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  冯燕 《云南建筑》2008,(5):77-80
浅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综述了目前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与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研究对于人们管理和认识湖泊富营养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评价指标较多,以及不同方法所适用的湖泊条件各有不同,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提出一种湖泊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湖泊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体系,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湖泊水质进行评价。在上述算法的基础上,采用C语言编写算法,开发了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系统,为水环境治理和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湿地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城镇生活污水,农业、养殖业、食品、矿山等工农业废水的处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治理等污水处理领域,人工湿地由于自身运行成本低、方便维护和去污效果好的优势,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阐述了人工湿地除磷机理,对人工湿地除磷效果的可能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除磷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文周  李莹莹 《市政技术》2012,30(4):98-99,111
提出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介绍了传统的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技术,重点论述了人工湿地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实践证明,人工湿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投资少、易管理、效果好,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相似文献   

5.
杨蓉 《云南建筑》2005,(6):47-48
现代新昆明的建设以滇池为中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滇池治理,本文针对滇池及云南省其他湖泊目前的情况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结果,污水治理的措施,特别强调脱氮、除磷在污水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多年来关于水域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成果,对卫津河蓝藻“水华”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生物操纵、底泥微生物修复、生物促生、人工增氧、生物浮床、网箱养草、生物移出等技术组合使用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对国内外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水库水富营养化防止及除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库水富营养化的防止 “富营养化”一词在水处理领域中是比较新的术语,我国在80年代开始逐渐采用此术语。但是在湖泊学中,约20年代前,这一术语表示湖泊中生物的生产能力。即使在没有人为影响的情况下,湖泊、水库也逐渐地由贫营养型向中营养型,中营养型向富营养型演变。本文所指的水库富营养化并不是自然现象所引起的营养化,而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加速进行的水库富营养化。从水处理的观点来看,如何防止富营养化是至关重要的。据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水库富营养化问题已逐渐  相似文献   

9.
雾霾亦可诱发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影响人体健康,加剧水资源短缺,同时也给养殖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了"综合"治理,但收效甚微,太湖、滇池、巢湖等湖泊蓝藻暴发现象频频。相关文献调研表明,大气环流对营养物循环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在雾霾等极端污染天气情况下。监测数据显示,无论是干沉降还是湿沉降(降雨),从大气进入地表水体的氮、磷负荷可能高于城市污水点源排放浓度。在地表水体富营养化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来自大气的"天然"营养物污染源会使得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不断加剧。可见,根除水体富营养化不仅需要治理水污染,还需大力治理大气污染方可有效。  相似文献   

10.
袁伟刚  樊智毅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6):I0001-I0004
对阿科蔓生态基技术及其在湖泊治理与维护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阿科蔓湖泊治理系统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并对3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阿科蔓技术的优点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沈阳市北陵湖治污设计方案为例,浅析人工湖泊的污染原因,治理方案,管理维护.  相似文献   

12.
1藻类繁殖对供水的影响要引起重视 1.1藻类及藻毒素的危害。我国多数湖泊、水库符合藻类繁殖的条件,相当部分已属富营养化;今后我国采用地表水为水源将呈发展趋势,而环保治理需要有个过程,藻类繁殖对供水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最近的调查表明,亚太地区54%的湖泊富营养化,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比例分别是53%、28%、48%和41%,我国则是60%。在富营养化的淡水水体中,当有适宜的化学物理条件时,水体中的藻类短时间内就会大量繁殖,甚至发生水华(Water Blooms.也称湖靛)。  相似文献   

13.
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机理及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地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暴发,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其危害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的研究现状,评述了对水华形成机理的一些共识,分析了我国大型浅水湖泊引发蓝藻水华的主要环境因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湖泊蓝藻水华暴发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晖 《城镇供水》2004,(5):37-40
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现象,常发生在湖泊、水库、河口和进海水域。天然富营养化是一种十分缓慢的自然形成过程。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含有较高浓度氮、磷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地表径流汇入湖泊、河流、河口和海湾水域,并在水体中积累,刺激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在表面中形成了巨大的生物  相似文献   

15.
肖艳阳 《山西建筑》2006,32(2):180-181
根据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蘑菇湖水库富营养化的成因,阐述了水体富营养的防治对策,并提出了蘑菇湖治理的建议,以期恢复磨菇湖水库的生态功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最近十年来蓝藻水华在我国各大富营养化湖泊频繁爆发,形成藻灾,鉴于传统治理手段的局限性,新兴的生物技术治理方法以其优越性而倍受世人瞩目,可望成为攻克水华的理想选择。与此同时,为实现化害为利的目的,藻胆蛋白资源开发、蓝藻基因工程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因此,文中从水华的生物治理、蓝藻资源化利用、蓝藻生物技术等各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结合作者实验室有关蓝藻藻胆蛋白生物合成的最新进展,提出了通过抑制藻胆蛋白连接酶活性,选择性控制藻胆蛋白生物合成来治理蓝藻水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何道明 《山西建筑》2006,32(15):159-160
通过对阳江市城区某湖泊治理水生态环境的工程设计,讨论和分析了应用水量调节技术优化城市湖泊水环境的特点、方法以及注意问题,以解决中小型湖泊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底泥系统的湖泊内源释磷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了现场高频率水质和环境因子检测、底泥磷分级测定、实验室模拟这3种研究手段,对3个底泥生态系统各异(自然湖、存有底泥的人工湖、铺有防渗膜无底泥的人工湖)的典型湖泊进行了底泥磷释放和水体富营养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除掉底泥而铺设防渗膜无法改善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夏季水华暴发会导致湖泊底层处于缺氧状态,最低DO浓度<1 mg/L,同时pH值会升高,最高可达9.5,此状态可持续2个月以上;人工湖底泥中Fe-P和Al-P的成分均高于自然湖,在夏季高温、缺氧、碱性pH的典型环境条件下底泥磷的释放量要远大于自然湖,同时其富营养化程度也高于自然湖.  相似文献   

19.
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之一.在有效控制外源磷输入造成的污染时,沉积物中的内源磷成为污染主体,内源磷的释放对水体持续富营养化状态所产生的作用逐渐凸显.沉积物中内源磷的释放增大了湖泊、河流等生态系统的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明晰沉积物中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对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磷的形...  相似文献   

20.
大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湖水生态净化工程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云南省星云湖湖水排放对下游饮用水源地抚仙湖水质的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采取湖水出流改道措施,改变湖水流向,隔断上游污染,出流改道后的富营养化湖水经生态净化后排放备用水源地。生态净化工程处理规模为20×104 m3/d,主要采用稳定塘/碎石床湿地组合工艺,星云湖原劣Ⅴ类水经生态净化后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该工程一年多的运行表明,出水水质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对保护水源地水质起到巨大作用,也为我国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湖水的治理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