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1年每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数据,对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剂型以注射剂为主;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占抗菌药物总DDDs的1/2,头孢菌素类中又以第3代头孢菌素的DDDs最高;大环内酯类的使用主要以口服制剂为主。氟喹诺酮类与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DDDs、AUD和销售金额构成比逐月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但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我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销售金额持续增长,但占我院全年药品销售比例基本不变,排序第1位的是头孢菌素类;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两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金额和DDDs上升明显。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我院住院患者的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应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控制细菌耐药率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列前位的主要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占一半以上,排名首位的均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的选择起点偏高,需进一步加强其合理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2年及2003年两年中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结果两年中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前5位的均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其它β内酰胺类。本院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所占的金额比重最大;喹诺酮类使用频率有上升趋势。在DDDs排序中,居前10位的绝大多数为注射制剂品种。结论应注意抗菌药物剂型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2年及2003年两年中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结果两年中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前5位的均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其它β-内酰胺类.本院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所占的金额比重最大;喹诺酮类使用频率有上升趋势.在DDDs排序中,居前10位的绝大多数为注射制剂品种.结论应注意抗菌药物剂型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2—200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捷  黄俊雄 《广东药学》2005,15(3):46-49
目的了解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2年及2003年两年中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结果两年中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前5位的均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其它β-内酰胺类。本院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所占的金额比重最大;喹诺酮类使用频率有上升趋势.在DDDs排序中,居前10位的绝大多数为注射制剂品种。结论应注意抗菌药物剂型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二级医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AUD),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和AUD。结果:该医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AUD分别是65.30、55.76、54.33 DDDs/(100人· d),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青霉素类、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1代头孢菌素类的AUD逐年下降,而第3代头孢、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咪唑衍生物呈上升趋势。结论:该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住院患者的AUD较高,第3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AUD增长过快,医院管理部门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李静  孙秀英 《中国药房》2015,(5):582-584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我院药剂科药品管理数据库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2013年14 009例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数据,并对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总AUD为52.705 DDDs/(100人·天),AUD最大的前3类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其AUD值分别为25.363、9.278、4.166 DDDs/(100人·天)。DDC在150元以上的抗菌药物有注射用美罗培南、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甲肟。结论:我院抗菌药物总AUD低于国内医院平均水平,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及DDC较合理,但仍存在抗菌药物应用过度、过于集中,部分医师偏爱应用广谱、价格昂贵抗菌药物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库管理信息系统检索2010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和ABC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出库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为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2代头孢菌素;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应用较多,头孢菌素占绝对优势。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抗菌药物用药集中、用药过度、少数品种过量使用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09~2011年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销售额呈增长趋势,年增幅平均在34%以上,而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多呈下降趋势,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年中用药频度始终居于首位。结论:随着抗菌药耐药情况日益严重,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和经济学指标有待深入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依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收集2009-2011年我院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3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累计 DDDs 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acterial use density , AUD)并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 AUD 分别为每百人天86.60,88.40,62.10限定日剂量(DDD)。 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占主体地位,且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占90%,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C)值偏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抗菌药物 DDC偏高等不合理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抗菌药物进行抗菌药物金额、品种、使用频度等进行排序分析。结果门诊22个月抗菌药物使用共78个品种,金额构成比例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序第一的是喹诺酮类,第二是头孢菌素类;门诊抗菌药物占药品总金额48.03%,注射剂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数的52.12%,而口服抗菌药物占47.88%;注射用药频率最高为头孢类药物,口服用药频率最高是喹诺酮类药物。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还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合理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阳性细菌耐药率,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1-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各类别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阳性病原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37DDDs下降至2013年的155024.25DDDs,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类及大环内酯类用量排名逐年升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用量排名则逐年减少,抗真菌类及碳青霉烯类排名无明显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有下降趋势,溶血性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目前的耐药形势。  相似文献   

14.
黎泳琴  欧焕娇 《今日药学》2012,22(6):372-374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以及为规范本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医院2011年6月第2周患者出院病历301份,从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联合使用、用药频度及分级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用Excel分类汇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19%,联合用药占26.32%,抗菌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20.69%;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居第一;在DDDs排序中注射类药物的DDDs高于口服类。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的学习,同时加大管理、干预力度和严格控制用药指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各类别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阴性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37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55024.25 DDDs,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类及大环内酯类用量排名逐年升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类用量排名则逐年减少,抗真菌类及碳青霉烯类排名无明显变化。各类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较高,2013年基本达到100%,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年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类抗菌药呈逐渐耐药趋势。 结论 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目前的耐药形式。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某“三甲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该"三甲"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三甲"医院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并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涉及96种,销售金额(4597.57万元)占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15123.58万元)的30.40%,其中列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28种(2386.49万元),其他β-内酰胺类16种(1124.52万元)及氟喹诺酮类8种(319.03万元);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前3位为头孢甲肟、头孢替安、头孢孟多酯。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理此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1—2015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数据,对药物的名称、规格、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品种数、品规数保持基本稳定,销售金额排序前两位的分别是2011年的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2012—2015年的碳青霉烯类和单环类,DDDs分别为167200、121321、92586、90029、88302,DDC值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整体下降,提示通过医院加强管理和药师的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以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2年度抗菌药物金额是逐年递增的,而且2012年明显上升。递增金额较为明显的是头孢菌素类以及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金额呈下降趋势。用药频度排在前5位的以口服药为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结构基本合理,但仍然有不合理之处,比如头孢类金额增长较快,尤其是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金额增长较快,说明用药起点较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使用的抗菌药物,从品名、规格、剂型、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使用的抗菌药物有92种,消耗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31.7%,用药频度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抗结核类。用药频度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中,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的占50%。价格〈10元·g-1的抗菌药品消耗金额比例最高,占全部抗菌药品的36.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兼顾了高、中、低3个价格层次,低价格层次抗菌药物种类居多,分布和使用较合理,基本上体现了经济适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