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进行边滩较宽阔且滩面高程较高的过渡段浅滩整治时,在满足丁坝束水导沙功能的情况下,为减小坝体长度可将丁坝的坝根段去除,形成不接岸丁坝。湘江铜官滩的航道整治试验研究表明,采取不接岸丁坝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但整治时应注意近岸缺口段河床及河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长江宜宾—重庆段航道陆续按Ⅲ级航道标准进行了系统建设。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河势及碍航情况采取了单纯疏浚,顺坝与潜坝结合,疏浚配合丁坝、丁顺坝,疏浚、筑坝、护底配合等浅滩治理措施。结合实例对浅滩整治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导治建筑物在航道整治技术中分类及作用如下。丁坝的作用:束窄河床,提高流速冲刷浅滩,增加航道水深;造成环流,横向导沙,淤高河滩,保护河岸和稳定现有航道;堵塞回弯,调整航道流态;调整分汉河道分流比;挑出主流以防顶冲河岸和堤防。  相似文献   

4.
郁峰 《珠江水运》2004,(4):36-39
以往计算航道整治工程中坝头工程量,往往由于形状复杂而采用经验公式,存在精度不高的缺陷.通过在西江航道整治工程丁坝施工建设的研究分析,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坝底为平底和倾斜等常见丁坝坝头工程量的通用计算公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北江白石窑枢纽坝下变动回水区是北江中游重要的碍航浅滩.整治前,航槽水浅,船舶须减载或等水航行,塞船现象常有发生,维护水深仅在0.8~1.0 m,甚至断航现象时有发生,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十分必要.为达到Ⅲ级航道标准,本文在分析浅滩的演变特点基础上,开发了河工模型,充分利用前整治建筑物,以因势利导为原则,利用挖槽、整治丁坝和疏浚等工程措施,对2个Ⅲ级航道整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整治方案.从分析结果来看,此河段达到2.5 m×60 m的航道尺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砂质浅滩抛石丁坝容易发生沉降塌陷的问题,通过对西江龙圩水道与鸡笼洲滩抛石丁坝进行原形观测,对影响丁坝结构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泥沙运动理论对原形测试进行分析,得出丁坝基础受到冲刷破坏是引起坝体失稳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利用袋装砂护底和碎石或石碴做丁坝基础填料可增强丁坝基础防冲刷能力。这一结论可为砂质浅滩航道整治抛石丁坝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丁坝是最常见的河道整治建筑物,未淹没时束窄河槽,提高流速冲刷浅滩;淹没后产生横向旋流,促进回淤,保护了边坡的稳定。工程的实施为珠江流域河岸丁坝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8.
高凯春  余帆  江凌  黄颖 《水运工程》2013,(2):111-115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参数源于山区或中小河流的浅滩整治经验,用于工程设计存在不适应性.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浅滩成因、归纳总结已实施航道整治工程整治参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对整治参数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从浅滩航道整治的基本要求出发,运用河流动力学原理,首次提出整治断面的概念,初步提出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参数内涵及确定方法,并结合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长江中上游重点清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和"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演变规律与整治措施研究"依托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工程,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实体模型试验、水槽试验及现场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沙市河段、典型弯曲分汊浅滩河段-瓦口子至马家咀河段和典型长直过渡段浅滩河段-周公堤至天星洲河段的演变规律及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探索.同时针对当前航道整治前期研究及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开发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弯曲分汊、长直过渡段浅滩的演变与治理措施、中细沙河流的实体模型模拟技术以及长河段一、二维嵌套水流泥沙数值模拟方法、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型式与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弄清了长江中游典型浅滩的演变规律和演变机理,揭示了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明确了整治思路和方向.提出了新型护滩、促淤建筑物及迎流顶冲丁坝结构及施工工艺,解决了大水深、大流速条件下的护底、沉排技术,创新了分流鱼嘴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确定了不同冲刷条件下的整治建筑物防护范围和防护措施,开发了高效率的航道整治建筑物CAD辅助设计系统.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航道清淤应急工程以及长江中游沙市河段、瓦口子-马家咀河段和周公堤-天星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为前期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加快了工作进度,节省了前期工作量.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及工艺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张家洲、碾子湾、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对提高整治建筑物设计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确定宜宾至重庆河段浅滩的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并结合各滩险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整治水位取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以上1.5~2.5 m,整治线宽度取为350~470 m,工程实践效果良好,河段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同时,分析认为低水整治下通过建整治建筑物来调整河床形态以趋向于优良河段,效果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龙括 《珠江水运》2024,(7):66-68
为探求港口航道整治线宽度确定的可行思路,进行现状整治线宽度成果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港口航道浅滩段冲淤特性进行了局部输沙模式计算公式的构建,进而对平衡系数展开推求。结果表明,对于顺直过渡航道浅滩段,应以束窄河宽为主要整治思路;而对于分叉浅滩及弯曲浅滩段,必须注重分流分沙比的调整;所构建起的航道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对于冲淤特性复杂的低水整治河段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樟树至南昌河段的航道等级,满足快速发展的航运需求,在分析赣江下游重点浅滩—泉港滩群河床演变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河工模型,利用整治丁坝、疏浚、护岸等工程措施,对该河段2个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了2个不同整治方案的效果,并优化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布置。该整治工程于2006—2007年实施。对航道竣工图的分析表明:该河段的碍航浅区消失,达到了设计的航道维护尺度,航道整治效果明显,为全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特点及内涵,研究了守护型工程和调整型工程的整治参数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荆江河段实际情况,守护型工程整治水位、整治线宽度确定采用浅滩河段边心滩高程控制法、浅滩优良时期河宽法,能够体现守护型工程的本质内涵;调整型工程整治水位确定采用整治流量推求整治水位方法、整治线宽度计算考...  相似文献   

14.
熊锡林 《水道港口》2005,26(Z1):89-94
目前对丁坝应用于山区航道整治尚有不同看法和争议,现以工程实例为依据,侧重于丁坝布设、间距等问题、讨论丁坝在山区航道整治中的应用及效果,并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1 前言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通航里程928km,河道水量充沛,含沙很少,是一条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平原冲积性河流。地处松花江中游的三姓浅滩是松花江水深最小、航行最困难并闻名于国内外的碍航浅滩群。 三姓浅滩的治理始于1899年,长达百年的整治均因受种种条件所限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83—1985年航道整治工程是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治理,浅滩航道有明显改善。然而整治标准尚低,且一些整治技术亟需研究与深化。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千吨级驳船船队的通航要求,三姓浅滩航道整治工程被列入“八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付桂 《水运工程》2021,(1):104-110
为达成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福姜沙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福姜沙左缘丁坝、双涧沙头部潜堤、潜堤北侧丁坝及南侧丁坝。根据福姜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数据,与设计阶段数物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工程前后在河势变化、流场变化、航道维护量等方面的实现情况。结果表明:1)工程实施以后,双涧沙沙头冲刷趋势得到较好的控制,上游侧沙头及潜堤北侧丁坝附近淤积明显,沙体体积明显增大。2)福姜沙左缘中上段冲淤相对稳定且总体呈现淤积态势,下段局部存在冲刷。福姜沙左缘沙体体积及面积总体有所增大,整治工程护滩固沙效果较好。3)福姜沙水道整体分流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仅整治建筑物周边水域流场存在调整。4)航道维护量有所增加。工程达到了预期的航道整治目标,工程治理方案合理,航道整治效果符合预期,可为长江中下游潮汐分汊河段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丁坝是常用的航道整治建筑物,在发挥整治功能的同时,也会影响所在河段的生态质量。丁坝对河段生态的影响机理比较复杂,通过改变流场、流速、水深和河床冲淤情况,影响河段生境质量,其中坝田间的回流区是控制生态影响有利或有害的关键水域。文章以西江底栖动物和鱼类对栖息地流速、水深和底质的要求为依据,分析西江广东段的虎跳门口门浅滩和界首滩浅段,以及北江洪奇门水道玉米地段航道整治工程中丁坝对河段生态的影响。最后从合理选择丁坝坝址和构建生态保护型丁坝两个方面提出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浅滩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航道整治的经验对西江中游航道整治的重点浅滩——界首滩的整治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航道整治工程重点浅滩的整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烂山浅滩是横门口多叉汇流的宽浅浅滩,水流泥沙运动相当复杂,本文在详细 滩的动力、、成因、演变后,提出用围筑物调整中水河槽,以枯季平均高潮位为整治水位的整治坝工与疏浚相结合的整治方案,经数模和河工模型试验,达到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观测到,建丁坝后的航道整治面断流速分布与目前假定的均匀分布不同,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河床断面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