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编码丙型肝炎病毒(HCV)E2蛋白417~750位氨基酸的DNA片段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的CMV IE启动子下游,构建成HCV E2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E2。ELISA法检测pcE2 DNA免疫兔血清中的E2抗体变化和维持规律,结果显示免疫20d已有 抗体产生,30d后开始进入高峰,40d时达到最高值,至第90d抗体水平保持平稳,抗体滴度 达到1∶1600左右。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检测pcE2 DNA免疫鼠CD4+、CD8+T淋巴细胞变 化情况,与注射空载体pCDNA3.1(-)的阴性鼠相比,CD4+淋巴细胞水平略有上升,CD8+ 细胞水平有较大升高,增幅达35.46%。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注射pcE2的小鼠组织中有明显 的阳性着色,而注射pcDNA3.1(-)的对照组小鼠免疫组化结果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pcE2 在实验动物内表达出的HCV E2蛋白可以引起免疫动物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尤其 是MHC-1限制性杀伤性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提高对清除 病毒是十分有利的,因此HCV E2 DNA免疫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HCV感染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基因(SERCA2a)转录调节的影响,评价DMP811对此效应的干预作用.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生理盐水输注;组2:AngⅡ输注+DMP811管饲(3mg·d-1·kg-1);组3:AngⅡ输注(200ng·min-1·kg-1.1周后称其体重,取心脏并称重,提取心脏总RNA后采用Northernblot的方法检测SER-CA2a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mRNA水平.实验后,组3心重(CW)、心重/体重(C/B)、AT1受体转录水平均高于组1(分别增加4.7±0.4%,4.9±0.9%和24.7±3.5%;P<0.01),而SERCA2a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组1(降低20.1±3.0%,P<0.01),并且SERCA2amRNA水平与AT1受体mRNA水平呈负相关(r=-0.74,P<0.01).AngⅡ导致的上述改变能被DMP811完全阻断.AngⅡ通过其Ⅰ型受体的介导,诱导了SERCA2a的转录下调  相似文献   

3.
雄性SD大鼠33只,体重180—250g,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6只;哌唑嗪组8只,于实验第1、2、3日上午用哌唑嗪灌胃(1mg/kg体重)共3次,第2日下午腹腔注射半乳糖胺(600mg/kg体重)1次,第4日上午处死动物,取肝脏及血清作有关检查;普萘洛尔组及N.S对照组分别用普萘洛尔(2mg/kg体重)及N.S(10ml/kg体重)代替哌唑嗪灌胃,处理程序同哌唑嗪组。结果表明:一、哌唑嗪能显著减轻肝脏病变及血清ALT的升高。二、哌唑嗪对肝损害后肝组织SDH、Mg2+-AT-Pase、ChE、ACP、CCo等酶活性的恢复有显著效果。三、哌唑嗪组LPO明显低于N.S对照组(P<0.01)而SOD活性明显高于N.S对照组(P<0.01)。普萘洛尔组各项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哌唑嗪对大鼠实验性肝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四氯化碳(CCl4)对草鱼肝原代细胞的损伤实验中,CCl4浓度为10μl/ml可引起细胞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逸出量与细胞破损率显著增高,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钠(Na2SeO3)0.2μg/ml,则可降低ALT、AST、LDH的逸出量,减轻细胞破损程度。Na2SeO3保护实验中,Na2SeO2+CCl4组预先腹腔注射(ip)0.1mg/kg.bw连续三日,末次ipCCl4混合液1ml/kg.bw,24h内肝组织超氧物歧化酶(SOD)相对活性比CCl4组提高达91.5%,第七日仍提高达54.5%,与对照组的水平基本接近;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逐渐降低。本实验还观察到Na2SeO3可引起肝脂质过氧化物显著降低,肝微粒体蛋白含量与细胞色素P—450活性升高;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肝组织损伤程度减轻,72h后细胞核增多。表明Na2SeO3可提高草鱼肝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伴刀豆球蛋白(ConcanavalinA)和DIDS对人红细胞带3蛋白活性及结构的影响。(1)ConA使带3转运速度常数K显著增加。ConA浓度达到0.05mg/ml时,K值增加34.4%。DIDS对带3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荧光探针DPH,3AS,9AS,16AP分别测定ConA和DIDS与带3结合后膜流动性的变化。ConA能明显增加膜脂的流动性,而DIDS则降低膜脂流动性。(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带3蛋白变性性质,发现ConA使红细胞膜上带3蛋白变性峰出现温度从69.25°C减小到66.25°C,而DIDS则使之增至79.5°C。  相似文献   

6.
利用DPA使Tb3+的荧先强度显著增强的原理进行带3蛋白活性的测定,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而且能够进行连续荧光扫描测量.应用连续荧光扫描法测定了带3蛋白介导的DPA与Cl-交换的动力学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带3蛋白介导的DPA与Cl-的交换对DIDS非常敏感,受DIDS的强烈抑制,抑制程度大于90%;DPA由内向外转运的米氏常Km=28.1—31.2mmol/L;带3蛋白的天然底物Cl-从内侧竞争性抑制DPA向外转运,抑制常数ki=60.4±6.9mmol/L;膜内侧DPA与外侧Cl-交换的活化能,在4—25℃范围内为5.8±0.5kCal/mol25—37℃范围内为19.8±1.5kCal/mol;膜内侧DPA与外侧Cl-交换受转运介质pH(膜内外对称改变)的显著影响,pH<7.4时,交换速度显著升高.本实验证明DPA确是经带3蛋白而转运的,但转运机制可能与无机离子转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P物质对大鼠DRG神经元胞体膜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大鼠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细胞内记录,以确定SP对DRG细胞的膜反应及其可能的离子机制。实验所测DRG细胞静息膜电位为-58.9±8.2mV(X±SE,n=81)。传导速度:A_(α/β)细胞为20.4±4.8m/s(X±SE),范围14.1-28.7m/s(47/60);Aδ及C类细胞为9.8±5.2m/s,范围1.2-13.7m/s(13/60)。浴槽滴加SP(10 ̄(-7)-3×10 ̄(-4)mol/L)在大多数细胞可引起明显的膜去极化反应(56/60)。少数细胞对SP无反应(4/60)。在SP去极化期间膜电导值有所增加,从平均值2.72×10 ̄(-8)mho增加24.6%(n=3)。所测逆转电位值在+40-+50mV之间(n=3)。浊流平衡液(BSS)中NaCl以氯化胆碱置代,或用含TTX(10 ̄(-5)mol/L)的BSS灌流,可使SP-去极化幅值大大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而高(20mmol/L)和低(0mmol/L)Ca ̄(2+)的BSS灌流时,使SP-去极化幅值相应的增加和降低。用含10 ̄(-4)mol/LCd ̄(2+)及10 ̄(-2)mol/LTEA的BSS灌流,均使SP-去极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
研究我国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病毒样颗粒(VLP)候选疫苗的免疫原性,为疫苗进行灵长类实验提供实验依据。将gag和gag-V3 VLP不同剂量(50μg、10μg、1μg)在有佐剂(氢氧化铝)和无佐剂条件下皮下免疫小鼠,然后眼眶采血,用ELISA法观察免疫鼠血清中抗体与剂量关系,以及中和抗体滴度和抗体IgG亚型IgG1和IgG2a的水平。同时取鼠脾淋巴细胞,体外抗原刺激后收取淋巴细胞分泌上清  相似文献   

9.
利用EB病毒转化可产生较高水平人IgG和特异性抗2型登革病毒人抗体的Hu-TLC-SCID小鼠脾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PCR法检测转化细胞的人B细胞表面标志、EB病毒抗原和EB病毒基因。结果表明,被团体的Hu-TLC-SCID小鼠脾细胞能继续产生抗2型登革病毒的特异性人抗体,并具有人B细胞的CD20^+、SmIgG标志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可表达LMP-1和EB病毒核  相似文献   

10.
沙葱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植物名称沙葱(Alliummongolicum),又名蒙古韭。种子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宁夏沙坡头沙漠试验站。2材料类别幼苗的叶片。3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4-D2.0mg·L-1(单位下同)+KT0.2+CH(水解酪蛋白)500+蔗糖3%;(2)分化培养基同(1),但2,4-D为0.5;(3)生根培养基:1/2MS+1BA1.0+蔗糖3%。上述培养基均加0.7%琼脂粉固化,pH调至5.8~6.2。培养温度(25±2)℃。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为暗培养,分化阶段每日光照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