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成本高分辨率14位A/D转换微机接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智能仪器及微机数据检测系统中,输入模拟信号要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进行各种计算处理变为输出数字显示或控制信号。微机系统的测量分辨率和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D转换器的分辨率和精度。在分辨率及精度指标要求较高的系统中,常需要分辨率在12位(二进制位数)以上的A/D转换器。通常12位以上的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芯片价格较高,使系统的成本提高很多。本文提出一种廉价的14位高分辨率A/D转换微机接口,它可以应用在许多模拟量信号变化频率不很高的场合,而硬件费用与采用12位以上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的接口相比,约节省1/4~1/5。  相似文献   

2.
数据采集已经发展到微机自动控制采集阶段,高精度 A/D 转换微机数据采集接口电路是监测压力、应变和温度的数据采集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该接口电路已在 APPLE-Ⅱ和中华学习机上应用,如稍作修改可以用于 IBMPC、TP801和单片机等。1 概述在智能仪器及微机自动数据采集系统中,输入模拟信号要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进行各种计算处理后送给数字显示或输出控制信号,微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测量分辨率和精度,主要取决于 A/D 转换器的分辨率和精度.通常微机数据采集系统使用高速 A/D 转换器,但12位以上的逐次逼近式 A/D 转换器芯片价格较高,这就使采集系统成本提高。设计的  相似文献   

3.
《电脑迷》2006,(14)
NVIDIA在2006年5月15日发布面向主流市场的GeForce7300GT显示核心。讯景也在当天推出5款7300G T显卡。讯景的这五款产品价格从600元到1000元,涵盖中低端,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其中P V-T73E-U A D性能最为强大,采用非公版设计,显存采用英飞凌或三星1.4ns的GDDR3颗粒,容量为256MB。默认频率550M/1600MHz(核心/显存)。P V-T73E-N A D规格和P V-T73E-U A D一样,但是容量为128M BG D D R3。P V-T73E-N A P也采用非公版设计,核心/显存频率为500M/1400M H z,显存采用128M B的G D D R3。P V-T73E-U A S采用256M B…  相似文献   

4.
微机数据采集系统是微机检测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Z80微机为例,阐述如何设计一个合适而又经济的数据采集接口。文中讨论了由接口电路芯片构成的接口、微机总线直接与A/D转换器相连接、带有采样保持器和多路开关的接口、多通道A/D芯片接口等,并例举了用各种接口进行数据采集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5.
一种超高速A/D与微机接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端口存储器的特点及利用它实现超高速A/D与微机接口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用8255接口芯片实现双积分A/D转换器5G14433与微机的接口,包括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此接口可使微机既能接收A/D转换的结果,又能接收键盘输入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市售单片集成A/D转换器为例,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高精度微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接口方法。其中包括A/D转换器与微机总线直接相连以及由逻辑电路构成的和用8212、PIO、8255、8155构成的接口。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中.要求D/A 转换器的分辨率达12位,并具有单调性、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确保线性性。普通的具有上述功能和性能的12位D/A 转换器芯片价格很贵。本文介绍一种功能齐全、完全电压输出、性能好的单片廉价12位D/A 转换器AD667,并给出AD667与典型微机接口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影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微机总线与A/D转换器。在阐述了PCI总线的结构、特点及A/D转换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专用PCI接口芯片S5933和分辨率为16位的A/D转换芯片AD7723,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在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实现控制时,温度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控制效果。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微机(特别是单片机)来测温、控温越来越广泛。在应用中,通常将 A/D转换接口直接与现场变送器相连。为避免共地干扰,往往采取电源隔离的办法,这就使硬件复杂、增加造价。另外,使用 A/D 转换器还存在基准的稳定性和非线性等对测量精度影响的问题。对于一般仪器来说,测量精度均要求高于0.1%以上,则 A/D 转换的分辨率应高于二进制11位;对于精度较高的仪器,A/D 转换的分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数据采集或实时控制中,通常采用A/D转换作为计算机模拟量输入接口。A/D转换速变快(可达10~(-5)秒);转换准确;A/D转换的采样程序也较简单,特别是8位A/D转换器。但A/D转换接口有下列缺点:采样分辨率有一定限制,我们用于数据采集或过程控制的计算机一般都是8位机,有时用到10位或是12位的A/D转换器,这给接口的硬件和软件都增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目前市场上用于与微机接口的 A/D 转换芯片都是逐次比较式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工作速率高,且易于与微机接口。然而其价格随着转换精度与速率的提高而急剧上涨。在实际应用中,许多被测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位移等本身变化缓慢,因而转换速率不是主要问题,选用低速的积分式 A/D 芯片即可。  相似文献   

13.
1.辐射仪的工作原理高温辐射仪采用试样直接通电的能量平衡法测定导体及其涂层材料的半球向全辐射率。通过测定试样的流过电流I和测试区段的电压降Y,以及试样测试区段的温度T这三个参数,从而计算得出辐射率ε。2.辐射仪微机控制系统本系统选用TMC80微计算机,其CPU为Z80,它采用4片2732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每片容量为4KB,并配有写入装置;它的静态读写存储器的容量为8KB,可扩至16KB;配有磁带机接口电路;配有一台点阵打印机,一行输出21个字符;它采用普通黑白电视机显示字符。微机的A/D与D/A转换器,均配有多路输入输出通道,信号幅度为0.5—5V,A/D的精  相似文献   

14.
<正> 微机具有很强的计算和控制能力,接入相应的I/O 接口、键盘显示驱动接口及各种A/D、D/A 转换器,并配上对应的软件,可以使仪器仪表实现各种功能。利用8031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实现一些常用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且可缩小仪器仪表的体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骆秀珍 《计算机仿真》1991,(3):F003-F003
为满足机电部某所科研工作的需要我厂于1990年为其研制生产了XHMJ-01小型混合模拟计算机系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模拟机接口及微机系统。采用PC机做控制、模拟机作为外围机通过A/D、D/A转换实现数字机和模拟机间的数据交换,CRT显示,解题图形数据从外部显示设备上获得整个过程是交互控制。同时也受用户终端(MACS)的监控,而终端是和以微机为基础的控制与设量接口相连接。用户可通过终端发送令,完成或中断与数字机的连接。它在系统中完成监测,对模拟机  相似文献   

16.
杨峰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3):282-283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提高A/D转换器分辨率的方法。它是通过改变A/D转换器的参考电压而得到A/D转换器分辨率非线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带有 LCD 或 LED 显示驱动器的单片A/D 转换器能大大地简化人们对传感器的接口设计。然而较典型的3(1/2)位(1999计数)A/D 转换器的分辨率常常显得精度不高。另外,单片 A/D 转换器的直接驱动输出很难和过程控制所要求的微处理器进行接口。而且3(1/2)A/D 转换器的显示常常被限制在每秒约三次的读数,这样的速度对某些系统的应用似乎慢了一点。  相似文献   

18.
只有1.8公斤重的HPmp3135w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便携式投影机。机身采用独特的直立式流线型设计,轻薄小巧,节省了桌面空间,而犹如飞机垂直尾翼的外型设计非常时尚美观。在底座上还有一对可以伸缩的翼型支架,确保了直立式机身的稳定牢固。它使用D L P光学引擎,分辨率是X G(1024×768)。mp3135w的接口看似简单,通过一个V E S A M1-A D接口提供了RGB/数字/组合视频/HDTV/USB的连接(可以选购转接电缆)、一个S端子接口、一个复合视频接口和一个音频插孔。如果你认为它的连接方式仅此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HP为mp3135w提供了一个智能附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与8031单片微机配套的A/D、D/A转换器ADC 0809和DAC 0832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具体讨论了ADC 0809、DAC 0832与8031最小系统的接口,并给出了实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  相似文献   

20.
为扩充IBM PC以及与此兼容的各种微机的功能,使其满足工业控制、实时监测,数据采集、智能测试和系统开发的需要,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第八研究室,最近为IBM PC开发了A/D,D/A转换器,IEEE-488接口和通用EPROM编程器等多种功能扩充板。这些板既可直接扦入PC箱体内,也可另外组成独立箱体。后者经电缆与主机相连。 一 A/D、D/A转换器板 1.A/D 位数:12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