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动脉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备受关注。随着近年来关注重心从临床诊断到预后判断的转变,存活心肌的有效检测在冠状动脉疾病治疗决策的制订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作用突显。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功能显像手段在存活心肌判断中有重要价值,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估价心肌活力的方法。该文将重点介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及心肌乏氧显像在存活心肌判断中应用及不足。  相似文献   

2.
200例重症肝炎医院感染调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科,武汉430030陈丽嘉,齐俊英,宋佩辉关键词肝炎.病毒性.人;交叉感染中图法分类号R512.6,R51重症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重肝)由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预后差。医院内感染是重症肝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CT)日益普及和核磁共振显像(Nuclear magnetic tesonanee imaging NMRI)的试用,锝及其它核素标记心肌显像剂的探索、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进  相似文献   

4.
ECT(Emission ComputerizedTomography)放射性核素计算机断层术,是近年来发展成熟的核医学显象技术。按照所用的放射性示踪剂的核素种类和探测方法 ECT 可分为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缩写为 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术(Positr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缩写为 PECT)两类。两种方法所用的扫描时间均以分计,空间分辩率为 cm 级。单光子发射型 CT 是把  相似文献   

5.
SADA及SPECT在老年病毒性肝炎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0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检测了血清苷脱氨酶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结果表明老年重症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SADA活力显著升高;慢性活动型中度升高;急性黄疸型轻度升高;慢性迁延型低度升高,且比非老年病毒性肝炎组有显著性升高。  相似文献   

6.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诊断(附26例分析)王孝英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武汉430022关键词鼻肿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法分类号R739.62,R814.42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当有广泛的骨质破坏时CT诊断有较大把握;当肿瘤较小或...  相似文献   

7.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三维脑显像法检查了49例受试者,并与断层显像相比较。结果显示,三维脑显像图象直观、清晰,病灶显示清楚,对轻度小病灶的检出优于断层显像,对深部组织病变的诊断应与断层显像结合,以避免假阴性。对三维脑显像处理中去本底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附属四院引进ECT成像系统应用于临床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引进的美国GE公司最先进的ECT设备——Starcam4000iXR型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简称SPECT),经过紧张安装调试,于1995年5月15日正式应用于临床。ECT(Emi...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心肌梗死导致左室功能不全并非不可逆转,关键是看导致该心功能不全的存活心肌和坏死心肌所占的比例多少,坏死心肌的透壁程度与血运重建术后该节段心肌收缩功能是否能改善呈负相关。因此,检测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的多少,可以直接指导血运重建术的合理应用,评估病人的预后。目前用于坏死心肌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磁共振显像等。其中,对比剂增强的磁共振显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因具有独特的高空间分辨率和经济、方便、无辐射等优势备受国内外研究者信赖。而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 diethyletriamine—pentaaceti cacid,Gd—DTPA)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磁共振对比剂,本文就Gd—DTPA增强磁共振显像检测坏死心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观察男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肌血流灌注和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对31例男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组)、21例正常男性(对照组)和62例男性陈旧心肌梗死(OMI纽)分别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门控心室功能显像,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的SPECT图像和功能参数进行检验分析和比较。结果SMI组心肌摄取异常病灶多为单发,且总的异常节段数低于OM1组(P〈0.01);其心脏舒缩功能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明显好丁OM1组(P〈0.01);SMI组的射血分数与峰值充盈速率、峰值收缩速率存存着线性同归关系(P〈0.05)。结论SMI对心肌的损害较轻,对心脏舒缩功能无显著件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准确、有效的评价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存活心肌对于是否采用血运重建治疗具有决定性的临床意义,并对其判断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存活心肌的检测有超声心动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及磁共振成像(MRI)。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对于评价存活心肌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对MRI技术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周颖 《中国医刊》1999,34(3):7-9
近年来,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这种显示心脏生理、病理和生化功能与代谢过程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愈来愈受到临床重视。由于γ相机的普及推广,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的不断发展,放射性显像药物的开发研制,使核心脏病学也迅...  相似文献   

13.
不同试剂对献血员血清抗HCV筛查效果的初步研究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武汉430030李方和,杨东亮,喻植群,徐晓兰,汪由坤,代芳,胡诗学,郝连杰关键词输血;血清诊断;肝炎病毒.丙型中图法分类号R457.1 ̄+3,R446.11,R512.63...  相似文献   

1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无创、有效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功能性检查方法,准确率高、循证医学证据充分.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心肌灌注显像剂是锝(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为更好地实现该检查的规范化及过程质量控制,最终获得高质量、可靠的图像诊断报告,浙江省核医学中心、浙江省医...  相似文献   

1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的可靠性唐振亚,喻植群,汪由坤,赵西平,李方和,杨东亮,郝连杰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免疫学研究室,武汉430030关键词核细胞;肝炎病毒.丙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中图法分类号R329.2,R512....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核心脏病学一直是一门活跃的临床学科。由于γ相机的普及推广,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的不断发展,放射性显像药物的开发研制,使核心脏病学也迅速发展,这种以显示心脏病理、生理、生化功能与代谢过程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愈来愈受到临床重视。目前它从主要的诊断应用转入对确诊病人功能分类的研究,可提供有关危险度分类、指导治疗和预后估计等方面的信息。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核素心脏检查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进行评估。一是心肌血流灌注,二是心脏功能,三是心肌细…  相似文献   

17.
甲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研究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科,武汉430030林剑国,石淑仙关键词甲型肝炎;杀伤细胞.天然中图法分类号R512.6+1,R392,12为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在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发病中的作用,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广泛开展,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已被逐渐认识并重视。心肌桥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下降,继而导致心肌缺血、猝死等的发生。因此,如何及时准确的评价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和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十分重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是目前无创评价心肌血流灌注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璐  崔筱平 《中国医疗设备》2022,(4):121-125,153
目的 分析核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选址布局和安全防护措施要点,解决原核医学科场地狭小、布局不合理问题.方法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正电子发射和计算机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特点、工作流程和工作经验,讨论核医学影像诊断中心选址布局和安全防...  相似文献   

20.
何祚祥 《中国医刊》2006,41(1):21-24
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独特之处是,它以功能显像为主,而不只是单纯的解剖形态显像。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核心脏病学。放射性核素显像已是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或辅助性的诊断方法,如在美国,年心肌灌注显像的病例数超过了800万例,多于心电图运动试验、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引。在国际上,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评估、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的价值已得到了公认。在我国,随着新的放射性药物、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的应用,心脏放射性核索显像已开始,并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