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基于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对模糊"PID参数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了一种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策略,利用MATLAB软件对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算法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简便性、灵活性以及鲁棒性相结合,提高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被控参数具有非线性,时变等特点,提出一种模糊与PID结合的控制策略与方法,此控制策略根据不同的工况在线整定PID系数,发挥了模糊控制动态响应快和PID控制精度高的优点.通过MATLAB进行仿真,与常规PID控制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系统的控制精度高,超调小,调整时间短,适应性强,满足EPS系统对动态和静态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被控参数具有非线性,时变等特点,提出一种模糊与PID结合的控制策略与方法,此控制策略根据不同的工况在线整定PID系数,发挥了模糊控制动态响应快和PlD控制精度高的优点.通过MATLAB进行仿真,与常规PID控制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lD控制策略,系统的控制精度高,超调小,调整时间短,适应性强,满足EPS系统对动态和静态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两种电动助力转向传动机构的分析和助力曲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转向轴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减速传动方案出发,对可行的蜗杆传动和蜗轮蜗杆-NGW差动轮系传动两种方案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并基于两种传动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直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分析两种机构在曲线设计中所具有的特点,为具体车型如何选择减速传动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根据EPS对助力特性要求,给出了折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图,重点设计折点坐标及斜率系数2个参数。比较得出对于折线型助力特性曲线,折点坐标越小,其助力效果好,汽车具有较好的轻便性,随着车速的增大,折点坐标应相应增大,以保持驾驶员较好的路感这个结论。结果表明该折线型助力特性曲线能够较好地协调转向轻便性和路感之间的矛盾,对完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PID控制策略不能够适应汽车转向时多变的复杂工况,导致汽车转向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独立于系统参数和干扰的滑模控制策略,对轻型货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研究,通过离线仿真确定滑模控制策略的趋近律系数并和参数整定后的PID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然后结合基于Dspace的试验台架完成对滑模控制策略的试验验证.结果 表...  相似文献   

7.
对汽车助力转向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车速下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随方向盘转角、侧向加速度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助力曲线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助力函数形式,设计了汽车的EPS助力特性曲线,阐述其设计原理及过程,并通过MATLAB分段拟合出车速感应系数及助力曲线图形。分析表明该新型助力曲线更符合汽车转向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转向盘阻力矩模型。提出了一种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参数化特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对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助力特性曲线的设计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以驾驶员理想转向盘力矩与车速、转向盘转角、侧向加速度的关系为基础将助力特性曲线按照高速和低速分别进行设计的观点,进而基于此观点探讨了EPS助力特性曲线的产生过程,并对EPS助力特性曲线的几何特征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结构及其动力学特性,建立了线性三自由度汽车模型及其与EPS系统的集成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确定助力电机的目标电流,采用自适应单神经元PID控制器跟踪助力电机的目标电流,通过台架试验数据来训练模糊神经网络,确定不同行驶工况的转向助力值。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EPS系统与整车操纵性能的匹配关系及EPS系统主要参数的设计原则,为EPS系统的结构参数和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11):1712-1716
基于转向轻便性和路感对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常用的直线型和曲线型助力特性曲线进行了分析,设计一种能更好地协调低车速时转向轻便性和高车速时路感的助力特性曲线。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3种助力特性曲线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助力特性曲线在低车速时具有比直线型和曲线型助力特性曲线更好的转向轻便性,在高速时具有与曲线型助力特性曲线相当,而比直线型助力特性曲线更好的路感。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介绍了助力特性曲线的确定方法和模拟PID控制的基本原理.为便于ECU控制,通过离散法把模拟P1D控制转换为增量式PID控制方法,再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PID仿真模型来分析增量式PID控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微型纯电动汽车转向轻便和高速稳定行驶的性能需求,进行了转向系统的电动助力设计优化。综合考虑转向系统几何结构、电机助力参量等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电动助力系统参数化并建立了机电耦合数学模型。构建考虑车速影响的助力特性曲线并对函数精确度进行控制,提高拟合准确度,确定电机力矩控制特性。电动助力系统应用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控制电机电流误差,减少电流偏差,提高辅助力的精准度。利用建立的机电耦合数学模型、电机转矩控制特性和PID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和ADAMS/CAR中构建机械与助力电机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与非助力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了连续转向、高速行驶转向和大角加速度转向3种行驶工况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电动助力系统在中低速蛇形行驶中,减轻约48%转向力矩,有效实现汽车的转向轻便,在高速行驶转向中缩短了车辆达到高速稳定行驶约20%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作为车辆动力转向的新技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经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助力控制是转向系统的基本控制策略并决定转向系统的助力性能。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跟踪性和稳定性为控制系统设计目标,应用专家PID原理对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进行开发研究,并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实,所设计的专家PID控制算法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7自由度整车模型和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功能分配协调控制模型,对ESP应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对EPS运用H∞鲁棒控制,并进行功能分配控制器的设计,功能分配控制器通过运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来决定ESP与EPS控制器的功能分配系数,从而实现功能分配控制。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在双移线工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所建立的ESP与EPS功能分配控制模型与控制策略能够明显改善车辆在高速紧急转向下的操纵和侧向稳定性。进行硬件在环试验,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影响循环球转向器转向助力特性曲线的主要因素,结合出厂时测定转向助力特性曲线的试验方法,通过AMESim软件搭建转向器的参数化模型,根据实测的转向器参数对模型内部结构参数进行设置.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际生产中流量、扭杆刚度、阀口短切口宽度、油品特性及温度等主要因素对转向助力特性曲线的影响进行仿真,得到各参数对助力特性曲...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并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表明控制器不但保证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良好的响应特性还能有效地抑制共振峰.  相似文献   

17.
基于FUZZY控制策略的汽车EPS助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和助力特性曲线的概念及转向助力特曲线形状的类型,分析了直线型和折线型这两种助力特性曲线的优缺点,然后简单介绍大型软件MATLAB中的FUZZY LOGIC模块的功能和应用,最后以三菱Minica为例,利用这一模块对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对比图形,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态模型,并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的设计方法.基于建立的EPS动态模型,采用助力特性曲线,在Matlab环境下建立EPS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路面附着系数变化对驾驶员路感的影响问题,基于路面附着系数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助力特性曲线进行了设计。在建立了整车和EPS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结合最大回正力矩的估计方法对路面附着系数进行了推理和辨识,并据此,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对EPS的整体模型进行0.3g侧向加速度下的阶跃仿真,结合驾驶员理想方向盘转矩拟合得到随附着系数和车速变化的助力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路面附着系数能被较好的估计,所设计的EPS助力特性曲线在高、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都能够满足驾驶员理想方向盘转矩要求,同时,低附着系数路面的驾驶员路感显著增加,能够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的操纵安全。  相似文献   

20.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变参数PID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的特点,设计了带死区、积分饱和抑制的增量式变参数PID算法的控制器。利用BP神经网络对PID控制算法的三个参数进行在线整定,通过理论与试验结合的方法,确定了BP神经网络的中间隐层节点数和带惯性项最速下降算法的学习速率和惯性系数。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转速调节方案下,变参数PID控制器能使驱动装置的输出功率基本恒定,即变参数PID控制器能通过改变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传动比的方法使发动机稳定工作在最佳动力性或者最佳经济性曲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