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差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认知负荷理论构建并实施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液体摄入依从性及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健康教育策略,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中期效果.方法将58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束随访3个月,评价干预第6个月HD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液体摄入量及不依从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所处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实施有关HD患者液体摄入控制的教育,可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建立合理的液体控制行为,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3.
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中期效果。方法 将58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束随访3个月,评价干预第6个月HD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液体摄入量及不依从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所处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实施有关HD患者液体摄入控制的教育,可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建立合理的液体控制行为.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基于APP的体质量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和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按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同时以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管理指导手册进行体质量管理,干预组增加基于APP的体质量管理,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第2、第3个月评价患者体质量增长值(IDWG)、体质量增长率(PIDWG)和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两组干预后IDWG、PIDWG的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IDWG的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干预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APP的体质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MHD患者的IDWG与PIDWG,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无锡市某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根据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教育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按照科室教育计划对透析患者进行饮食相关知识的教育;观察组采用授权教育,由研究团队成员完成,整个实施过程按照授权教育理论的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5个步骤进行。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态度、饮食依从行为得分及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营养状况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教育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降低透析并发症.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对126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10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饮食营养状况、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饮食控制依从性及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水负荷过高、血压异常及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对老年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60例老年MH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况[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分、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饮食治疗态度[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治疗态度量表(ASDTH)评分]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PG-SG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TSF、GSES评分、ASDTH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亦有助于增强其自我效能,改善饮食治疗态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门诊血液透析常规的饮食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健康教育团队,实施以行为改变理论模式为指导的饮食健康教育。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钾、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从而控制血钾、血磷,达到饮食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降低透析并发症。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对126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10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饮食营养状况、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饮食控制依从性及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水负荷过高、血压异常及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门诊个案管理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复诊及服药依从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微信或电话方式进行常规随访,干预组实施专科护理门诊个案管理,即通过线上及专科护理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与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出院后1、3、6个月的复诊率、服药依从性。结果 出院后1、3、6个月干预组复诊率、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实施专科护理门诊个案管理,促进患者出院后专业化护理的延续和全程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其术后复诊率、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