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囊泥沙样结石在B超检查中的鉴别诊断及其形成与胆囊折叠的关系。提高诊断率与防治率。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泥沙样结石患者的B超声像图表现。结果 21例泥沙样结石B超声像图中有2例为胆泥,7例合并胆囊折叠。结论 改变体位,采用高频探头多角度扫查可提高泥沙样结石的诊断率。胆囊折叠与胆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同时治疗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5月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合并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5孔法。均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再行胃底折叠术,其中9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5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最后行LC。结果14例都一次性地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无出血、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随访1—29个月,无食管狭窄、切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如无手术禁忌证,一期行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患病率(29.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9.4%)(P<0.01)。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患病率增加,治疗方法是促胃肠蠕动和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4.
正胆囊结石、胆囊良性息肉是临床常见的胆囊良性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全球成年人胆囊结石总患病率已达10%~20%[1]。胆囊息肉在我国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2-4]。自从1882年LANGENBUCH完成了世界第一例胆囊切除术[5],此后的100多年,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逐渐普及,胆囊切除的指征不断扩大,而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生理功能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1 资料 我省因水质问题,胆结石患病率较高,多年来宜采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近年来利用先进的电视腹腔镜治疗胆囊疾患,二者对比具有以下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单纯胆囊切除术放置与不放置引流的临床观察苗伟,陈琳465200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为了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是否放置腹腔引流,我们对1982年1月至1994年10月因胆囊结石或胆囊隆起性病变施行胆囊切除术1000例的病人(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壶腹部周围病...  相似文献   

7.
自制腹壁提拉器辅低压气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有效方法。该院自1994年10月~1997年12月利用自制的腹壁提拉器在低腹压状态下施行了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切口疼痛较单独使用腹壁提拉器为轻,随访2个月~3年,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认为此术式为多数病人,尤其心肺功能不良的老年病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8.
微损伤胆囊切除术(MIC)是应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OC)显露胆囊的方法和腹腔镜胆囊切除(LC)操作技术直视下施行胆囊切除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作者等完成MIC148例,疗效满意,现就有关手术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作一浅析。1临...  相似文献   

9.
浅式胆囊取石术后近期临床观察北京市和平里医院(100013)刘伟光,夏建国我院1991年6月~1995年12月开展浅式胆囊取石术[1]110例,该手术切口小、损伤少、恢复快,术后胆囊炎症减轻或消失快,胆囊功能恢复满意,现将随访2年以上材料完整的66例...  相似文献   

10.
罕见的先天性胆道异常四例报告华容县人民医院陈田科我院自1987年1月至1993年1月共收治各种胆道疾患2042人次,其中手术治疗1205人次,共发现各种先天性胆道异常13例,其中胆总管囊性扩张5例,胆囊隔膜3例,先天性胆道闭锁2例,双胆囊管、胆囊管开...  相似文献   

11.
系膜成形折叠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20例报告湘阴县人民医院蒋钦熙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后,尚须预防复发。我院从1979年1月至1989年12月,于施行乙状结肠复位术后,将其系膜成形折叠以防复发,术后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男17例,女3例;40~50岁4例,51~...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肝外胆管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是致命的并发症,而血管损伤中以胆囊动脉损伤出血最为常见。LC中处理胆囊动脉时较开腹手术要困难,往往是造成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我院从1995年1月~1997年8月行LC60例,有7例术中胆囊动脉...  相似文献   

13.
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湖南省人民医院王平,刘景诗,徐际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与传统经腹胆囊切除术不尽相同的外科新技术,其麻醉要求亦不同。我院从1993年3月至1995年2月共行LC600例,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600例中,男199...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1999年6月~2005年2月对8例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采用吻合血管的双折叠腓骨移植,结合适当内固定/外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3个月~5年8个月,平均3年2个月,移植骨生长良好,骨折愈合,能完全负重。结论 带血管蒂双折叠组合腓骨移植,结合适当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伴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愈合快,支撑力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胆囊壁改变的B超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胆囊壁改变的B超观察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273300)卜凡堂,王爱秋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理变化复杂,累及脏器广泛。自1993年4月至1995年8月,我们对205例EHF患者的胆囊壁进行了B超观察,共发现胆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4月对36例胆囊畸形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将胆囊畸形分为胆囊萎缩和折叠畸形两种,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慢性炎症明显,且≤1/2。其中胆囊萎缩16例,呈葫芦状;占胆囊1/3者、1/4者各8例。折叠畸形20例,畸形与体部成角≥90°;占胆囊1/2者9例,1/3者7例,1/4为4例。保留的胆囊功能基本正常:胆囊管通畅,胆囊壁≤3 mm,炎症不重,胆囊收缩试验≥30%。本组合并胆囊结石33例,占91.7%,18例是黑色胆色素及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54.5%。15例是胆固醇及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45.5%。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结果 3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8±18)min;排气时间分别是(25.9±1.8)h;胆漏2例,每日5~10 mL,术后4、6 d拔除引流管,术后7 d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6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胆囊切除术后腹痛、脂肪泻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术后胆囊收缩试验(53%±10%),较术前(39%±7%)明显提高(t=-11.81;P<0.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是治疗胆囊畸形的有效方法,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保胆术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B型超声诊断胆囊穿孔五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型超声诊断胆囊穿孔五例分析冯泽平我院从1984年11月至1991年6月应用B超诊断胆囊穿孔5例与手术结果相吻合。其主要声像图特征,术前临床诊断及手术病理结果见附表。附表胆囊穿孔术前超声临床诊断及手术病理结果讨论。胆囊穿孔是外科急倒三z一,x线检查达...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阻滞下胆囊手术中的胆心反射郭余增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胆囊切除术180例,出现胆—心反射者62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80例,均为胆囊结石,胆囊炎,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中男51例,女...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前壁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自1993年4月~1999年3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26例,其中1997年以前475例,中转开腹10例(2.1%),1998年1月~1999年3月共251例,行腹腔镜胆囊前壁切除术12例,中转开腹仅1例,使开腹率下降至0.4%,现就该术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3岁,此次发病时间<48h者2例,超过72h者10例。术前均明确诊断。1.2 手术方法完成全麻、气腹后按常规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插入4枚套管,探查见胆囊…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382例分析许望书,朱炳光,邓明福,木拉提,师龙生,黄玉新,邓琦,段留新83001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乌鲁木齐医院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病于1991年11月至1992年7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82例,女309例,男73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