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福鼎市沙埕镇虎头鼻海区,开展2种规格网箱(深水抗风浪大网箱23 m×23 m和传统小网箱4 m×4 m)养殖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对比试验。经8个月养殖,结果表明,大网箱养殖黄姑鱼成活率SR(75.0%±0.4%)、增重率WGR(260.2%±7.3%)、特定生长率SGR(0.53%·d~(-1)±0.02%·d~(-1))、终末养成密度(3.5 kg/m~3±0.5 kg/m~3)均显著大于小网箱(P0.05);且大网箱养殖的饲料转化率和养殖经济效益更高。黄姑鱼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养殖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卵形鲳鲹不同养殖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  杜涛 《水利渔业》2008,28(1):70-71,116
在高位池塘和海区网箱进行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比较试验.9个月的养殖中,通过定期测量鱼的体长、体重,比较这两种养殖方式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在高位池塘养殖和海区网箱养殖的成活率分别为88.6%和90.3%,两者差别不明显;但卵形鲳鲹在高位池塘养殖比在自然海区网箱养殖生长快.  相似文献   

3.
为推广网箱无公害大黄鱼养殖技术,我们在福建省三都湾内的盐田港溪尾海区开展了生产性网箱养殖大黄鱼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网箱的设置1.海区的选择养殖网箱设置在三都湾内的盐田港溪尾海区,附近有山阻挡,风浪较小,海区最大流速2.0米/秒,东西流向且平直,无洄旋流,海区  相似文献   

4.
浅色黄姑鱼人工健康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俗名白奈、金丝鱼免。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的海水网箱养殖优良品种。该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其鱼鳔是名贵的中药补品,备受港澳及日、韩客户欢迎。“白奈鱼胶”其药用及营养价值仅次于金钱鱼免,市场价格极高。九十  相似文献   

5.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Temminck etSchlegel)俗称白(鱼免),为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的近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日本南部沿海。其肉味鲜美,含脂量高,营养丰富,在日本市场上被视为高级鱼类,价格高于鰤鱼。日本黄姑鱼由于生长迅速,病害少,易于养殖,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海水鱼网箱养殖诸多品种之佼佼者,倍受养殖业者欢迎。但其海区野生苗种来源  相似文献   

6.
鮸状黄姑鱼 (Nibeamiichthioide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 ,主要分布于南海和台湾海峡 ,福建广东沿海渔民俗称为鲈、白 ,是一种温水肉食性鱼类。状黄姑鱼能在 6~ 30 .5℃的水温范围内正常生活 ,最适生长水温为 1 8~ 2 8℃。适宜的盐度范围为 1 4~ 32。状黄姑鱼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营养丰富、肉味鲜美 ,鱼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在我国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已大面积推广网箱养殖 ,但在池塘中养殖状黄姑鱼方面的资料尚未见报道。 1 998年 ,天津市塘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从厦门引进状黄姑鱼受精卵进行人工育苗获…  相似文献   

7.
《海洋与渔业》2009,(9):3-4
金钱鱼是名贵食用鱼类,在广州黄沙水产批发市场的售价为80-100元/公斤。其养殖一直因种苗少而难以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浅色黄姑鱼也是高档的食用鱼类,其鱼鳔(鱼胶)是名贵的中药补品,但受养殖技术的制约,我国浅色黄姑鱼的养殖仅限于网箱养殖,未能在池塘推广。  相似文献   

8.
海水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网箱是指在相对较深的海域,即通常在水深15米以上的海域设置和进行水产养殖活动的网箱,是近年来在我国沿海迅速发展起来的养殖设施。2001年7月,我站会同中鹿岛海珍品养殖场共购入4只HDPE重力全浮式圆形塑料深水网箱,泊置在中鹿岛海域。2002年4月,分别放养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黑鲷等鱼类养殖。经过近5个月的试养,鱼类生长良好,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网箱结构、固定泊置、抗浪抗风、养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现将项目的技术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海区条件本项目养殖海区选择在玉环中鹿岛海域,该海域为半开…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真鲷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2005年6月于福建罗源湾岗屿海区进行试验,共收获5695kg成品鱼,成活率88.1%,经济效益良好。实验表明,深水网箱养殖与传统小网箱相比优势明显:养殖容量大,病害少,成品鱼体色好,肉质鲜美,饵料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0.
鮸状黄姑鱼为新兴网箱养殖名优品种,它具有耐高温,适应性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等特点。本文拟就该鱼在网箱养殖实际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有更多的水产科技人员加入该鱼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日本黄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Temminck et schlegle),俗称白鮸,为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的近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日本南部沿海[朱元鼎等,1968]。其肉味鲜美,含脂量高,营养丰富,在日本市场上被视为高级鱼类,价格高于鰤鱼。近年来,我国的海水鱼网箱养殖业方兴未艾,而日本黄姑鱼由于生长迅速,病害少,易于养殖,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海水鱼网箱养殖诸多品种之佼佼者,备受养殖业者欢迎。但其海区野生苗种来源有限,且规格不一,品种不纯,阻碍了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因此,开展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已成为水产科研部门与养殖业者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鮸鱼海水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试验,经过18个月在沙埕虎头鼻海区的养殖,共投放鱼种10000尾,规格为18~20cm,体重100~150、g,收获成品鱼24000 kg,成活率达80%,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践表明,海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与传统小网箱养殖比较,具有生长较快、体形好、养殖容量大、病害少、肉质鲜美、饵料转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章鱼别称"蛸",俗称"八爪鱼"、"石柜"等。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渔民开展章鱼(主要为长蛸)网箱养殖,成品由加工企业收购外销,养殖效益较高。现将章鱼海水网箱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海区选择章鱼喜盐度稳定、流速较高的海区,养殖实践表明,流速大、生长速度快。因此,网箱布设海区应选择在盐度28~34、流速0.9~1.2米/秒、水质清新无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浙南海水网箱养殖中推广配合饲料,选择浙南海水网箱主养鱼类品种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黄姑鱼等进行配合饲料、冰鲜小杂鱼投喂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投喂冰鲜小杂鱼的饲料系数为8.22~10.21,投喂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为1.28~2.64;投喂配合饲料养成每千克鱼的平均饲料成本为18.63元,养成每千克鱼的总成本为25.64元;当小杂鱼的价格为每千克2.08元时,投喂小杂鱼和投喂配合饲料养殖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相同,均为18.64元。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饲料同样能养好海水鱼,冰鲜小杂鱼的价格是配合饲料推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深水网箱养殖是我国新兴的海水鱼类养殖方法。通过2001~2004 年的养殖试验和生产实践,在深水网箱国产化和工程技术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网箱抗风浪性能优良,已能在有屏障的半开放海区抵御12 级以上的强台风,但在深水网箱鱼类养殖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深水网箱鱼类养殖技术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东湾海岸线长约30公里,海湾面积约20多平方公里,是茂名市近海海域的一个避风良港。水东湾网箱养殖具有30多年历史,现存网箱数量约1.2万个,养殖品种主要有青石斑、美国红鱼、鲈鱼、双刺黄姑鱼等。  相似文献   

17.
鮸状黄姑鱼,隶属于石首鱼科黄姑鱼属,闽、粤沿海渔民俗称鮸鲈,体重可达25-30kg,肉味鲜美,鱼鳔还具有药用价值,畅销国际市场。网箱养殖免状黄姑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在闽、粤沿海放养当年人工鱼苗,经189d网箱养殖,最大体重可达1.15kg,经360d养殖最大体重可达1.65kg,成活率达到93.4%。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军曹鱼海水网箱养殖中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内容包括:养殖海区的选择;网箱的准备;鱼种的放养;日常的饲养管理;淋巴囊肿病和弧菌病的防治;安全生产等。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2005,30(8):41-42
5 成鱼养殖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是指将2cm以上的鱼种养成100g以上的商品鱼的过程。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近两年来,由于黄颡鱼价格坚挺,已有不少人开始了黄颡鱼池塘主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管理得当.池塘主养可以达到200~300kg/667m^2的产量:网箱养殖的产量可达25kg/m^2。  相似文献   

20.
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实现抗风浪网箱养殖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大型抗风浪网箱养殖正在我国各沿海省市蓬勃兴起。虽然大型抗风浪网箱布置海区海流通畅,环境容量较大,开展养殖对海洋环境污染的风险低,但它与传统网箱养殖一样,仍需要投喂饲料,发生破网逃鱼的风险更比传统网箱养殖大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