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超重/肥胖间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试用量表对387名3~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依据BMI将儿童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体重组间饮食行为的差异;采用阶层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BMI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进食习惯、外因性进食、挑食、情绪性进食、过饱响应和食物响应6个维度得分在不同体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物喜好和主动进食维度得分在不同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阶层回归分析显示,当排除性别、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影响后,量表6个维度得分与儿童BMI具有相关性(P<0.01)。反映食物趋向的各维度得分与BMI呈正相关(β:0.09~0.21),反映食物逃避各维度得分与BMI呈负相关(β:-0.47~-0.36)。 结论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通过干预儿童饮食行为可降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探讨孤独症儿童存在的饮食行为问题,为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组选自乌鲁木齐市某医院和某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的2~7岁孤独症儿童113例,对照组为乌鲁木齐市某医院2~7岁常规体检儿童223例,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调查2组儿童的饮食行为.结果 病例组挑食、食物响应、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和情绪性进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外因性进食和主动进食能力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饮食行为问题比较结果显示,病例组饮食行为发生率在挑食项、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项、情绪性进食项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主要存在的饮食问题有挑食,不同程度的食物响应、过饱响应、不良的进食行为和情绪性进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概化理论对本研究组前期编制的“学龄期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进行再次的信度评估,并进行进一步的修订。方法 2018年3-6月在陕西省西安城、郊2所小学随机抽取的700名6~12岁儿童家长进行“学龄期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调查,采用概化理论进行量表评估和修订。结果 8个维度概化系数介于0.74~0.85,可靠性指数介于0.73~0.84,均大于0.7,达到了理想水平。挑食、食物响应、过饱响应、垃圾食品渴望维度条目质量相对较好,而不良进食习惯、外因性进食、限制饮食、食物喜好维度4个维度质量相对逊色,按照专家讨论分析及GT理论结果的支持,最终修订形成46个条目、8个维度、信效度更为良好的“学龄期儿童饮食行为量表”。结论 经过概化理论最终修订完善的“学龄期儿童饮食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测验精度和信度,可用于我国学龄期儿童饮食行为的测量及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母亲喂养行为对学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进而从家庭喂养的角度为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采用《儿童喂养量表》和《儿童饮食行为量表》对128例母亲的喂养态度、行为及其孩子的饮食行为状况进行评估,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考察母亲喂养行为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结果限制饮食是大多数母亲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的喂养行为;过饱响应、进食缓慢以及挑食是当前儿童存在的不良饮食行为;限制饮食对食物响应、食物喜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逼迫进食对儿童过饱响应、进食缓慢、挑食、渴望饮料、情绪性饮食减少及情绪性过度饮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儿童的食物喜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监督对儿童的挑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母亲喂养行为与儿童饮食行为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IRT)理论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进行进一步的条目评估,探索MIRT理论在医学量表编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编制出更加完善精简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为我国儿童饮食行为评价和相关研究提供基本工具。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2017年6月以西安市城、郊3~6岁儿童“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测试结果为基础,采用MIRT下的条目区分度、难度和猜测系数对各条目进行评价和筛选,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重测信度系数以及因子分析等对修订后的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进行再检验,并与原量表进行对比。结果 依据MIRT下的条目区分度、难度和维度载荷共删除3个条目,并调整了1个条目的维度归属。修订的量表同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4,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81,重测信度系数为0.73,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9.04%,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范拟合指数(NFI)=0.86,非范拟合指数(NNFI)=0.92,比较拟合指数(CFI)=0.93,均方根残差(RMSR)=0.04。不同体重分集在过饱响应、食物响应、挑食、不良进食习惯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订后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各类指标中大部分都优于原量表。结论 MIRT理论下的条目筛选方法可进一步调高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使量表更加精简,新修订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更适合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评估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0~6岁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及饮食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儿童 良好饮食行为习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11月—2023年4月在金山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并被诊断为营 养性疾病的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其家长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 287份,采用 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287名儿童6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7.04%,混合喂养率为28.22%,6月辅食添加率为63.76%。饮食行为量表得分小于中 位数3分的维度有挑食、食物响应、不良饮食习惯、过饱响应、外因性进食、情绪性进食。儿童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 情绪性进食、主动进食能力与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肥胖的发生有关,挑食与低体重、消瘦、肥胖的发生有关。饮食行 为与超重、贫血发生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儿童性别、年龄、孕周、胎数、出生体重、6月内喂养方式、 进餐时间、断母乳时间、父母亲BMI、食物过敏与多种营养性疾病发生有关。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喂养知识 的健康宣教力度,改善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尽最大限度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建  严芳  黄影林  张丹 《中国妇幼保健》2023,(20):3946-3949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规范儿童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20年6—7月随机抽取张家港市市区和乡镇8所幼儿园共3719例3~6岁儿童及其照护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儿童中46.8%存在一项或多项饮食行为问题,其中挑食所占比例为33.5%,不良进食行为所占比例为18.8%,而情绪性进食所占比例高达27.2%。挑食主要受体质量状况、照护人教育背景影响;食物响应主要受体质量状况、家庭月收入影响;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主要受体质量状况影响;外因性进食主要受体质量状况、照护人教育背景及家庭月收入影响;情绪性进食主要受照护人教育背景影响;主动性进食主要受年龄、照护人教育背景影响(P<0.05)。结论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且存在多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5岁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对蔬菜水果摄入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广东、辽宁、内蒙古、上海和四川选取10个幼儿园923名3~5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儿童饮食行为问卷量化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各维度饮食行为对蔬菜水果摄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3~5岁儿童蔬菜的摄入量中位数为130.5g/d(P25~P75:75.0~220.0g/d),水果的摄入量为175.0g/d(P25~P75:100.0~250.0g/d)。3~5岁学龄前儿童蔬菜和水果的消费率分别为98.5%和98.4%,达标率分别为22.1%和68.8%。儿童饮食行为中,主动性进食、外因性进食、挑食、食物响应、过饱响应、不良进食习惯、情绪性进食得分依次是(3.77±0.69)分、(2.86±0.66)分、(2.77±0.65)分、(2.48±0.66)分、(2.37 ±0.69)分、(2.27±0.64)分和(1.59±0.56)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挑食行为是蔬菜摄入水平的影响因素(OR=0.740,95% CI:0.608~0.899),过饱响应(OR=0.786,95% CI:0.633~0.976)和外因性进食(OR=1.297,95% CI:1.063~1.584)是水果摄入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儿童家庭年收入、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和年龄进行调整后,结果一致。结论儿童挑食行为对蔬菜摄入有负向影响;过饱响应对水果摄入有负向影响,外因性进食对水果摄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西安市新城区社区学龄前儿童常见不健康饮食行为特征,并系统分析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为规范学龄前儿童良好的进食行为、促进学龄前儿童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12月选取西安市新城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6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进行,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饮食行为影响的因素。结果 西安市社区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不健康饮食行为是挑食、主动进食能力差、不良进食习惯等。不同性别的挑食,不良进食习惯及过饱响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0,2.024,3.707,P<0.05)。抚养人教育背景不同,儿童挑食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6,P=0.026)。抚养人身体状况不同,儿童主动进食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2,P=0.007)。家庭常住人口数不同,学龄前儿童的挑食行为,不良进食习惯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2,3.515,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依次为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常驻人口数、体重指数及抚养人教育背景。结论 加强抚养人知识储备和健康抚养观念的建立,家庭成员统一抚养观念,减少肥胖/超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是培养学龄前儿童健康饮食行为,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评估与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和儿童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0~12月共290例3~6岁学龄前儿童,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评估儿童的饮食行为,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并进行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分析,分析儿童营养状况测评与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 21%。女童的不良进食习惯、偏食及食物喜好评分高于男童,而过饱响应评分低于男童(P<0. 05); 3~4岁儿童的主动进食评分低于5~6岁儿童(P<0. 05);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儿童不良进食习惯及食物响应评分越高(P<0. 05);儿童家庭经济情况越好,儿童不良进食习惯评分越高,过饱响应评分越低(P<0. 05);与祖父母或其他人同住的儿童偏食评分较与父母同住的儿童评分高,主动进食评分较与父母同住的儿童评分低(P<0. 05);标准测评的不同营养状况儿童中,低体质量组食物喜好、食物响应及主动进食评分最低,肥胖组最高;低体质量组过饱响应评分最高,肥胖组最低(P<0. 05),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方面,偏瘦组偏食、过饱响应评分最高,食物喜好、食物响应、主动进食评分最低(P<0. 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标准测评与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判断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 125,P<0. 05)。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与其饮食行为密切相关,不良饮食行为对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影响,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与儿童营养状况的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Children’s Eating Behaviour Questionnaire (CEBQ) is used with parents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ting behaviour of their children and, consequently, children’s propensity to become obese.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mainly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not in Saudi Arabia. In this pilot study, we explored the use of the Saudi version of the CEBQ for preschool children aged 2–6 years in Saudi Arabia, and assess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eating behaviours and children’s age, gender and relative weight and parental weight. Methods: Parents of 200 Saudi preschool children in Riyadh completed the Saudi version of the CEBQ. Factor analyses on all CEBQ items were performed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and age groups were examined. Correlations between children’s BMI z-scores and eating behaviours were analysed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The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an eight-factor solution similar to the theoretical factor structure, with good internal reliability and acceptable correlations between subscales. Boys scored higher than girls on food responsiveness; no difference between age groups was found. Posi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BMI z-scores and ‘food approach’ subscales, food responsiveness, enjoyment of food and emotional overeating were found, while ‘food avoidant’ subscales, satiety responsiveness and slowness in eating had inverse relationships with BMI z-scores. Maternal BMI ha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BMI z-scores and food responsiveness. Conclusion: The CEBQ is a valid psychometric tool that can be reliably used to assess eating behaviour characteristics in Saudi preschool children.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discover whether eating behaviour traits show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over childhood. SUBJECTS/METHODS: Mothers of 428 twin children from the Twins Early Development Study participated in a study of eating and weight in 1999 when the children were 4 years old. Families were contacted again in 2006 when the children were aged 10 years, with complete data on 322 children; a response rate of 75%. At both times, mothers completed the Child Eating Behaviour Questionnaire (CEBQ) for each child. Continuity was assessed with correlations between scores at the two time points, and stability by changes in mean scores over time. RESULTS: For all CEBQ subscales,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time point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P-values <0.001). For satiety responsiveness, slowness in eating, food responsiveness, enjoyment of food, emotional overeating and food fussiness, correlations ranged from r=0.44 to 0.55, with lower continuity for emotional undereating (r=0.29). Over time, satiety responsiveness, slowness in eating, food fussiness, and emotional undereating decreased, while food responsiveness, enjoyment of food and emotional overeating increased. CONCLUSIONS: Eating behaviours, including those associated with a tendency to overeat, emerge early in the developmental pathway and show levels of individual continuity comparable to stable personality traits. Appetitive traits related to higher satiety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maturation, while those associated with food responsiveness tended to increase. This pattern is consistent with strong tracking of body mass index alongside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obesit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西安市区初中生进食行为的现状,研究进食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减少与进食障碍相关的进食行为问题对初中学生的危害。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区631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进食态度测试26项(EAT-26)、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Ⅲ(FACESⅢ)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 西安市区13.47%的初中学生存在进食行为问题,其中女生占9.19%,多于男生;女生EAT-26总分明显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节食维度;初三年级进食行为问题较严重,EAT-26总分显著高于初二年级,主要表现在口腔控制维度;初中男生家庭适应性与口腔控制维度呈正相关,而初中女生家庭亲密度与暴食维度呈正相关。 【结论】 家庭因素影响初中生的进食行为,对于存在进食行为问题的个体,应适当改变其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14.
西安社区168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西安社区7个月~4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情况,为地段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指导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西安两个社区7个月~4岁儿童168名,以家长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儿童背景资料、儿童饮食行为特点、家长的喂养行为及家长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应对。 【结果】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情况:正常组儿童仅11人(占6.5%),未检出饮食行为问题,检出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组儿童157人(占93.4%);男女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0.05);城区儿童与郊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65,P>0.05);总检出问题7项,其中进食时间过长78人,对食物不感兴趣85人,拒绝某种食物38人,不愿尝试新食物56人,强烈偏爱某些食物人81人,进餐分心101人,进餐地点不固定77人,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应加强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高度重视,及对抚养人科学育儿知识的宣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全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我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和家庭喂养状况的流行率。【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调查儿童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以及儿童抚养人的喂养行为问题。【结果】 34.7%的儿童有饮食行为问题,其中19.0%强烈偏爱某种食物;32.6%的家长允许儿童随意选择食物,6.3%的家长通过强迫或惩罚使儿童多进食。【结论】 我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流行水平较高,应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饮食行为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编制一套本土化的幼儿饮食行为量表,以早期识别、干预幼儿饮食行为问题。方法 对349名幼儿行初始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区分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数及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条目,形成试用问卷。对1 021名幼儿行试用问卷调查,筛选条目并形成正式量表。运用折半信度、重测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1)形成包含7个维度、39个条目的幼儿饮食行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折半信度为0.922,重测信度0.735,与各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455~0.817。验证性因子分析示χ2/df=2.980,GFI=0.815,CFI=0.802,RFI=0.708,RMSEA=0.062。2)幼儿体重与出生体重、家庭结构、不良饮食习惯相关(P<0.05);幼儿身长与家庭结构和低盐饮食相关(P<0.05)。父母文化水平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显著(P<0.05)。家庭收入对幼儿挑食偏食影响显著(P<0.05)。不同家庭结构对食物响应、过饱响应和共同进餐机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饮食行为量表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可真实客观地反映幼儿的饮食行为问题,是我国本土化幼儿饮食行为评估的科学可信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诊断和干预的方法。 【方法】 将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阶段性综合干预和常规干预的方法,观察对儿童四类饮食行为问题,包括精力充沛胃口差、挑食偏食、不良进食习惯和害怕进食的干预作用。 【结果】 儿童保健门诊和社区就诊儿童四类不良饮食行为问题中,挑食偏食儿童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8,P<0.001);其余三项不良饮食行为问题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四类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干预前后的行为改变,干预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年龄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在我国推广和完善以家庭为单位的阶段性儿童饮食行为临床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