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爱明  王雅杰  张惠芳 《河北医药》2006,28(11):1031-1032
目的 探讨青中年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血脂、血糖、血粘度变化.方法 对52例青中年脑梗死患者及38例非糖尿病、非冠心病、非脑梗死对照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并作血脂、血糖、血粘度测定.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53.85%),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和CCA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以软斑为主(60.1%).脑梗死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血粘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 青中年脑梗死患者大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血糖、血粘度水平异常,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异常升高,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脑梗死发生、发展。应用何种药物,才能使升高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我们于2004-10~2006-03应用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并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8例,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了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TC、TG、Fbg及血粘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显著疗效,并通过降低血脂、降纤及降血粘度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者同步测定了29例肺心病患者血流变及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经治疗病情缓解后,它们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除PEP外,肺心病组心功能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变。而且血粘度正常组的心功能变化明显不同于血粘度增高组。说明血粘度是影响肺心病心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充林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46例,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1%)显著高于对照组(61.76%)(P<0.01);治疗组血粘度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并通过降低血粘度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甘糖酯和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GM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虽优于PSS,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少有关。对患者的血脂,血粘度和凝血指标和变化进行了对比,发现PGMS的降血脂,降血粘度的作用 地PSS,而抗凝血作用则低于PSS。  相似文献   

7.
张惠芳 《河北医药》2000,22(2):112-113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脑CT与血粘度、经颅多普勒(TCD)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经过脑CT证实的80例淳梗死患者分别进行TCD及血粘度检查。正常对照组76例。结果 脑梗死组TCD示血流异常率90%。血粘度改变为90%。结论 TCD、血粘度、脑CT均对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入院后立即静滴灯盏花素30mg,每日1次,疗程14d,连用两个疗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14d、治疗28d的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种项指标变化,结果:用灯盏花素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甲襞微循环的输出支管径,管袢顶内径,流速等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灯盏花素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情况,人而能防治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盐酸罂粟碱治疗脑梗死伴高粘滞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罂栗碱(pentomer)对脑梗死伴高粘滞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36例脑梗死伴有高粘滞血症的患者,2周后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降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有降低。结论:盐酸罂粟碱是治疗高粘滞血症的有效而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h-7d的脑梗死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安全性指标检测在正常范围。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对改善血粘度有明显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芪注射液改善脑梗死病人红细胞流变性剂量效应的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黄芪对脑梗死病人红细胞流变行为影响的剂量 效应关系。方法 :脑梗死病人 60例 ,分为 4组 (各 15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各组每日分别加用黄芪注射液 10 ,2 0 ,3 0 ,40mL ,iv ,gtt× 10d。测定治疗前后病人红细胞变形、聚集指数的变化及病情变化。结果 :与 10mL组比较 ,2 0mL组各项指数P >0 .0 5 ,3 0 ,40mL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 0 .9± 0 .3 ,0 .9± 0 .3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0 .0 1)、聚集指数分别为 (2 .0± 0 .3 ,2 .0±0 .4)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临床总有效率均为 93 %较 10 ,2 0mL组 (分别为 60 % ,67% )显著升高 (P <0 .0 5 )。 3 0mL组和 40mL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黄芪对脑梗死病人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存在着剂量 效应关系 ,每日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 3 0mL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227例血管性头痛病人和110例正常人的血粘度,两者血粘度有明显差异(p<0.01)。分析227例血管性头痛病人的血粘度指标,说明血粘度的变化在血管性头痛发病机理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余亮  余传庆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78-1179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检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72例、健康对照组67例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以及各项血脂指标,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Hcy[(15.7±9.7)n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9±7.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亦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13.5±6.1)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及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高Hcy血症是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7例起病1周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2组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MR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而且血液凝血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免疫状态、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70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脑梗死组,资料收集时间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并从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中随机选择70例设为健康参照组;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状态,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参数;对脑梗死组实施综合性治疗,并在治疗后再次检测血小板参数水平.结果 经免疫状态评估,脑梗死组的免疫状态各项指标检测与健康参照组比较,免疫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统计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参数与活化指标,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组间差异,脑梗死组的PLT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参照组,MPV、PDW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参照组,均P<0.05;经综合性治疗之后,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均出现明显改变,PL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MPV、PDW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 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免疫状态、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指标会出现异常改变,临床可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且经积极治疗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与活化指标会出现明显的改善,临床可通过对相关指标的检测来掌握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蓓蓓 《江西医药》2007,42(6):520-521
目的 探讨血脂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6项血脂指标检测(其中脑出血104例,脑梗死104例),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指标作对照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TG高于对照组,APOA-Ⅰ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TG、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POA-Ⅰ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梗死组HDL、APOA-Ⅰ低于脑出血组,而APOB水平高于脑出血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的TG高于正常人,APOA-Ⅰ水平低于正常人;脑梗死患者HDL、APOA-Ⅰ低于脑出血患者,而APOB水平高于脑出血患者.其中载脂蛋白的差异更具有显著性,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在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测定载脂蛋白有助于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冯慧琼  董峰  孟祥君  牛文亮  席富强  王伟 《天津医药》2021,49(12):1324-1327
目的 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联合CHA2DS2-VASc 评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OSAHS合并房颤患者198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 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6例)和无脑梗死组(162例)。比较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的各项指标,分析OSAHS合并房 颤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受试者 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TX3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梗死 组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房内径(LAD)、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CHA2DS2-VASc评分 以及PTX3水平均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OSAHS合并房颤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LDL-C、LAD、AHI、CHA2DS2- VASc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的AHI、CHA2DS2-VASc评分以及PTX3均 为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PTX3与CHA2DS2-VASc评分预测OSAHS合并房颤患者 发生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695~0.875)和0.794(0.698~0.890),两者联用分析后敏感度和约登指数均有 了明显的提升。结论 血清PTX3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与针刺联合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接受诊治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康复锻炼与针刺联合治疗)各45例.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改良指数、FMA、NIHSS评分等指标变化;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液流变学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LG-R-80A血液粘度仪对160例正常人及215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其中男性为115例,女性为100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K值,还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的指标。结论动态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对糖尿病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剂型的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使用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1 d,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BI指数变化,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指数均有显著性变化,但两组间两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制剂的川芎嗪注射液均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