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室内振动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对轨道交通沿线建筑物一层室内环境进行振动测量,将监测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并与国内标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1988)中的限值评价室内振动,即使最大Z振级测量结果达标,居民的主观烦恼度依然较高;室内振动的1/3倍频程模式下,频谱主峰对应频率并不固定,一般为40、50、63、80 Hz;车辆运行高峰段和平峰段对居民室内振动频谱的谱型没有改变,载重大和车次密的高峰段不会带来振级总量和各分频量值的显著增加;近轨和远轨产生室内振动,其特征频谱谱型相同,量值上近轨大,远轨小;采用振级增量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城市轨道交通对居民室内的振动影响。国内标准比较发现:各标准振动频谱考察范围不一致,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多样,评价结果也不一致,因此亟须修订相关标准,统一评价量,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防治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分频最大振级(VL max)和最大Z振级(VL Z max)作为评价量,结合相关标准,监测与评价北京市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临近建筑室内振动。结果表明:北京市2条地铁线路的振动特征频率分别为25 Hz、31.5 Hz、40 Hz和63 Hz,以40 Hz为主;特征频率上振动加速度级(VAL)增量明显;VL max、VL Z max的大小既与频率计权因子不统一有关,也与地铁对建筑室内振动的影响程度及振动能量在不同中心频率上的分布差异直接相关;地铁隧道埋深较水平距离对地铁振动衰减作用显著;地铁振动监测与评价的频率范围可统一为对人体影响较大的1 Hz^80 Hz,并统一频率计权因子。  相似文献   

3.
变压器噪声对居民室内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建筑物固体传声和结构辐射噪声所引起,采取以隔振为主要控制手段的噪声治理措施,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时、空分布特点及污染规律,对轨道交通噪声评价量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列车通过时的最大声级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评价量,并根据噪声时问分布特性曲线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等效声级简易计算方法.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居民区的主、客观调查,得到主观烦恼度阈值和干扰睡眠阈值,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噪声限值(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学识别和获取特高压换流站内主要噪声源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换流站噪声影响进行分析预测,用于换流站噪声评价、设计和防护。在复杂声场环境条件下,通过现场录波、噪声与振动同步测试等方法,结合噪声理论知识,识别出换流变压器的优势谱点为400 Hz,该点占整个频谱噪声贡献值90%以上,同时识别出交流滤波器场电抗器特征频率点与电抗器所滤除的谐波频率相一致,且换流变压器和交流滤波器场电抗器的声压与振动优势频点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根据噪声源特性,对其计算模型进行相应的改进,可提高换流站噪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磁悬浮快速列车沿线两侧区域振动监测,得出振动级VLzmax与列车速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实测得出了振动随车速变化的衰减系数。同时给出了振动随离轨道距离变化的衰减方程,参照现有环境振动国家标准,给出了不同车速下磁悬浮轨道两侧区域的振动达标距离。  相似文献   

7.
利用北京市87个噪声自动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分析2018年除夕夜(2月15日18:00—2月16日2:00)全市噪声排放水平。通过比较2013—2018年除夕夜噪声排放强度,结合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变化分析,表明2018年除夕夜北京市噪声污染排放显著降低,2013—2018年噪声污染排放存在时空分布特征,除夕夜细颗粒物污染变化与噪声污染变化趋势较为吻合,作为主要污染源的烟花爆竹燃放在受到政策的限制后,除夕夜北京市声环境和空气环境同比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8.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对污染物质、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是环境应急监测的基本工作要求。在不能利用管理手段有效获取污染来源等信息的情况下,开展溯源应急监测成为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处置的重要需求。然而通过资料调研及应急监测案例分析发现,石油类水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大多存在采样代表性不够、溯源手段不健全、特征污染物监测不全面,以及现行石油类监测方法不能完整说清污染状况等问题或不足。因此,建议通过优化整合水中石油类指标监测标准,构建与石油类污染特征相适应的技术规范及配套监测分析方法,以达到精准、全面反映石油类水体污染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村镇分散度高、随机性强的水环境污染的高效管控,采用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为核心的微型污染溯源站,于2022年4月1—14日对某县域村镇的河流水环境开展了在线监测溯源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共发生2组污染事件,微型污染溯源站快速响应,氨氮、电导率等常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各指标中,氨氮受冲击波动最为显著,最适合用于污染事件报警。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识别污染事件之间的差异,第1组污染事件光谱特征为205 nm波长吸光度下降,疑似为硝态氮浓度下降;第2组污染事件光谱特征为230 nm波长出现显著吸收峰,疑似为水中烯-酮共轭双键类有机污染物含量大幅增加。多元线性回归拟合结果表明,2组污染事件可能分别由污水处理厂工艺波动导致的超标排放和上游化工类企业的偷排造成。研究结果为微型污染溯源站实现对不同污染情景的报警和溯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矿山周边农田土壤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某矿山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表层土壤样品磁化率和Cu、Cr、Ni、Zn、Pb、Cd、As、Hg 8种元素的含量,探讨土壤磁化率与重金属等的相关性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相比,除Hg外,其他7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以Cd、Cu超标最严重,超标率分别达到98. 9%和38. 7%;低频磁化率(χ_(lf))和频率磁化率(χ_(fd))的均值分别为175×10~(-8)m~3/kg和5. 2%,其中旱地土壤的低频磁化率(χ_(lf))与重金属Cu、Ni、Zn、Pb、Cd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田土壤磁化率与重金属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旱地土壤磁化率能更好地指示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低频磁化率(χ_(lf))与重金属含量和污染负荷指数(PLI)有着相似的空间分布,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中东部、东南部和北部地区,而频率磁化率(χ_(fd))与低频磁化率(χ_(lf))的分布趋势相反。土壤磁化率能够较好地指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城市地铁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测量现状及评价方法,依据现行地铁二次辐射噪声监测相关标准,对城市地铁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进行测量,将JGJ/T 170—2009、GB 50118—2010和GB/T 50355—2018中规定的限值与地铁二次辐射噪声的特征频谱、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噪声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行标准限值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需要根据实测数据重新分析评价标准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结合当前噪声管理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声级增量和特征频谱增量的概念,并将分析结果与现行标准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声级增量和特征频谱增量能更好地反映二次辐射噪声的影响,对于地铁二次辐射噪声标准的制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隔声窗作为典型道路的交通噪声控制措施,探索隔声性能的现场监测方法。分别选取真空玻璃窗与中空玻璃窗进行监测,两种隔声窗对交通噪声1000 Hz 和2000 Hz 两个倍频带的隔声量最大,真空玻璃隔声窗对500 Hz 倍频带及以下的噪声比中空玻璃隔声窗更有效,如果采用两种隔声窗进行组合,在全频带的隔声量达到25 dB。  相似文献   

13.
Air pollution is threat to the lives of people living in big cities of Pakistan. In Lahore 1,250 people die annually because of air pollution.Mass transit system that can be put forth as solution to urban air pollution is contingent with right choice of system and its affiliation with motorized vehicles and nature of urban air pollution.Existing mass transit system in Lahore due to untrue operation causes surfeit discharge of motor vehicular carbon monoxide. Tended relationships of mass transit system with motorized vehicles and urban air pollution are quite noteworthy. The growing motor vehicles (a consequence of flawed public mass transit system) are potential source of urban air pollu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highlight correlations and regression curves of existing mass transit system. Further it recommends a two facet approach for reduction of motor vehicular air pollution in Lahore.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京市典型道路的交通噪声控制措施,分别选取低噪声路面、声屏障、隔声窗3种噪声控制措施进行监测,监测显示低噪声路面对整体声级降噪有限,声屏障对于1kHz倍频带以上的中高频隔声相对较好,真空玻璃隔声窗能对低频噪声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高架道、桥交通噪声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北京市区内81座道路立交桥和11段高架道路的声环境状况进行了多方位的调研与实测。分析了高架道、桥附近声环境的地面水平分布特征、高层楼房垂直分布特征、昼夜时间分布特征及产生的原因。从增强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管理,注意沿街建筑功能配置与布局,加强临街住户门窗隔声效果,适当建设有效的道路隔声屏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发展中解决和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地介绍了日本针对不同的排放源--固定源和流动源--所采取的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策。对固定源,在实施全国统一的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工厂相对集中、污染问题严重的地区实施总量控制,同时积极促进技术革新以及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对流动源所采取的措施有,确定不同车型汽车排放尾气递减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实施汽车氮氧化物法,积极推进低公害车的普及。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日本,固定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得到了较好  相似文献   

17.
铁路专用线验收噪声监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专用线与国铁线路相比,具有流量低、分布不均的特点,《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交通干线两侧的铁路不包括铁路专用线,铁路专用线两侧的噪声敏感点应该执行相应功能区噪声标准,与铁路边界的距离无关,以火车通过时最大噪声值与背景值比较,评价对其噪声敏感点的影响。本文通过实测数据对铁路专用线噪声监测方法提出看...  相似文献   

18.
A study of the noise generated by hand-held pneumatic rock drills at 15 road works locations in Hong Kong was conducted in 1989. The locations of road construction works were identified over one week period. Sound pressure levels (SPL) and band frequency analysis were measured with the integrated sound level meter at the level of the operator's ears. The sound levels for all 15 operators exceeded the local statutory limit of 90 dBA. The average sound level was 107.4 dBA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inuous equivalent level adjusted to 8 hours or L eq (8h) was 104.8 dBA. The sound levels for the octave frequencies from 125 Hertz to 8000 Hertz were all in excess of 90 dBA. Estimates of the risk of developing hearing impairment for conversation speech among the operators were 18% and 42% after 5 and 10 years of exposure,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re is adequate statutory control to restrict and reduce the hazards caused by noise at road construction works to the workers and to the public at large, no noise control measures were noted at the work sites and none of the operators used hearing protection. This situation was compounded by the short-term nature of road works and the high mobility of the opera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