了嵌入式Linux的软件开发环境的构建。最后,结合具体的实际应用需求,开发了基于多串口联网的服务程序,并给出基于本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实现了该研发平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秀萍  董云卫 《计算机工程》2010,36(16):237-239
为解决嵌入式系统仿真应用需求多样性的问题并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设计一种通用嵌入式仿真系统。该系统在Matlab/Simulink开发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模型驱动的方法设计仿真模型并构建仿真组件库,实现了仿真系统模型的快速建立。同时设计了多接口、可扩展的仿真器硬件结构,解决了嵌入式系统接口的多样性问题。该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等特点,可用于多种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