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Kiss-1基因在5种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Z、SUNE-1、SUNE-1-5-8F、SUNE-1-6-10B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细胞株中Kiss-1基因的表达。结果 5种细胞株中Kiss-1蛋白的表达皆为阳性,在低转移性细胞株SUNE-1-6-10B中Kiss-1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具有较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的表达(P〈0.01)。5种细胞株中均扩增出Kiss-1 mRNA,在低转移性细胞株SUNE-1-6-10B中Kiss-1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具有较高转移习性细胞株中的表达(P〈0.01)。结论 Kiss-1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细胞中低表达,提示了该基因可能在鼻咽癌肿瘤细胞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zrin蛋白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PC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6例NP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鼻咽部瘤体活检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Ezrin蛋白的表达。用Kaplan-Meier法计算转移风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别NPC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3.2%(48/76),其表达与远处转移关系密切(P<0.05)。NPC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是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Ezrin蛋白阳性表达(P<0.05)。Ezrin蛋白为阳性表达者远处转移风险更高(P<0.05)。结论:Ezrin蛋白阳性表达与NPC转移明显相关,可作为NPC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aspin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Maspin基因与已知转移习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之间的相关性,为鼻咽癌发生转移的可能机制及临床预测转移风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SUNE-1-5-8F、SUNE-1、CNE-2Z、CNE-1、SUNE-1-6-10B 5株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用RT-PCR及Western blot 2种方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aspin基因表达情况。结果:Maspin基因在SUNE-1-5-8F、SUNE-1、CNE-1及SUNE-1-6-10B细胞株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NE-2Z细胞株中不表达,且在mRNA和蛋白水平Maspin基因表达具有一致性;Maspin基因在不同转移习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RNA和蛋白表达量总体存在差异(P<0.05),但表达量不随鼻咽癌细胞株转移习性增高而降低(P>0.05)。结论:Maspin基因在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RNA和蛋白表达量不同;Maspin基因可能与人鼻咽癌细胞株的转移潜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及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SATB1、COX-2的表达。结果SATB1、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和46.67%,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和10%,2种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SATB1、COX-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种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SATB1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SATB1和COX-2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ATB1和COX-2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P27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收集的鼻咽癌黏膜组织76例(病例组)和正常鼻咽组织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标本中的RKIP、P27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RKIP、P27蛋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两组RKIP蛋白和P2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55.26%低于对照组的86.67%,病例组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77.63%高于对照组的46.67%;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Ⅲ期和Ⅳ期鼻咽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病灶组织中的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Ⅰ期和Ⅱ期鼻咽癌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Ⅲ期和Ⅳ期鼻咽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病灶组织中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Ⅰ期和Ⅱ期鼻咽癌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RKIP蛋白低表达、P27蛋白高表达,并且与鼻咽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P16和nm23-H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P16、nm23-H1基因产物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状态,探讨其与NPC的转移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NPC初治患者癌组织中P16、nm23-H1基因产物表达,并对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细胞AgNOR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16、nm23-H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4.6%(16/65)和61.5%(40/65).T1和T2期患者P16及nm23-H1蛋白表达高于T3及T4期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与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后远处转移无关(P>0.05);nm23-H1蛋白在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51.2%(21/41),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的79.2%(19/24)(x^2=4.99,P<0.05);随访中有15例发生远处转移,其nm23-H1表达率为33.3%(5/15),显著低于无转移组的70%(35/50)(x^2=7.56,P<0.01).P16、nm23-H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外周血T细胞AgNORs含量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nm23-H1基因表达与鼻咽癌转移相关,可以用于临床预测鼻咽癌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放射治疗后远处转移.nm23-H1、P16基因表达与外周血T细胞核仁组成区形成有关,可能反映了机体的免疫调节机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体外培养5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人鼻咽癌细胞株,探讨不同转移潜能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KAI1/CD8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为鼻咽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中KAI1/CD8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②Western blot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中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均扩增出KAI1/CD82mRNA,且随着细胞转移习性增高,KAI1/CD82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②KAI1/CD82在SUNE-1-6-10B和CNE-1中表达增高,其中在SUNE-1-6-10B中增高明显(P<0.05).结论 ①KAI1/CD82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具有一致性,随着KAI1/CD82基因在不同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RNA水平表达的增高,在蛋白水平表达也呈增高趋势;②KAI1/CD82基因在低转移性细胞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细胞中低表达,提示了KAI1/CD82可能在鼻咽癌肿瘤细胞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伟  李萍  冯大益  黄克强  凌惠媛  李旭祥 《广西医学》2010,32(10):1172-1174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转化因子-β1蛋白(TGF-β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Ezrin、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Ezrin阳性≥50岁组显著高于40~49岁组及≤39岁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TGF-β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zrin和TGF-β1在鼻咽癌组织表达,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074,P=0.585)。结论 Ezrin和TGF-β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I(AnnexinI)在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NNET)、原发鼻咽癌(NPC)组织及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LMNP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NNET、98例原发NPC组织(高分化鳞癌5例,中度分化鳞癌13例,低分化和未分化癌80例)及20例LMNPC组织中AnnexinI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l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NNET比较,AnnexinI在原发NP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原发NPC比较,AnnexinI在LMNP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98例原发NPC组织标本中,AnnexinI的表达水平与NPC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复发及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AnnexinI低表达的肿瘤较高表达的肿瘤分化差,有更晚的临床分期、更容易复发、更容易发生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P〈0.05or0.01)。结论AnnexinI与NPC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相关,有望成为预测鼻咽癌转移、预后和区别NPC分化程度的分子标志物。提示AnnexinI在鉴别NPC组织学分化程度、预测鼻咽癌病人预后及预警鼻咽癌转移和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及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原发灶、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SATB1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qRT-PCR检测51例乳腺IDC组织、17例对应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32例配对癌旁乳腺组织中SATB1、BRMS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原发灶组织、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SATB1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6.47%、82.35%,均高于癌旁组织的28.12%( P <0.05);BRMS1蛋白的表达率分别是25.49%、23.53%,均低于于癌旁组织的87.50%( P<0.05);在原发灶组织、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组织SATB1 mRNA表达量分别是癌旁组织的3.88、6.06倍;BRMS1 mRNA表达量分别是癌旁组织的0.36、0.3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SATB1蛋白及mRNA、BRMS1 mRNA在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乳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无转移乳癌原发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ATB1蛋白和mR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分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及绝经状态无关( 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原发灶组织、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中SATB1、BRMS1蛋白及mRNA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SATB1、BRMS1异常表达与IDC发生、发展、淋巴转移有密切关系,SATB1有望成为评估乳腺IDC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肿瘤相关分子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2002—2003年存档的60例手术活检切取的鼻咽癌组织蜡块(鼻咽癌组),另选择30例鼻咽慢性炎症患者的鼻咽部炎症组织石蜡标本(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检测鼻咽癌组织和鼻咽慢性炎症组织标本中P-Akt的表达,观察P-Akt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P-Akt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着色主要集中在细胞质,阳性21例,阳性率为35.0%,对照组无P-Akt表达,两组P-Akt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Akt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组织原发病灶侵犯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远处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鼻咽癌组织的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细胞质中P-Akt过表达,其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如淋巴结浸润、远处转移和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Akt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鼻咽癌病期和转移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KAI1/CD82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株及鼻咽部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应用PCR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28例鼻咽癌和15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KAI1/CD8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均扩增出KAI1/CD82 mRNA,随细胞转移习性增高,KAI1/CD82 mRNA表达水平降低;KAI1/CD82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低于非肿瘤性鼻咽组织的7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I1/CD82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等无相关性。随N分期进展,KAI1/CD82 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无淋巴结转移组(N0)85.7%比有淋巴结转移组(N1-N3)28.6%表达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I1/CD82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的低表达与鼻咽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该基因在抑制鼻咽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Apel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鼻咽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初诊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慢性炎性组织中Apelin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Apel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咽慢性炎性组织(P<0.01);随着T分期及临床分期的提高,鼻咽癌组织中Apelin表达显著升高(P<0.05);Apelin表达随着鼻咽癌患者的N分期提高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 Apelin的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检测Apelin的表达对于鼻咽癌的诊断、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仍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Liu ZQ  Tian YQ  Ma FR  Zhu L  Hu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41-2543
目的 从纯化鼻咽组织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中筛选出鼻咽癌发病相关的候选靶基因桥粒芯糖蛋白3(DSG3),利用半定量逆转录(sqRT)-PCR进一步研究DSG3基因在纯化鼻咽部组织中反义RNA(aRN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NA保护技术保存组织标本(22例鼻咽癌患者及12例鼻咽部正常或存在炎性黏膜上及组织者),显微切割获得鼻咽癌组织标本中的癌细胞、鼻咽部非癌组织标本中的黏膜上皮细胞,提取每一例纯化组织标本RNA,线性扩增获得足量aRNA,通过sqRT-PCR进一步研究候选靶基因DSG3在两种不同鼻咽纯化细胞aRNA中的表达。结果在纯化鼻咽癌组织和鼻咽部非癌组织全基因组表达谱中,DSG3基因表达值分别为2、06±1、60和0.48±0.23,表达相差4.24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f=16,t=2.145,P=0.048)。sqRT-PCR检测纯化鼻咽癌组织及非癌组织aRNA中DSG3基因的表达,分别为3.54±2.69和0.95±0.23,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的意义(df=32,t=3.307,P=0.002)。结论 利用全基因组芯片构建基因表达谱结合sqRT-PCR等实验研究,可筛选出与鼻咽癌发病相关的候选靶基因,DSG3基因高表达是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再要促瘤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杨志诚 《吉林医学》2010,31(19):2990-2991
目的:探讨nm23-H1蛋白与鼻咽癌的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80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织nm23-H1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nm23-H1蛋白在鼻咽癌患者中,表达阳性者转移发生率为49.8%,低于表达阴性者转移发生率为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P<0.01)。nm23-H1蛋白表达未显示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关。结论:nm23-H1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转移有关,对鼻咽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鼻咽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5例鼻咽癌组织中TOPOⅡ阳性表达52例(94.5%)。与患者的性别、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检测TOPOⅡ对制定鼻咽癌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E-cadherin的表达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细胞中E -cadherin的表达和bcl-2基因表达的相互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74例鼻咽癌组织细胞中E -cadherin及bcl -2基因表达 ,计算各例的阳性表达率 ,通过非参数相关样本Wilcoxon检验 ,检验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74例鼻咽癌中E -cadherin72例显示不同程度阳性表达 ,阳性率由 5 %至 10 0 % ;bcl -2在 65例中显示不同程度阳性表达。bcl-2中位阳性率明显低于E -cadherin的中位阳性率 (Z =-3 0 2 1,P =0 0 0 3 ) ,且随着E -cadherin阳性率增高而减低。结论 :鼻咽癌细胞中E -cadherin的表达可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 ,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Beclin1、PTE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自噬蛋白Beclin1与凋亡相关蛋白PTEN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鼻咽癌、20例癌旁黏膜和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Beclin1和PTEN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转移的关系。结果Beclin1在鼻咽癌、癌旁黏膜和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65.0%、93.3%,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0%、85.0%、93.3%,Beclin1和PTEN蛋白表达程度都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Beclin1与PTE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946,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Beclin1、PTEN低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检测其表达对研究鼻咽癌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端粒酶各组分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明确鼻咽癌组织端粒酶各组分(hTR、TP1、hTERT)基因表达及其与端粒酶活性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PCR-ELISA方法分别检测同一标本,包括鼻咽癌(NPC)组织、慢性鼻咽炎(CINE)组织端粒酶各组分基因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结果(1)43例NPC组织中,38例(88%)可检测到hTERTmRNA表达;16例CINE组织中均未能检测到hTERTmRNA表达,hTETRmRNA在NP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CINE组织中hTERTmRNA的表达(P<0.05).(2)43例NPC组织中,39例(90.7%)表达hTR,38例(88%)表达TP1mRNA;16例CINE组织中,14例(87.5%)分别表达hTR和TP1mRNA.hTR或TP1mRNA在NPC和CINE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NPC组织端粒酶活性(86%)显著高于CINE组织端粒酶的活性(0%)(P<0.05).(4)hTE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显著相关(P<0.05);而hTR或TP1mRNA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无关(P>0.05).(5)端粒酶各组分基因表达均与NPC临床分期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hTR和TP1mRNA在NPC和CINE组织中均高阳性率表达,并与端粒酶活性无关,hTERTmRNA仅在NPC组织中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呈高度一致性,提示hTERT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对hTERTmRNA检测可以作为NPC临床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鼻咽癌p16 mRNA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p16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16 mRNA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素标记RNA探计的原位杂交技术,对20例散发性鼻咽癌(NPC)患者及3个NPC家系中NPC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mRNA检测,探讨p16 mRNA的异常表达在NPC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20例鼻咽炎患者的鼻咽部组织做为对照。结果:20例NPC标本原位杂交阳性8例,p16 mRNA阳性表达为40%(8/20),3个高发家系的NPC标本无阳性表达,20例对照(鼻咽炎患者的标本)全部有p16 mRNA阳性表达。结论:p16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提示p16基因作为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的突变或缺失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行为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