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混凝工艺去除合流污水中有机物及营养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系列杯罐试验混凝处理合流污水,采用硫酸铝(Al2(SO4)3)、硫酸铁(Fe2(SO4)3)、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4种混凝剂均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TP、PO3-4-P、SS和COD。聚合金属盐(PAC和PAFC)混凝处理效果优于金属盐(Al2(SO4)3和Fe2(SO4)3),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的投加量明显低于后者。助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醇(PVA)、自制的高分子聚合物(AN)和活化硅酸(AS),在保持较低混凝剂投加量的条件下可明显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添加助凝剂对强化PO3-4-P的去除作用不明显,PO3-4-P的去除仅与混凝剂的投加量相关。混凝剂和助凝剂对污水中NH3-N的去除作用相对不显著。SS去除率随混凝剂投加量的变化趋势说明混凝的机理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种混凝机理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滤布滤池强化处理城市二级出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滤布滤池对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强化处理中试研究,以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实验选用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聚合氯化铝(PAC)作为强化滤布滤池除磷效果的混凝剂。当不投加混凝剂时,滤布滤池对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为28.76%和8%,其中TP的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大;当投加氯化铁、聚合氯化铝铁与聚合氯化铝强化滤布滤池时,滤布滤池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58%、60.13%和66.94%,TP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小;对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7%、64.3%和49.1%;对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7%、26.3%和27.7%。滤布滤池对TN和NH3-N去除效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新型除磷脱氮工艺,研制了将MBR和A2/O工艺相结合的新型MB(A2/O)反应器。研究了MB(A2/O)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厌氧富磷上清液的化学除磷,并分析了过程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对于TP在30~45 mg/L的富磷上清液,采用含20% Ca(OH)2的工业石灰与P的最佳投加质量比为22.5;纯Ca(OH)2与P的最佳投加质量比为5.6(摩尔比为2.5);FeSO4·7H2O与P的最佳投加质量比为10.7(Fe2+与P的摩尔比为1.3);Al2(SO4)3·12H2O与P的最佳投加质量比为12(Al3+与P的摩尔比为1.3)时,均可使出水TP稳定在0.3 mg/L以下;以石灰、NaOH的联合投加方式可大幅减少石灰投加量。  相似文献   

4.
新型聚合铝硅混凝剂处理洗浴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常规铝盐、铁盐去除洗浴废水中阴离子洗涤剂(LAS)效果不理想的状况,采用高碱化度钙型聚合铝硅混凝剂(CPASC)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与聚合氯化铝(PAC)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混凝剂对洗浴废水中COD、LAS、SS及浊度都有较高的去除率,特别对LAS、COD的去除率分别比PAC高10%和8%以上。当投加量为60mg/L时,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25.1-89)。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厂低浊高藻水的处理难题,研究了改性凹凸棒土(改性凹土)联合聚合氯化铝(PAC)强化混凝的除藻除浊效果。设计实验原水条件为叶绿素a(chl-a)浓度为98.58~110.35μg/L,浊度(5.6±0.5)NTU。考察了PAC和改性凹土的复配投加量、混凝沉淀时间、pH、投加顺序、搅拌速率等工艺参数对Chl-a和浊度耦合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改性凹土"对Chl-a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投PAC的效果。当PAC投药量12 mg/L,改性凹土投药量10 mg/L,沉淀时间20 min时,对Chl-a和浊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5%和89.2%,可至少减少40%的PAC投量,且形成的矾花密实,沉降速度快,去除效率高。最适pH范围为7~8。投加顺序应为先投加改性凹土,混合搅拌转数宜慢速,可控制为50 r/min。  相似文献   

6.
粉末活性炭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时混凝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源水质突然变差时,为了保证饮用水水质和水厂的经济低耗运行。以松花江水为原水,采用不同投量的粉末活性炭(PAC)来强化常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考察了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PACl)、复合铝铁(PAF)及后2种混凝剂分别与助凝剂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活化硅酸配合使用时对浊度和CODMn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在进水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以浊度和CODMn为控制指标,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时,制水成本比较的结果为PAF相似文献   

7.
混凝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FeSO4、PAC作为絮凝剂去除低浓度电镀废水中的Cu2+,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溶液pH值、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条件下,PAC和FeSO4对Cu2+的去除可达到99.37%和99.20%,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最后通过对FeSO4、PAC和NaOH 3种药剂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发现FeSO4絮凝处理低浓度电镀废水中的铜比PAC絮凝、NaOH沉淀法操作简单,污泥产生量少、工业应用性强而且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依时间序列进行对比的方法,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剂(PPC)对饮用水源的强化除污染效能。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PPC具有优良的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效能,能显著降低水厂沉后水和滤后水的浊度、CODMn、UV254等水质指标。与未投加时相比较,水厂投加PPC后沉后水和滤后水浊度分别降低了25%和33.3%,沉后水和滤后水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3%和11.5%,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3%和9.5%。同时,GC/MS分析表明PPC能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多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显著提高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PPC通过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作用,以及各组分间的协同强化作用,显著提高了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的消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保障再生水微生物安全的角度,考察了北方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以及臭氧消毒对大肠杆菌和总细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分别为105~109个/L和109~1011个/L,经过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后两者分别降为103~106个/L和106~109个/L,再经后续混凝沉淀过滤工艺(混凝剂PAC投加量:15 mg/L Al2O3)处理,再生水中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仍分别高达102~105个/L和105~108个/L。对上述再生水进行臭氧消毒批量实验,在臭氧反应量为12 mg/L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完全灭活,此时臭氧消毒运行费用为0.13元/m3左右。  相似文献   

10.
新型聚合铝硅混凝剂处理洗浴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铝盐、铁盐去除洗浴废水中阴离子洗涤剂 (LAS)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采用高碱化度钙型聚合铝硅混凝剂 (CPASC)进行了试验研究 ,同时与聚合氯化铝 (PAC)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该混凝剂对洗浴废水中COD、LAS、SS及浊度都有较高的去除率 ,特别对LAS、COD的去除率分别比PAC高 10 %和 8%以上。当投加量为 6 0mg/L时 ,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GJ2 5 .1 89)。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京某水库水在冬季呈现低温低浊特性,以此为原水的某水厂在该期间常会出现出水余铝超标现象的问题,通过烧杯实验研究不同投药量下聚合氯化铝(PAC)以及它与三氯化铁(FeCl3)不同复配比形成混凝剂对冬季北京某水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复配药剂存在最佳的Fe/Al摩尔复配比为1/5,此时余铝、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其他配比混凝剂高。在此配比下,当PAC投药量为0.03 mmol/L时,水中残余铝量取得最低值0.0063 mg/L。相同投药量复配药剂的浊度去除效果比单独使用PAC的浊度去除效果略弱。当投药量为0.06 mmol/L时,Fe/Al摩尔比为1/5的复配混凝剂,能使浊度降至0.4 NTU左右。此外,复配药剂的投药量小,投药范围更宽,易于实际投药操作;同时复配药剂还适于常温及偏中性水源水的处理。规模为5 m3/h中试实验也证明,采用铁铝复配混凝剂连续运行,可获得良好的浊度、余铝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水厂以超滤为核心的短流程水处理工艺,在通过聚氯乙烯(PVC)超滤膜之前选择不同投加量(5、10、15和20 mg/L)的高效聚合氯化铝(HPAC)对长江下游原水进行混凝处理。通过跨膜压差(TMP)增长趋势、CODMn的去除率以及混凝后的水质,可知HPAC的最优投加量为15 mg/L。在此投加量下,运用体积排阻色谱法分析原水、膜前水、膜后水中各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变化,可以发现混凝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要优于超滤截留的。继而将HPAC与另外4种常用混凝剂:硫酸铝(分析纯)、氯化铁(化学纯)、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它们各自最优投加量下,HPAC能够更有效地减缓超滤膜TMP的增长率,从而降低膜污染。因此,认为HPAC是与PVC超滤合金膜契合效果最佳的混凝剂。  相似文献   

13.
以凹土(AG)和聚合氯化铝(PAC)为原料,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AG-PAC复合物(AP),探讨AG与PAC复配比(以质量比计,下同)、AP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溶液pH等因素对AP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AP对TP的去除效果比单用PAC和AG的去除效果均要好;AG与PAC的最佳复配比为10~...  相似文献   

14.
A new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zirconium-glycine complex (ZGC) was firstly used as a coagulant in a coagulation process to treat Pearl River raw water. Its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with commonly used aluminum (Al) coagulants such as aluminum sulfate (Al2(SO4)3) and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 in terms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and floc properties. ZGC coagulation achieved higher removal of turbidity (93.8 %) than other traditional coagulants. Charge neutralization was proven to act as a dominant mechanism during ZGC coagulation. The aggregated flocs with ZGC showed the fastest growth rate and good recovery 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coagulants and achieved the largest floc size within 5 min. The ZGC coagulant can decrease th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and increase remov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根据昆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微絮凝-D型滤池工艺的运行数据,评价了工艺出水水质及总磷(TP)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混凝剂投加量及药剂费用。结果表明,微絮凝-D型滤池工艺出水TP平均浓度为0.15 mg/L,最优水平值为0.05 mg/L,95%保证值为0.37 mg/L,TP平均去除率为63.6%。出水悬浮固体(SS)浓度95%保证值为10 mg/L。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在1.5~4 mg Al2O3/L范围波动,去除单位TP的PAC投加量平均值为16.7 mg Al2O3/mg-P,投加比为2~8 mol-Al/mol-P。当投加比超过5时,出水TP浓度可达到0.3 mg/L以下。吨水PAC成本平均值为0.017元/t。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4种混凝剂,高效聚合氯化铝(HPAC),聚合氯化铝(PACl),硫酸铝(Al2(SO4)3),混合PACl和氯化铁(FeCl3),对低温低浊黄河原水的混凝效果与沉后水残留铝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采用Al2(SO4)3或PACl做混凝剂时,在取得较好浊度去除的投药量下,水中余铝浓度会超过国家标准(0.2131g/L)。而采用HPAC或FeCl3和PACl复配药剂,在取得与Al2(SO4)3或PACl类似的浊度去除效果的同时,也能较好地控制水中的余铝含量。当HPAC投加量为21mg/L时,沉后水浊度降至1.3NTU,残留铝含量为0.147mg/L。复配投加PACl 15mg/L和FeCl3 12mg/L后,沉后水浊度为1.18NTU,残留铝含量为0.074mg/L。PACl和氯化铁的复配比例需要精确的调控,否则容易导致出水余铁余铝含量增加。而HPAC投加量小于21mtg/L时出水余铝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在这4种混凝剂中,就混凝效果及余铝控制而言,HPAC更适合充当低温低浊水源水的混凝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17.
以向地表水中投加的隐孢子虫微球和贾第鞭毛虫微球为对象,研究通过对给水混凝工艺对其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着重考察了不同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水样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可较为有效地去除地表水中的两虫微球,去除率最高可达4 lg.相比常规的金属盐类混凝剂,高分子的PAC、PAFC混凝剂对两虫微球的混凝去除率更...  相似文献   

18.
粉末活性炭对水中农药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2,4-滴、呋喃丹、甲萘威和莠去津的吸附过程和吸附规律以及投炭量和水质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能有效去除4种农药;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时间为30 min时,去离子水中的去除率已达到80%以上;随着投炭量的增加,去除率提高,粉末活性炭的吸附容量降低;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粉末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可能不同,因此在应急处理中,首先应该确定该水质下的吸附等温线,然后求出投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