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腘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高潜,宋立新,刘润平(四平市中心医院136000)我们从1994年5月以来,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的下肢静脉曲张,采用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科于1996年5月~1998年4月采用跖肌袢形成术代替半腱肌—股二头肌肌袢形成术及股浅静脉膜包裹术等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8例,66条肢体。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15例,年龄36~68岁,平均40.7岁。病程3~3...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胭静脉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血液倒流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对30例31条患肢行胭静脉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近期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的有27条患肢,好转的有4条患肢,远期疗效均良好;结论:胭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严重血液倒流首选而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Guo静脉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血液倒流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对30例31条患肢行Guo静脉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近期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的有27条患肢,好转的有4条患肢,远期疗效均良好。结论:Guo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严重血液倒流首选而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月国静脉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血液倒流性病变的效果 ;方法 :对 3 0例 3 1条患肢行月国静脉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 ,并观察疗效 ;结果 :术后近期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的有 2 7条患肢 ,好转的有 4条患肢 ,远期疗效均良好 ;结论 :月国静脉外肌袢形成术加股静脉瓣膜包窄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严重血液倒流首选而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1988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KTS)5例。现对本病的诊治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10.6岁(7~14岁)。左下肢3例,右下肢2例。均自幼发病,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2临床表现①浅静脉曲张:5例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浅静脉曲张,3例局限于小腿,2例位于整个下肢。②皮肤血管痣(瘤):共4例,其中3例为紫红色血管痣少量散发,1例为紫色血管瘤片状分布于小腿外侧…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3月至1999年3月,采用静脉外肌袢形成术(简称肌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8例(30条患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30条患肢),男20例,女8例。年龄28~64岁,平均49.6岁。病变位于左侧下肢者11例,右侧15例,双侧2例。病程5~34年,平均14.4年。其中2例曾作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12 临床表现 下肢浅静脉曲张28条,肿胀25条,胀痛或沉重感26条,足靴区色素沉着19条,溃疡形成12条。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型2例。13 特殊检查 ①下肢深…  相似文献   

8.
为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和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208例274条肢体,男119例,女89例,平均年龄(49.2±3.4)岁,平均病程(14.0±1.0)年。经彩色多普勒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有77%患肢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随访率73.1%,随访平均时间(6.5±0.5)年。行PCC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的肢体有7.6%浅静脉曲张复发,23.4%症状复发,16.1%溃疡复发,复发病例均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以上。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瓣膜功能恢复正常。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Ⅲ°以上者,可同期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相似文献   

9.
腘静脉肌袢代瓣膜术859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腘静脉肌袢代瓣膜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式之一.作者1991年10月至2001年12月对中、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59例907条肢体行腘静脉肌袢代瓣膜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一2010年4月收治的47例(54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25例(28条患肢)。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5条患肢),合并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37条患肢),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2条患肢),出现小隐静脉曲张(12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6条患肢),同时存在3个静脉系统病变(17条患肢)。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张浩  陈凯  郑樟栋 《浙江医学》2000,22(6):340-341
我院自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 ,对156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187条患肢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其中85例的103条患肢被诊断为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采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片股浅静脉包窄术治疗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85例103条患肢 ,其中单侧67例 (左侧42条 ,右侧25条 ) ,双侧18例(36条 ) ;男57例 ,女28例 ;年龄27~72岁 ,平均56岁 ;病程3~50年 ,平均17.9年 ,其中19例曾行大隐静脉结扎、抽剥术 ,术后仍复发。全组均有患肢浅静脉曲张、疲劳后酸胀不适 ;患…  相似文献   

12.
462例(500条病肢)顺行和逆行造影,发现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4条(52.8%),深静脉血检形成后遗症131条(26.2%),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78条(15.6%),其它病变占27条(5.4%)。同时发现,双股静脉7条肢体,双大隐静脉8条肢体。并就下肢深静脉造影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张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9):1038-1038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在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腘静脉造影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肢7条,行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结果:7条患肢平均随访24个月,全部患肢症状缓解,溃疡痊愈,无1例复发。结论:本手术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腘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859例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患者行腓肠肌按摩、关节锻炼和出院前活动指导并观察其效果。结果859例中794例(92.43%)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5例出现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出现术后肌袢黏连,深静脉造影显示血管受压;其余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后早期行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7~65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目的是通过手术方法解除股深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开口处闭塞状况,并且为其提供流出道。采用的手术方法有3种:(1)大隐静脉一耻骨上交叉转流术。(2)原位大隐静脉转流术。(3)用带外支持环的人造血管搭桥术。结果为诊治17例患者,15例(88.2%)症状明显缓解,2例症状缓解不满意。通过我们的研究提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经正确的诊断,相应的手术方式,精细的操作,术后抗凝,会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可进行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陈治泉 《河北医学》1999,5(7):66-67
自1988至1993年,本院采用股静脉环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52例(55条患肢),随访到47例(53条患肢)。远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单侧患肢41例,双侧6例;平均年龄52.6岁...  相似文献   

17.
自1991年10月,我科先后对6例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合并浅静脉曲张患者施行了深静脉瓣膜功能重建手术,其中胭静脉肌袢形成术1例,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带戒术5例,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手术方式及疗效一、腘静脉肌袢形成术(1例) 患者女,52岁。左下肢静脉曲张已30年。左小腿胫前皮肤增厚,色素沉着,凹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103例病例经过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47例共53条患肢,分别采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胭静脉肌袢成型术进行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56例共71条患肢,分别采用曲张浅静脉剥脱或腔内激光治疗,病人随访时间为2个月~8年。结果: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良好者38条,轻度肿胀2条,经彩色多普勒检查,1例有轻度返流;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水肿消退,无坠胀感,无瘙痒,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腔内激光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效果满意,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静脉肌袢代瓣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1116例静脉肌袢代瓣术中出现的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结果5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均与意外暴力所致的静脉损伤有关.结论要重视预防导致静脉肌袢代瓣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种原因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外科处理。方法回顾199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后遗症在外院误诊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而行浅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其中3例首次剥脱术后浅静脉曲张复发而再次行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入院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采用半腱肌-股二头肌腱袢月国静脉瓣膜代替术17例(18条肢体);髂总静脉-股浅静脉转流术6例(人工血管5例,自体血管1例);耻骨上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1例;保守治疗2例。平均随访3.2年显示,除5例(19.2%)患者1年后仍稍感患肢沉重外,余21例(80.8%)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体征基本消失。结论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