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地区以原木为墙体材料的井干式木结构房屋的建筑信息,分析了屋面、外墙、地面、外窗及空气渗透对建筑耗热量的影响,并分别提出了优化措施和建议,优化设计后建筑耗热量降低27. 92%,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为严寒地区井干式木结构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瑞士建筑师Gion A.Caminada新型井干式木建筑和卒姆托的建筑齐名,不仅仅是他发展了传统井干式建筑,同时也是因为他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没有脱离本土文化及生活。他设计的建筑采用当地材料—木材,创造的场所和空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在建造上方式沿袭井干式建筑特点,墙体端部咬合强调井干式建筑的编织特点,为当代轻木建筑的发展建立新的阐释和视野。  相似文献   

3.
井干式建筑历史悠久,是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民居建筑类型之一,曾经被多个民族所使用.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井干式建筑在多样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发展出了丰富的形式类型,滇西北怒族的井干式民居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留存最完整的类型之一.本文以营造技艺为切入点,对该地区的怒族井干式民居建筑开展调查,通过对建筑营造过程不同层...  相似文献   

4.
介绍建筑师吉翁·卡米纳达及其井干式建筑的实践,重点从传承传统建造技艺、结合新技术以提升井干式建筑的性能、利用井干式建造体系进行空间设计等3个方面对其经典作品弗林村柩室项目进行解析,以此来研究他的井干式建筑设计方法,并于其中穿插对其不同井干式作品的比对,试图明晰对建造传统的理性态度,揭示井干式在突破固有局限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以探索泸沽湖摩梭人井干式民居的改造为目的,通过对井干式木建筑"全身是木"危机的分析,提出了泸沽湖井干式民居的改造建议,以积累井干式民居的改造经验,解决井干式建筑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潘曦  林徐巍 《新建筑》2022,(4):136-141
在建筑多样性研究从案例范式、类型范式向谱系范式转向的发展趋势下,文章以森佩尔的建筑四要素理论为基础,对滇西北地区7个民族井干式建筑的形式类型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套基于营造逻辑的井干式建筑谱系,并阐释了各建筑要素演化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滇西北地区井干式建筑多样性的阐释,可为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井干式建筑的现代化设计为视角,从传承、性能提升和空间设计三方面入手,分别对比传统做法,从材料、构件、构造、结构及空间等维度对彼得·卒姆托的卢奇住宅进行系统解析,探讨井干式的构造本质并为传统建筑的现代化设计贡献思路和方法。从体系的继承、提升、创新和挑战四方面,创造性地对比研究了莱斯别墅,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浪潮下,以探讨井干式建筑呈体系化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井干式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滇西北地区为例,从结构体系出发,对该地区井干式建筑的类型和区划进行研究。根据接地层、人居层以及屋顶层的不同结构形式,归纳出滇西北井干式建筑结构体系的 4 个大类、18 个类型,考察这些类型在滇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划分出基础系、山地系、平地系 3 个区系。  相似文献   

9.
赵亚敏 《建筑师》2023,(2):102-112
文章以井干式建筑的现代创新设计为视角,研究其界面重构方式。首先剖析井干式界面调控的传统方式,明晰既有设计模式局限性;进而提出“段状构件介入”“格构化编织”“透明性调节”三种针对井干式界面的重构设计方法,并结合相关典型案例论述相应的关键构造技术及其应用注意问题;揭示出该木构类型突破传统固有模式上的可能性,以期为我国现代井干式建筑的多元化创新设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木结构建筑以其绿色、环保、低碳的特性越来越深得人心,其主要结构类型分为轻型木结构、梁柱式木结构、胶合木结构、井干式木结构。文章主要围绕井干式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流程进行研究,从材料要求、构造设计和生产加工流程展开论述,并辅以实践案例分析,从而探索出井干式现代木结构建筑从设计到生产到施工一体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祎婷  翟辉 《华中建筑》2015,(3):195-199
井干式民居是傈僳族传统民居形式之一。云南傈僳族传统的井干式民居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地区,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该文对位于滇西北地区同一纬度下的三个不同傈僳族村落(即怒江州贡山县迪甲村、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和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的井干式民居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与对比,总结出其传统井干式民居异同的特点,并且初步分析产生其异同点的原因,为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样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处藏彝走廊的滇西北地区是我国民居建筑最具多样性的地区之一,井干式建筑则是其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的类型之一。本文以该地区怒、傈僳、普米、独龙、藏、白、纳西(及摩梭)、彝等民族的井干式民居建筑为对象,从空间布局、建造体系、文化象征3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多民族之间的比较分析。这3个维度以各自不同的形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滇西北井干式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形式,也体现出了不同民族的居住文化和人居智慧。  相似文献   

13.
2019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重新定义了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研究范围也从建筑的节能环保延伸到了对人居环境的关注。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可持续的重要途径,特殊地形气候条件下的传统建筑是建筑与自然环境本土文化共生的产物,与绿色建筑的理念相契合。通过对云南怒江兰坪地区两个以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落进行研究,参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安全耐久、健康舒适、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生活便利五个模块,对该地区传统井干式建筑的绿色建筑价值进行分析。该地区传统井干式建筑具有绿色建筑的特性,能够体现地域文化,同时解决了当地地形气候的问题,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然而在生活便利性和健康舒适性上还有改善的空间,因此对其提出更新改善的策略以促进传统井干式建筑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1):39-40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西部,是国家5A级景区,喀纳斯主要负责经营管理部门是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喀纳斯景观管理委员会和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经营管理各有特点,对喀纳斯今后一段时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即从经营管理中出现问题为切入点,以期对喀纳斯管理出现问题进行梳理,相应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木构建筑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各国的木构建筑传统,并以芬兰为例,着重介绍了井干式木构建筑在芬兰历史上的几种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一、研究背景木结构建筑俗称木屋,在设计、用材、施工等技术与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木屋的抗震、抗风性能最好。建造木屋所用的主要材料是天然的木材,因此,木屋是具有真正意义的绿色建筑。但是木屋被普遍认为不防火,一旦发生火灾,只剩一堆灰烬。特别是在云贵川少数民族群居木屋,由于没有安全的消防间距和消防设施,若火灾发生时往往是火烧连营,损失惨重。(图1)  相似文献   

17.
《新建筑》2018,(6)
西式木屋架早于近代之前已传入中国,厂房是最早使用此类屋架的建筑类型之一,木屋架技术大发展亦出现在近代工厂创办之初盛期。通过分析《建筑新法》所列木屋架类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参照不同时期及地区对西式木屋架的认识,廓清其技术发展概况。发现近代早期官办厂房等在建筑技术史上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要点,其木屋架作法历经照搬模仿、消化吸收、在地创新三个阶段,反映了技术传入初期曲折进步的特点,折射出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取舍、最终实现本土与外来结合后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8.
里院建筑是青岛德占时期肇始出现的特有商住房屋,其大量使用不同于中式传统木架结构的西式木屋架,折射出西方建构范式的域外移植与在地融通,是青岛近代建筑发端与演进的标志性证据,具有特殊的类型学意义.文章以里院建筑使用的西式木屋架为研究对象,意图通过与德国传统木屋架的溯源与原型比对,从材料、构件连接、屋架形制、力学原理等方面分析归纳德占时期里院建筑中西式木屋架的建构范式,窥探近代建筑西式木屋架形制与营造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孙庆钢  郑雷刚  赵刚 《山西建筑》2006,32(23):74-75
针对某建筑楼群的安全性进行鉴定,介绍了木屋盖体系的概况,简要分析了木屋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措施,以期对老旧建筑木屋盖及古建筑的检测鉴定与后期维护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传统建筑逐渐消失的年代,长白山脚下的木屋村落——抚松县漫江镇的孤顶子村的木屋完整的保存着,但其保存的方式面临困境,前程未卜。文章总结了锦江村的历史沿革,从建筑保护的视角出发,以实地考察的方式,记录了锦江村传统木屋的现状,并总结分析了作为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