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精神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蕴涵。将其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认识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庆精神在“概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并从课堂教学内容内化、教学方法渗透和实践教学外化三个方面探析将大庆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要课程。结合“概论”课程,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学生阶段性身心成长规律、发挥理论本身魅力和教师自身魅力以及联系实际选好教学切入点激发共鸣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进头脑”展开讨论,可以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西南大学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并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开展了课堂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探索.为了解该课程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效果,总结课堂实践教学经验,进一步指导今后的课堂实践教学,课题组从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认知,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考核、实施效果的反映,以及影响实施效果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4.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理论课堂和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针对“四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体系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探索了“四史”深度融入思政教学体系的原则、意义和路径,对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四史”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要重点剖析“四史”教育要素,深刻领悟“四史”教育思想,把“四史”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机联系。无论是“四史”教育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所以,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作为教育主线,同时,侧重为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便于升华学生思想,保证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6.
“四史”教育融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与课程教学目标,中国当代文学本身包含“四史”内容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有关。在融入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对“四史”内在逻辑关系认识不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四史”内容挖掘不深和学生对“四史”学习的兴趣不高等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须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功能,遵循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的教学路径,即课前准备好“四史”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课中守正创新讲好“四史”内容,课后巩固“四史”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内容上存在相互交叉重复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两门课的关系以提高教学实效,关键在于把握两门课的联系与区别,从系统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它们相互衔接与配合的途径与方法,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读,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师的重要责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结合融入十九大精神的2018版课程教材,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新思路与新担当,使大学生在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融合基础上完成"获得感"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在教材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已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基于“1+1”三段式教学模式,分别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语言和形式等方面,探讨了“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具有导向和价值功能。当前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就是要打破教材体系,实行专题教学;紧跟形势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需要,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把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守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性原则,把握“四史”之间的内部联系;坚持相关性原则,实现“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准确把握“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四史”教育共同体;坚持系统思维并树立大历史观,培养“四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情怀;运用大数据思维并树立整体观,建立“四史”教育的评价体系;运用辩证思维并树立联系观,构建“四史”教育新内容和新方法;运用历史思维并树立大历史观,培养大学生“论从史出”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这得益于全党上下始终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强调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在建党百年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这一重要群体更应该加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教育。通过“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具体实践,围绕大学生“四史”教育诸多侧面的展开,力求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历史照亮过去,历史启迪未来。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核心内容的“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相应的逻辑理路: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是融入的逻辑立场;强化大历史观、理解党的伟大贡献是融入的逻辑方法;坚持内在统一性、把握“四史”教育的整体性逻辑是融入的基本前提;抓住侧重点、精准对接各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融入的逻辑核心;坚持实践逻辑、引导大学生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融入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该课程建设应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动社会实践学时,增强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具有突出优势和重要意义.地方红色资源转变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程资源,可以进教材,充实课程内容;可以进课堂,丰富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建设红色资源实践基地,强化课程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论课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教学主线,探求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以"扎实理论功底""锤炼理论修为"实现知行合一,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共同理想,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夯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  相似文献   

17.
"四史"教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从理论、现实、历史3个维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四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将"四史"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分析"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生认知、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实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价值进行探讨,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创新背景下如何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为扎实培养新时代高校人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纳入大学思想政治课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任 务。 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融入有其内在的逻辑支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另一种延伸。 从理论逻辑上出发,“四史”教育 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一脉相承?历史逻辑上,“四史”教育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以正确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 人物?价值逻辑上,“四史”教育促使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实践逻辑出发,在促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 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接受性。 “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进行思想引领、行为塑造的关键课程,“四史”教育是实现思想引领的重要途径。从前提和过程来看,“四史”教育要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精准思维与协同机制是重要的理念基础与行动策略。只有运用精准思维对融入需求进行精准识别与把握,对融入资源进行精准透视与解读,才能确保“四史”资源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前提保障。而在融入过程中,教学的内容结构、方法体系和相关主体的衔接匹配与合作联动,是保证“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行动策略。即要努力做到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四史”之间的协调融通、“四史”在各门思政课中的融合互补,以及融入思政课的“四史”的大中小学段的衔接配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思政课专任教师、学科专家、辅导员、管理者、学生、校外实践导师等校内外多元主体的沟通、合作、联动。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毛泽东思想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门课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整合。这种整合应当根据三大理论成果以及新理论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把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完整、统一的内容体系,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概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