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油田开发到中后期,综合含水不断升高,地层供液能力变差,平均动液面下降,泵挂不断加深。同时,井况越来越复杂,斜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和小套管、套管变形井等比例不断加大,管、杆偏磨、腐蚀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管、杆偏磨、腐蚀造成的杆断、杆脱等倒井比例不断上升。机采井维护性作业有相当的比例是由于井斜造成管杆偏磨,导致抽油杆断脱或油管漏失,直接影响油井产量;缩短了检泵周期;增加了油井维护性作业费用;造成大量的油管抽油杆报废。为了有效减少这种损失,通过分析不同井造成偏磨的具体原因,利用防偏磨优化设计软件,研究与应用了全方位立体防偏磨工艺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偏磨引起的修井作业,延长了油井的免修期,从而提高油井的生产时率,建立和推广从井口到井底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防偏磨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然井斜、定向造斜、不合理的工作参数、介质腐蚀等因素造成井下管杆工作条件恶劣。油杆在油管中的运动复杂,引起抽油杆与油管的内壁产生摩擦,甚至将油管磨穿而造成油管漏失,或将抽油杆的节箍和扶正器磨坏,造成抽油杆断脱,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缩短了油井的检修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分析管杆偏磨的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防偏磨技术和手段,有效地延长了检泵周期,为节支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房庄作业区斜井采油难度大,因井斜造成杆柱偏磨,导致抽油杆断脱、油管漏等问题,该区研究应用了一些防偏磨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抽油杆柱的偏磨,提高了油井时率,延长了检泵周期,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抽油杆扶正器制造简单,扶正力大,能有效缓解因杆管偏磨造成的抽油杆断脱及油管漏失,延长检泵周期。本文从目前油田常用抽油杆扶正器入手,通过分析各种扶正器的优缺点,来探讨其适用性问题,并针对偏磨井治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X队历年来的作业情况,分析抽油杆断脱的原因及优化措施。抽油杆断脱是杆柱下行程时遇到的阻力达到一定值后,抽油杆柱产生弯曲偏磨造成的。通过采取调整杆组合、善于运用扶正器及清防蜡技术管理等措施,可减少杆管偏磨,降低柱断比例,提高泵效,延长检泵周期,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6.
抽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抽油杆在上、下冲程往复运动时与油管接触摩擦,杆管发生磨损,这种磨损能损害抽油杆及接箍,同时也损坏油管,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造成油井杆管偏磨因素主要有井斜、载荷、产液等。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分析,并采用防偏磨措施,有效缓解了油井偏磨现象。对油井偏磨导致的抽油杆断脱和泵卡等问题,提供解决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斜井抽油机井斜角大,井内杆管弯曲易发生偏磨,导致抽油杆磨断、油管磨漏,检泵频繁,增加油田生产升本的问题,通过对弯曲井眼中抽油杆柱力学进行理论研究,建立斜井扶正措施优化设计模板,延长斜井检泵周期,降低检泵率。  相似文献   

8.
有杆泵抽油杆柱偏磨是造成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失效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有杆泵抽油杆柱面临的偏磨问题,从抽油杆柱、油管、井身结构等因素出发,开展抽油杆柱偏磨原因分析。得出井身结构、封隔器坐封力、生产参数、油管弯曲和抽油杆柱弯曲是造成有杆泵采油井抽油杆柱偏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偏磨杆柱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抽油杆柱扶正器配置方法,通过优化抽油杆柱组合、合理配置扶正器等措施来防止或减少抽油杆柱偏磨,有效保障了有杆抽油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井下的抽油杆和油管发生偏磨,致使抽油杆的杆断几率增加,作业检泵的频率也明显增多,严重影响采油井的正常生产,同时作业费用增加,使得采油成本加大,给油田开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此问题,分析了杆管偏磨的各种原因,以及影响偏磨的各种因素,指出了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是由于金属的腐蚀,机械的摩擦以及砂粒磨损共同作用形成的,提出了采油井井下杆管发生偏磨的防治措施。从而大大减轻或从根本上消除管杆偏磨现象,达到控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机采系统采油存在着管杆偏磨问题。管杆偏磨是指抽油杆接箍及其本体与油管内壁产生摩擦,而引起抽油杆、管磨损导致损坏的现象,它是油井频繁作业、缩短检泵周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东胜高青公司近两年来维护作业井作业原因的深入调查分析,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特点,提出并应用了减少管杆偏磨的系列配套措施,提高了检泵周期和油井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港南部油田部分抽油机井杆管偏磨腐蚀严重,造成杆断、油管检泵作业频繁,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为此应用推广应用PE100内衬油管技术进行油管偏磨腐蚀及抽油杆偏磨治理。本文主要讲述了内衬油管的结构、性能特点、相关技术参数,研究了与内衬油管配套的工艺技术,总结分析了PE100内衬油管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状况和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抽油机井杆管偏磨问题十分突出,抽油杆柱受力状况变坏,抽油杆在下行程时纵向压缩载荷增大,使得抽油杆柱失稳产生纵向弯曲的屈曲变形波数增加,因此抽油杆与油管偏磨加重,杆断率增大,检泵周期短,作业井次明显增加,使得作业费用增加,采油成本加大。根据现场出现的偏磨情况,对偏磨位置进行了统计以及对偏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杆管受力分析出发探讨了偏磨现象产生的机理,分析了油井含水、井斜和腐蚀对杆管偏磨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偏磨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的后期注聚开发的发展,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现象逐渐严重,严重影响了机采井的产出,偏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油井产量与时率的严重问题。虽然我们在作业起出现场换料的过程采取了加装扶正器和加强洗井防止结蜡造成的偏磨等措施,但根据近些年的现场观察,抽油杆在井下偏磨情况多为非均匀的一侧偏磨,在2013年,我矿由于抽油机杆管偏磨造成杆断检泵109口,占全矿检泵总井的65.1%。本文提出采用抽油杆旋转保护器进行探讨,该技术是通过加装旋转设备使抽油杆缓慢旋转,不断改变抽油杆转动使扶正器偏磨部位分散化,以达到延缓抽油杆偏磨的程度,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和停井影响产能的目的,因此该项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抽油机井防偏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油十四队目前油井平均检泵周期642天,低于一矿平均水平,调查中发现,影响我队油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原因是偏磨腐蚀导致的油管漏、杆断脱,占躺井的62.1%,我们将以此做为突破口,通过QC活动,将"控躺井、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做为活动的课题,通过PDCA循环,控制躺井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5.
采油十四队目前油井平均检泵周期642天,低于一矿平均水平,调查中发现,影响我队油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原因是偏磨腐蚀导致的油管漏、杆断脱,占躺井的62.1%,我们将以此做为突破口,通过QC活动,将"控躺井、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做为活动的课题,通过PDCA循环,控制躺井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平井杆管偏磨井问题,本文从影响杆管偏磨的井眼轨迹、抽油杆弯曲、油管蠕动、含水上升以及杆管使用时间、扶正器应用情况入手,通过直井眼杆柱受力分析导致水平井偏磨作业的主要原因,并采取调整间歇采油制度、换小泵、调小参、调整泵挂及优化扶正器等措施等防治措施,降低偏磨概率、延长检泵周期,为保证油田抽油机井高效、平稳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抽油机井在正常抽汲生产过程中,由于井本身特征以及地面地下参数匹配等因素的影响,抽油杆和油管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磨,严重时会造成泵况变差,检泵周期缩短。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杆管偏磨的原因,并结合本队治理偏磨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得出结论。这些结论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偏磨问题,但是可以有效地减缓偏磨程度,对延长检泵周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是国内外各大油田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对于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的油田,偏磨井数逐年增加。由于杆管的偏磨,加速了杆、管、泵的损坏,增加了检泵作业工作量和采油成本,影响了油田的开发。因此,为了维持油田的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解决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人工举升技术进步较快,90%以上,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井井身结构的限制、杆受多种应力影响、泵充满程度差、筒内生产介质等影响因素,使抽油杆杆管发生偏磨现象,不仅降低了抽油杆的强度,严重时会造成杆断裂,还会磨穿油,还会磨穿油管,造成油管漏失,增加采油成本。为了有效控制这一问题,提高油田采油效率和质量,通过对偏磨井进行综合治理,大大延长了检泵周期,为其他类似油田的防偏磨治理、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由于油田含水量上升、油井结蜡严重等原因,使得抽油机井管杆偏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为解决该问题,主要以加装抽油杆扶正器的方法来避免抽油杆和油管的直接接触,达到防止管杆偏磨的目的。但由于抽油泵与油管连接处的变径原因,柱塞上第一根抽油杆上不能安装扶正器,因此导致泵口处成为管、杆偏磨的严重区。针对该问题,研制了抽油机井泵口扶正装置,以达到减缓泵口偏磨、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