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赵伟  马玲  王晶晶 《护理学杂志》2021,36(11):110-113
对护士进行自杀守门人培训是帮助护士提高自杀识别与干预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自杀守门人的概念、培训方法、效果评价及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和完善我国护士的自杀预防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从而有效防御患者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消化内科护士对患者自杀相关知识的认知及预防自杀相关行为的能力。方法对消化内科42名护士进行患者自杀相关知识及预防自杀相关行为的现状调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针对性培训。培训方法包括知识讲解、行为示范、模拟演练和追踪反馈。结果培训后消化内科护士对患者自杀相关知识及预防自杀相关行为得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1);患者自杀事件发生率从0.70‰下降到0.13‰。结论对护士进行患者自杀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认知和行为水平,从而有效预防患者自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护士沟通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二、三级医院临床护士1 009名,采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得分为3.93±0.49,其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6.03±5.06。不同医院级别、工作时间、职称、学历、职务、沟通知识储备及沟通培训次数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一般自我效能、沟通知识储备、沟通培训次数、职务、医院级别是影响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士需接受更多沟通能力培训;在进行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时间、职称、职务、学历分层次培训,培训中应注意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同时应将困难情景沟通作为培训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自杀风险教育多学科团队,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1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护理行为。结果培训后,急诊科护士自杀态度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培训前,自杀护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可有效改善护士对自杀的态度,规范其患者自杀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状况,为更好地预防患者自杀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对41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总均分9.56±2.20,正确率45.52%,其中自杀一般知识均分6.83±1.68,正确率52.54%,自杀预防知识均分2.73±1.41,正确率34.07%。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有护理自杀倾向/自杀未遂患者经历的护士自杀预防知识得分高于无经历者(P0.05)。结论综合医院护士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认知水平尚不理想,护理管理者应结合影响因素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6.
陈彬 《护理学杂志》2012,(21):11-13
目的探讨QQ群沟通对合同制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鼓励所有合同制护士加入护理部QQ群,及时发表自己的工作感想及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护理部设专门人员将合同制护士的意见和感想进行汇总,并如实汇报给护理部,护理部在1周内给予回复,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解决。于利用QQ群干预前、干预后分别对合同制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合同制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合同制护士采用QQ群沟通,可以随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关注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切实有效的干预,提高了合同制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某特种兵部队新兵预防军事伞降训练伤的知识和态度水平,促进其减少伞降训练伤行为的形成,提高自我效能感。[方法]将知信行理论应用于某特种兵部队新兵预防伞降训练伤的培训中,采用知信行调查问卷及自我效能评价表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某特种兵部队新兵预防伞降训练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预防伞降训练伤的知识、态度、行为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运用知信行理论对某特种兵部队新兵进行预防伞降训练伤的培训,有助于提高特种兵部队新兵预防伞降训练伤的知识和态度水平,促进其预防行为的形成,提高自我效能感,预防伞降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医联体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以完善其静脉治疗培训方案、 提高护士核心能力。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8所医联体医院2 40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2 405名医联体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总分为115.67±22.78,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32.20±6.1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静脉治疗相关培训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3.0%。 结论 医联体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参加过静脉治疗相关培训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护士其静脉治疗核心能力较好。护理管理者可加强相关培训,并通过提升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其静脉治疗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玮  王冲  徐奕旻  李晨 《护理学杂志》2023,28(24):56-59
目的 评价肿瘤科护士自我关怀干预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 基于自我关怀存在理论设计自我关怀干预方案,用于30名肿瘤科护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1个月、3个月使用护士自我关怀量表、自我同情量表、注意觉察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肿瘤科护士4个时间点自我关怀总分及自我关怀意识、知识的掌握、健康自我保持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同情总分及孤立感、自我评判、过渡沉迷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 自我关怀干预有利于提高肿瘤科护士的自我关怀水平,增强护士的自我同情,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潘鹏  刘蓓  聂颖 《护理学杂志》2012,27(24):55-57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手术室护士42名,开展为期6周的生活技能训练.采用基本信息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于训练前后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后,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工作压力总分和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评分较培训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生活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的自杀态度、自杀预防态度,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干预,为自杀预防教育干预实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便利取样法抽取济南市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8名社区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选择其中的36名参加自杀预防教育干预研究。结果社区护士自杀态度得分2.88±0.31、对自杀者态度得分2.53±0.42、对自杀家属态度得分2.60±0.43,均处于中立水平,对自杀行为持排斥、歧视态度,得分3.54±0.51。社区护士自杀预防态度得分38.24±6.00,存在对自杀预防的误解。自杀预防教育干预后,社区护士对自杀态度、自杀行为态度、自杀家属态度、自杀预防态度均有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对自杀者态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存在对自杀预防的误解和对自杀者的歧视,教育干预能提高社区护士积极的自杀预防态度和对自杀、自杀行为及自杀者家属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相关证据,为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问题开发工具PIPOST确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循证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BMJ Best Pract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循证护理指南、Wiley Online Library、JAMA、Pub 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总结。结果纳入8篇文献,总结出15项证据,包括自杀风险评估、自杀安全管理、自杀治疗护理、自杀随访及自杀守门人培训5个主题。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证据实证性强,可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在应用证据时应评估具体临床情形及障碍因素,结合专业判断形成有效、可行的自杀预防策略,动态评价证据应用效果,切实防范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护理人员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进行现况调查,为开展护理人员 自杀预防学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4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42.56±6.96)分、(30.02±4.31)分、(52.45±8.02)分,总分为(125.00±15.15)分.是否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是否使用过自杀风险评估工具、是否参与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是护理人员 自杀预防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管理者应当重视并针对护士开展自杀预防的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A systematic search was conducted of the literature addressing suicidalit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Results from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found that people with TBI have an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by suicide (3-4 times greater than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suicide attempts and suicide ideation. Clinical studies have also reported high levels of suicide attempts (18%) an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suicide ideation (21-22%) in TBI samples.

Methods and Results: In reviewing risk factors, two prognostic studies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identified. Adjusted risk statistics from these studies found an elevated risk of suicide for people with severe TBI in comparison to concussion (hazard ratio 1.4, 95% CI 1.15-1.75) and an elevated risk of suicide attempts among people displaying post-injury suicide ideation (adjusted odds ratio 4.9, 95% CI 1.79-13.17) and psychiatric/emotional distress (adjusted odds ratio 7.8, 95% CI 2.11-29.04).

Conclusions: To date, little evidence exists for the role of pre-morbid psychopathology, neuropathology, 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s or post-injury psychosocial factors as major risk factors for post-injury suicidality. Finally, there has been little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pproaches to suicide prevention. Therefore, current best practice is based on clinical judgement and the untested extrapolation of prevention approaches from other clinical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 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实施简要...  相似文献   

17.
By 1987, 8.7 per cent of the deaths of the men and 5.2 per cent of the deaths of the women in Terman's sample of gifted children were from suicide. Four variables distinguished those who killed themselves at a young age from those committing suicide later: the length of pregnancy, the length of breast feeding, loss of father by death or divorce, and a lower desire to exce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深入了解自杀未遂青少年患者的污名化体验,为帮助自杀未遂青少年患者心身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解释性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有自杀未遂经历的15例青少年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即自我污名负性情绪体验(羞耻与自责,绝望与愤怒),公众污名负性体验(家人不理解加深羞耻和愤怒,老师、同学反应和期待有落差,网友言语冲击感受失落),负性体验后的消极应对(自我表露意愿低,产生再自杀想法,回避专业帮助,回避正常人际交往)。结论 自杀未遂青少年有强烈的自我污名负性情绪和公众污名负性情绪,由此产生消极应对。因此,应积极调整自杀未遂青少年对污名的片面认知,改善其应对污名的方式,促进自杀未遂青少年身心的康复,防止再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