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块骨质溶解症又称Gorham-Stout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以大块骨质溶解为特征的骨损害。诊断主要依据影象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检查可见骨质内脉管肿瘤样改变。报道1例以右股骨病理性骨折收入院的大块骨质溶解症患者,临床随访3年。该患者采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结合文献对诊断标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 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ostelysis,MOL)是极为罕见的骨病,发病7d骨质破坏者尚未见报告.我院收治一例肱骨近端急性骨溶解症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的定义为在骨内出现1 个或多个由淋巴瘤细胞组成的肿块,没有区域外的淋巴结累及或其他淋巴结外的病损,但区域淋巴结可以有累及[1 ].PBL 的影像学表现是多变的,不具有特异性[2 ].由于足踝部PBL 的发生率较低,发生于距骨的更为少见,同时由于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8岁。2009年4月体检发现全身多部位骨胳多发性骨质异常。平素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骨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加强对其病理组织学和影像学表现特点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原发性上颌骨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和治疗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以右上颌骨疼痛起病,X线显示上颌骨右侧可见大片溶骨性破坏,破损边缘不清晰,有部分骨硬化表现。手术摘除肿块,病理检查为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消减型,临床诊断为右上颌骨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Ⅰ期)。给予ABVD方案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原发性骨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骨恶性淋巴瘤,容易误诊,目前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应尽早明确诊断,并加以鉴别诊断,现代化疗方案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收集本院CT检查及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类癌5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征及与支气管的关系等CT表现。结果 5例均为单发,其中左上肺2例,左下肺2例,右下肺1例;中央型2例,均伴有阻塞性肺不张,周围型3例;肿块直径2.0 cm×2.6 cm~4.6 cm×6.6 cm,平均直径约3.6 cm;肿块平扫密度均匀,平均CT值为35 HU,增强后明显或中度强化,CT值平均上升21.3 HU;1例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年龄较轻、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整、中等或明显强化及与支气管关系密切等CT表现提示支气管肺类癌可能。  相似文献   

8.
骨脉管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进行性、多发性骨质溶解和畸形。文献上常见的命名还有:消失性骨病;自发性骨质吸收;大量骨质溶解症[1];鬼怪式骨病等。Boston于1838年首先报告本病,之后世界各地陆续有少量病例报告。目前有关本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女,48岁,因"左侧髋部疼痛4月余"于2006年7月17日入我科,患者于2006年3月在活动中感左侧髋部隐痛,休息后未缓解,曾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5月X线片检查发现:左侧髂骨内缘,骨质密度减低,部分缺失.CT检查示:左髂骨溶骨性破坏,伴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11.
12.
正乳腺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是一种罕见肿瘤,而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malignant adenomyoepithelioma,MAME)更为罕见,发生率仅占乳腺原发肿瘤的1%~([1])。1970年Hamperl~([2])提出AME是一种由腺上皮和肌上皮2种成分共同形成的肿瘤。2003年,WHO将肌上皮病变和上皮性肿瘤列为乳腺肿瘤,并提出腺肌上皮瘤是不同类型的肌上皮增生,呈实性巢团状分布,少数的肌上皮或腺上皮可发生癌变~([3])。2012年,WHO对AME的定义作了一定调整,将恶性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提高对问变性浆细胞瘤(AP)和浆母细胞淋巴瘤(PBL)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经胃镜病理活组织检查诊断为Ⅳ。期AP,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4分。经联合化疗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至截稿前仍在随访中。结论AP和PBL在临床中均较为罕见,由于AP和PBL的形态及免疫表型很相似,而治疗和预后又有差别,因此两者的鉴别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髂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我院骨科收治的1例27岁女性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后血儿茶酚胺的测定,骨骼影像学资料和手术病理资料,并进行有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在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10年诊断左侧髂骨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性复发。手术切除左侧髂骨转移肿瘤,术后1周血压和血生化检查均恢复正常,术后7年存活。结论恶性嗜铬细胞瘤髂骨转移较为罕见,临床表现隐匿,导致诊断较晚,但积极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1例典型病例和文献复习,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MC)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1例61岁女性左腹股沟EMC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组织形态表现,复习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包括临床表现、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影响预后因素和治疗方法。结果该例术中冰冻病理考虑软骨肉瘤,遂行右髋关节离断术,术后常规病理证实诊断,随访10个月,无复发。结论EMC发病率低易误诊,临床应结合病理检查,目前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脾组织细胞肉瘤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7月收治的1例脾组织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脾组织细胞肉瘤,经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治疗无效,予全脾切除,后行VECD及CHOP方案化疗,术后5个月随访,病情稳定,复查骨髓穿刺结果显示未见组织细胞肉瘤浸润,获得血液学缓解。结论:脾组织细胞肉瘤属于高度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依靠病理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需与其他淋巴造血组织恶性肿瘤鉴别。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多数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隐匿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JAK2 V617F基因突变的隐匿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结合骨髓三系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且可见发育异常、多形性变及集簇,局灶纤维组织增生,JAK2 V617F基因突变检测阳性,全血细胞正常,诊断为隐匿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给予口服抗凝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结论:隐匿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少见,临床特征和疾病演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1例原发于肺的H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分析,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治疗采用表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地辛+达卡巴嗪(ABVD)方案,疗效满意.结论 原发于肺的HL少见,影像学无特异性征象,临床不易判断,早期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确定诊断有明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F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DF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43岁女性,因腹胀、间断恶心、厌食,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降部多发结节状隆起。组织学形态结果示:小肠黏膜淋巴细胞滤泡样增生,套区及边缘带不明显,呈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样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CD20、CD10、bcl-6及bcl-2,CD21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位于滤泡外围,呈环状包绕滤泡;Ki-67阳性指数较低。病理诊断为DFL后,行PET-CT示:全身其他部位无病变。患者未经任何治疗,随访10个月,胃镜示病情无进展。结论DFL属于低度恶性的特殊类型的滤泡性淋巴瘤,组织学类似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滤泡树突细胞网位于滤泡外围,呈环状包绕滤泡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后应仔细检查全身,除外进展期病变及系统性病变后,预后较好,治疗策略应选择随访观察,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