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藜麦多酚提取工艺,以内蒙古种植的藜麦为实验材料,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四个因素对藜麦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案优化藜麦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藜麦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9%,料液比1∶26(g/m L),提取温度73℃,提取时间62 min。在此条件下,藜麦多酚得率为(226.77±1.94)mg/100 g,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对藜麦多酚的提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三豆饮水提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因素,总多糖、总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以获得最佳的三豆饮提取工艺;通过体外清除DPPH·和羟自由基的测定,研究三豆饮提取液抗氧化作用。结果:三豆饮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8(g:m L)、提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三豆饮提取液中总多糖含量为242.9 mg/g、总多酚的含量为8.86 mg/g。提取液清除DPPH·IC_(50)的质量浓度为206.2μg/mL、清除羟自由基IC50的质量浓度为184μg/mL,其抗氧化作用随总多糖、总多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三豆饮提取液总多糖、总多酚含量实测值和预测值基本一致,该工艺稳定可行,提取液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探讨乙醇提取石榴皮多酚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以60%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按1∶25 g/m L的料液比,在30℃条件下提取60 min,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率可高达14.09%。抑菌实验表明,石榴皮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 mg/m L,此时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36 mm和8.64 mm。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罗汉果花总多酚。分别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液中总多酚得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乙醇浓度49%、料液比1∶41(g/m L)、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罗汉果花总多酚的得率达2.64%,与理论预测值相对偏差为0.75%;总抗氧化能力为2198.25U/g,与理论预测值相对偏差为0.35%。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芒果核仁中芒果多酚的微波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法,以微波提取法提取红象牙核仁的芒果多酚,确定红象牙核仁芒果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影响芒果多酚提取工艺因素次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工艺为:70%乙醇,料液比(g∶m L)1:15,微波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s。优化出的微波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法对杨桃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杨桃为原料,总多酚提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8.05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为31 min,乙醇浓度为59%,液料比为53∶1 m L/g,超声温度为60℃,此时杨桃总多酚提取得率为28.5 mg/g。与响应面预测值相比,验证实验结果吻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油松花粉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之上,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确定出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显著影响因子,选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来优化油松花粉多酚的提取工艺。依据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油松花粉总酚得率的重要因素为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得出油松花粉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32 g/m L、提取时间为31 min、提取温度为51℃,在此工艺下总酚含量可达6.735 mg/g。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提取有效地优化了油松花粉多酚的提取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对牛蒡总酚与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Box-Behnken设计,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牛蒡多酚提取工艺。依据数据的模型拟合和回归分析,确定乙醇浓度和料液比是影响总酚得率的重要因素,乙醇浓度是影响黄酮得率的重要因素,并最终获得微波辅助提取牛蒡总酚和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40W、乙醇浓度72%、料液比1∶36(g/m L)、提取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总酚含量可达129.68mg/g,黄酮含量可达23.56mg/g。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多酚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IC500.288mg/m L)和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1.12mg/m L)。  相似文献   

9.
采用乙醇回流法从金线草主根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利用响应面法建立多酚得率与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此模型确定金线草主根多酚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该多酚得率模型的拟合度很好,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83.7℃、乙醇浓度43%、液料比30 m L/g、时间149 min。在此条件下,经过第一次提取其多酚得率为90.065 mg/g,而提取两次时可高达93.380 mg/g。金线草主根多酚具有较强的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175 mg/m L和0.025 mg/m L。  相似文献   

10.
优化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探讨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香蓼总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香蓼总多酚的提取条件:提取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0和超声25 min,提取2次,香蓼总多酚的含量为(94.6±0.15)mg/g,平均回收率为100.07%,变异系数为1.00%(n=5)。并通过1,1-二苯-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对香蓼总多酚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香蓼总多酚的总抗氧化活性和DPPH·清除率均明显高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且香蓼总多酚DPPH·半数抑制浓度(EC50=5.5μg/m L)优于TBHQ(EC50=18.0μg/m L)。香蓼总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乙醇提取荞麦米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提取温度、时间、乙醇浓度及料液比为实验因子,以多酚物质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实验。并对优化后荞麦米提取物粉末的抗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荞麦米多酚物质得率因素强弱顺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荞麦米多酚物质提取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56℃、提取时间6.0h、料液比1∶12g/m L、乙醇浓度65%。2mg/m L荞麦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在反应时间为20min时具最强清除活性,其清除率为26.88%;对DPPH·的清除在反应时间为30min时,清除率最高,为43.65%;在反应时间为10min时,3mg/m L荞麦提取物表现出最大的还原力,其值为2065.39。  相似文献   

12.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含量,研究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测定了所得多酚组成及其对Caco-2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25 g/m L,提取1 h。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时,黄皮疣柄牛肝菌多酚的得率为5.46%±0.04%;在18种酚类物质中,在黄皮疣柄牛肝菌中检出5-磺基水杨酸、儿茶素和肉桂酸等8种多酚类物质,其中5-磺基水杨酸含量最高为779.00 mg/100 g;黄皮疣柄牛肝菌多酚对Caco-2结肠癌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175μg/m L时,抑制率达55.07%。  相似文献   

13.
研究红芸豆中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红云豆多酚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0 (g/m L)、超声功率280 W、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30%和提取时间25 min。该工艺条件下,红芸豆中多酚提取率为3.870 mg/g。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豆腐柴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0 m L/g、乙醇体积分数52%、超声温度74℃、提取时间33 min,在此条件下豆腐柴多酚提取率为(42.43±1.38)mg/g。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曼陀罗总生物碱,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 H等因素对曼陀罗总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再以此四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曼陀罗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提取剂乙醇浓度75%、料液比1∶15(g/m L)。  相似文献   

16.
桑椹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桑椹为试验材料,总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液pH对桑椹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桑椹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5%、料液比为1∶15(g/mL)、提取时间为120 min、提取温度为65℃、提取的pH为4。在此条件下总多酚的提取含量是6 709μg/g。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Folin-Ciocalteu法对提取液的总酚进行测定。考查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等五个因素对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率。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g:mL)1:10,提取温度40℃,超声功率250W,提取时间2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率达6.81%±0.11%。DPPH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溪黄草多酚具有明显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38.47μg/mL。  相似文献   

18.
对怀菊中水溶性总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水作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怀菊中总多酚的得率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设计(CCD),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怀菊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怀菊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5 W,超声处理时间为40 min,液料比23.5∶1(m L/g)。在此工艺条件下,总多酚的得率高达76.53 mg/g。该实验结果能够为怀菊中水溶性多酚提取工艺的进一步放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乙醇浓度、料液比、pH、温度和时间对莲藕多酚浸提得率的影响,并建立了乙醇浓度、料液比、pH和时间的四因素回归模型。基于响应面分析和实际应用考虑,确定莲藕多酚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2、pH3、时间72min,浸提得率预测值为0.22%,实际值为0.23%。在该条件下,莲藕多酚粗提物得率为1.12g/100g鲜重,其中多酚含量为19.73mg GAE/100mg干重。莲藕多酚粗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为351.56μg/m L,ABTS自由基清除IC50值为308.80μg/m L,FRAP抗氧化能力为0.21mg TE/mg粗提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以黑粒小麦麸皮为原料,选用乙醇为溶剂,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黑粒小麦麸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58%,料液比1∶22(g/m L),超声功率60 W,50℃条件下超声波作用37 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麸皮中多酚得率为3.545 mg/g,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对黑粒小麦麸皮多酚的提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