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本“海沟”号无人潜水器成功潜入海洋最深处据《中国海洋报》4月7日报道:日本“海沟”号无人潜水器3月24日在西太平洋关岛附近海域进行深潜试验时,成功地潜入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查林杰海渊”10911.4m深的海底。这一记录比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洋调查船——“白凤丸”二世,于1990年在日本建成。该船隶属于日本文部省、归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使用,是白凤丸”一世的替代船。“白凤丸”一世是1967年建造的,总吨位为3200。于1988年退役。该船在服役的二十多年期间,共航行了654464海里,承担了99个海洋调查研究课题,为日本和世界的海洋调查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海洋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调查研究特别是许多国际性共同研究计划,迫切需要更先进的大型综合海洋调查船,在这样情况下“白凤丸”二世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设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深海探测、研究海洋变化和进行沿岸开发等工作。其中,深海探测技术在世界上得到很高的评价,深海探测器等机械设备与美国、法国等国的设备并称世界第一。该中心的“海沟”号无人潜水探测器(最大潜水深度为1.1万米),1997年3月24日在太平洋关岛附近海区,从4439吨级的“横须”号母船上放入水中,成功地潜到1.0911万米深的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这  相似文献   

4.
“亚特兰特”号海洋调查船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调查船之一。除在法国管辖海域进行海洋调查活动以外,还在世界各海区与有关国家合作,进行海洋科技调查。该船1996年4月22日至5月20日与我国国家海洋局一所、二所合  相似文献   

5.
日宣布1996年度深海调查计划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不久前宣布了1996年度“深海2000”和“深海6500”两艘深海调查船关于调查地球板块边缘地区的潜航调查计划。据日本报纸报道,“深海2000”调查船在这一年间将实施75次研究性潜航。具体来说,关于地...  相似文献   

6.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所拥有的新海洋研究船“MIRAI”号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研究船之一。该船建造于1997年,属于破冰船级,装备有许多高精度仪器和设备,可用于未来全球延时海洋气象和海洋学观测及研究。其超常船体和专门设计的防摇装置,使它能够承担高纬度区和极地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观测任务。船上还装有一套TRITON海洋观测浮标阵,这是它不同与常规海洋学研究船的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洋最深处在西北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南部 ,关岛以南 190海里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在关岛以南呈西南 -东北走向 ,至关岛东南方折向正北 ,长约 1380海里 ,最宽达 4 0海里。海沟最早被发现是在 1899年 ,那时美国尼罗号探险船曾在关岛东南方用钢索测得水深 96 36m ,称为“尼罗”深度 ,为当时世界上最深的海域。 195 1年 ,美国挑战者号调查船用回声测深仪测到 10 90 0m ,称为“挑战者”深度 ,附近海域叫做“挑战者”深渊。此后 ,很多海洋学家、海洋测量者对这里发生了更大的兴趣 ,决心测出更深更准确的深度。 195 9年 8月 ,苏联勇士号测…  相似文献   

8.
日本最大的全天候海洋调查船“拓洋”号(Takuyo) 经过海上试航后,最近正式交付给海上保安厅,没入正常使用,这艘调查船是日本目前吨位最大的海洋调查船,总吨位为2600吨,是日本钢管鹤见制作所(NKK)负责建造的。船上装备了先进的调查仪器设备,可进行海底地貌测量,其测量深度,可以从40米到11000米。16个高性能的声波收发装置,可同步测出船两侧21度以内的水深。船上还装有资料处理装置,该装置由计算机控制,能对测量数据做实时分析,分析处理时间只需10秒钟,并还可绘出水深图。“拓  相似文献   

9.
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部实施了从1989年到1993年5年的调查计划,对新泻县至青森县岸外日本海沿岸大陆坡海域进行了海底地质调查.租用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海洋地质调查船“白岭丸”号,于每年6月下旬至7月末实行40天海上调查作业,旨在绘制该海域海底地质图、海底沉积图,以及阐明地震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最近在常盘,三陆冲对新的海洋观测系统进行了综合试验。其目的是验证各类仪器在海洋调查中的运用性,可靠性,看其测量精确度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所试验的目的有(1)抛弃式传感器组(AxCTD),它借助飞机空投可以大面积调查海表面至2000米深处的水温和电导率的分布。(2)高速拖曳体。该装置用调查船拖曳,根据船上发  相似文献   

11.
金翔龙 《海洋科学》1981,5(4):59-60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当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在一九七九年决定建造一艘现代化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船,并委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具体执行。 这艘海洋物理调查船命名为“科学一号”。  相似文献   

12.
“海上有仙山,在于虚无漂渺问”。日本1994年正式提出的海洋走廊计划可能将这一“海市蜃楼”景观留驻人世间。按计划者设想,海洋走廊将建在日本第二大都市区的大阪湾关西地区。大阪湾地区现有常住人口2000万以上,流动人口超过1000万,是日本未来经济中心之一,然而,人口密度大、住房和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展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都市化所需的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上“海洋大科学”研究,尤其是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海洋科学钻探、热液海洋过程及其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海岸带综合管理科学等多领域的研究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为该学科群是解决人类面临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以及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等世界性问题困扰的金钥匙。由此,海洋科学技术成了21世纪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和热点的科学技术之一。进入21世纪,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我国的海洋事业将进行“权益、财富、健康、安全、科技”10字方针战略,并力争经过5~15年的…  相似文献   

14.
海洋调查船是了解认知与开发利用海洋的关键基础设施。欧洲海洋调查船运作组织(ERVO)推动这一关键基础设施协同的努力颇具代表性。它面对欧洲海洋调查船多元化且无权威主体的境地,通过会员制构建协同平台,明晰了业务主导、可持续发展的协作目标;它通过年会聚焦海洋调查船及相关仪器装备,交流运行管理,研讨技术创新、改造更新以及与海洋调查船相关的共性话题,以促进欧洲海洋调查船和相关装备具有最佳的运行成效;它与相关海洋调查与研究组织机构联动,跻身于欧洲海洋调查船发展战略层,推动欧洲海洋调查船在项目层面组队共享。文章解析了欧洲海洋调查船运作组织的背景和运作模式,同时针对我国海洋调查船协作多头发力缺乏合纵连横的状况,提议发起中国海洋调查船协同论坛,组建联合工作组做好长期务实的基础性工作,筹划中国及关系国调查船协调计划,以建立我国海洋调查船协同机制并逐步跻身国际海洋调查船战略协同层。  相似文献   

15.
莫杰 《海洋信息》2000,(4):28-29
21世纪,人类将利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设备先进的现代化调查船和水声技术,对海洋从高空-海面-海底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观测和监测。90年代以来,世界发射海洋卫星已达10多颗。一项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合作攻关计划——“了解我们的星球”,预计在2000年~2001年还将发射10来颗与海洋有关的卫星。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地球上待开发的最后领域。根据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正在执行的“新海域计划”,今年开始进行最终目标300米潜水实验。由于日本的潜水作业比欧美落后五六年,所以人们对新海域计划寄以厚望。在海中,每深10米,水压增加1个大气压。因此,只戴面罩而不穿潜水服的潜水或背负氧气瓶的潜水,深度以数十米为限。  相似文献   

17.
1995年3月4日,日本海洋科技中心“横须贺”号工作母船成功地将无人潜水探测机“海沟”号沉放到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并查明世界最深海沟的深度为10 911.4米。“海沟”号今后将着重调查马里亚纳海沟下的板块变形状况,为研究发生地震的原因提供第一手资料。还将调查马里亚纳海沟和伊豆小  相似文献   

18.
国家机编委机编[1988]43号文关于海洋局职责第十条规定“管理海洋仪器和海洋标准计量工作”,即海洋技术监督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在海洋行业上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与日益发展的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科学技术很不相称,特别是当前国内产品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的时刻,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洋机器人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军事上的需要正在迅猛发展,一批智能化的用途广泛的海洋机器人,如“深潜万米机器人”、“机器鱼”、“机器龙虾”、“六足蟹”、水下“飞机”和深海“呼吸器”等,相继研制成功,尚在研制中的机器人还有“机器金枪鱼”和“机器蛇”。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入水的“海沟”号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最近新开发研制的万米无人深海底探查系统——“海沟”号,已进入海上试验阶段。1993年5月27日开始在纪伊水道进行首次海上试验,6月10日又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原计划93年7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