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加入10%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疗程。结果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明显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P<0.05或0.01),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81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加入10%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明显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P<0.05或0.01).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6AA)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精氨酸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1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血氨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1),肝功能、血氨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对纠正肝性脑病,改善肝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谢迎春 《吉林医学》2014,(19):171-17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瑞甘)联合甘露醇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32例仅予以肝性脑病的一般治疗,包括避免大量蛋白饮食,慎用镇静药及损伤肝功能的药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输蛋白、血浆,补充支链氨基酸,乳果糖等。对照组(1)32例在观察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每6小时一次。对照组(2)32例在观察组基础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观察三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包括神志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氨下降水平、肝功能好转程度等均明显好于观察组,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同甘露醇联合应用对肝性脑病患者的神志改变情况优于单独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二者有协同作用。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甘露醇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予以食醋80~100ml,稀释后灌肠,2次/d;28例为观察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予以门冬氨酸鸟氨酸粉针剂(瑞甘)5~1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1次/d。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0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复常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瑞甘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在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复常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6AA)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精氨酸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平均1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肝功能、血氨)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1),肝功能AST、TBiL、NH3,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对纠正肝性脑病,改善肝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重肝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合并肝性脑病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并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分级,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氨。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72.3%)明显优于对照组(44.0%),P〈0.005;治疗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氨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以有效治疗慢重肝合并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肝硬化、肝癌导致不同程度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纳洛酮,对照组采用精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均为7d,两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7d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情况及血氨情况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氨水平、肝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对降低血氨、促进苏醒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乳果糖口服或灌肠,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忠  邹燕  魏尉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4):453-45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不同肝功能分级亚临床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56例肝炎后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检测ALT、TBIL、NCT、血氨,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NCT血氨明显降低(P<0.01)。肝功能分级ChildA、B级患者NCT血氨均明显下降(P<0.01),ChildC级两项指标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对ChildA、B级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可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治疗过程中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好分组工作,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又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和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时,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血氨水平、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对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肝肝硬化及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一般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5.0g,bid"及"醒脑静20ml,qd"静滴,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200mg,qd"及"支链氨基酸250ml,qd",两组疗程均为3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对纠正肝性脑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王文斌 《吉林医学》2013,(32):6705-6706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乳果糖口服,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3.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降血氨和改善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门冬氨酸鸟氨酸,连用72 h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和肝功能指标、意识变化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血氨水平、肝功能、意识障碍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了我院2009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250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后早期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的病例128例,早期未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病例122例,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2周后血氨、肝功能、临床症状等指标。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后早期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只有3例,占到2.3%(3/128);早期未给予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有27例,占到22%(27/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诱发肝性脑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降低血氨水平,同时改善肝功能,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何小中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37-738,74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与乳果糖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2次/d静滴;乳果糖10~20 g/次,3次/d,口服。保持2~3次/d软便(必要时可加量)。对照组给予精氨酸20 g/次,静滴,连用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清醒时间、肝功能及血氨变化,总有效率及死亡率。肝性脑病分为Ⅰ、Ⅱ、Ⅲ、Ⅳ期[1,2],观察治疗前后的计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缩短患者清醒时间,降低其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及血氨水平,提高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对照组静滴精氨酸,因肝硬化患者鸟氨酸循环中所必需精氨酸酶、精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故疗效不佳。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是较为有效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氨酸协同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氨酸和门冬氨酸鸟氨酸,连用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NH3)和肝功能指标、意识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血氨水平、肝功能、意识障碍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陈扬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200-201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效价比。方法:将112例肝性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7例,2组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观察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20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30ml保留灌肠,疗程均为1周。治疗期间察看患者的意识状况、运算能力、行为异常的恢复、扑翼样震颤的改善程度。治疗前、后分别检查空腹血氨和肝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药物经济学分析,观察组成本一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生单位效益的费用对照组少13.3元。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良好,经济安全,是优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肝性脑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综合治疗)和对照组30例(精氨酸+综合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氨、肝功能及神志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氨、肝功能及神志变化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黄之克 《当代医学》2012,(31):59-6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去除病因、限制蛋白质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5~10g和精氨酸20g,均加入250mL葡萄糖溶液,ivgtt、qd、连用7d.1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血氨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23).治疗后两组的AST、ALT、TBIL和血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72、3.265、3.641和3.254,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能迅速、有效地降低AST、ALT、TBIL和血氨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