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求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青年运动领袖和工人运动先驱.他革命的一生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密不可分,从编辑《中国青年》到主编《日日新闻》《安源月刊》《少年先锋》《飞沙》《上海报》,以及《红旗日报》副刊《实话》等报刊,在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行的同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觉悟,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2.
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报纸副刊的传统《从“晨报副刊”和“觉悟”的四十周年说起》也许可以这样说: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运用副刊的特点来担当革命的宣传战线上的一支方面军,已经成为中国革命报刊的优良传统了。我们可以把这传统追溯到党成立之前的年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阵地,主要就是依靠报纸、杂志。然而当时党还没有成立,更不用说有自己的机关报。马克思主义者就先通过副刊来吹起革命的号角。  相似文献   

3.
新闻性--报纸副刊的活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副刊从其起根发苗至今,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其间,副刊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幼稚到成熟、由形式单一到内容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特别是对在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来说,更是功莫大焉。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需要特殊的文化阵地。副刊被先进的知识分子用作宣传新思潮的讲坛,推动新文化的园地,为新文化、新思潮的传播推波助澜、摇旗呐喊。也因此,北京的《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副刊、《时事新报》副刊等,不但在当时声名远播。名噪一时,  相似文献   

4.
1920年4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非常渴望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原著。陈望道通过日文译本和英译本,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当时,为了使这本书尽早与中国读者见面,由陈独秀出面与维经斯基商量,维经斯基拿出一笔经费,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书,即是《共产党宣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产党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沈玄庐通过另一位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民国日报》经理兼总编、《觉悟》副刊主编邵力子,在1920年9月30曰《觉悟》副刊上发表了一篇  相似文献   

5.
余小沅同志花了三年多时间,写就《副刊学概论》,请我作序,我乐意为之。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报纸的副刊学研究比较少,而客观的发展又比较快,很需要多从理论上探讨,加以正确引导;二是我与小沅一样,也从事过副刊的编辑工作,同行相亲,又有感言。 报纸的副刊,是中国报业的一大特色,有久远的历史,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北京《京报》副刊,它们程度不同地为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新思潮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江淑峰 《青年记者》2007,(24):60-61
报业有句行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可见报纸副刊的作用非同小可。从新文化运动中《学灯》、《晨报》、《觉悟》和《京报副刊》,到报业激烈竞争下各大报纸的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东风》、《文汇报》的《笔会》、《解放日报》的《朝花》、《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及《羊城晚报》的《花地》、《晚会》等等,  相似文献   

7.
杨晓峰 《编辑之友》2011,(11):117-119
"五四"时期是新旧文化碰撞抗争、中西思想融合激荡的年代,其重要现象之一便是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北平《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和北平《京报副刊》等四大副刊的应运而生。它们之所以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摒弃曾在中国大行其道、风行一时的鸳鸯蝴蝶派作品,在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现玉 《东南传播》2016,(10):47-49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这一报刊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重要作用。笔者详细梳理了六期《共产党》月刊的200余篇文章,研究这一近代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状况如何,具体传播了哪些内容,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对建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希望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刊物,掌握刊物的任务和性质,加深《共产党》月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大相径庭的两种评估说起五四时期的副刊改革,人们会很自然的想起号称“四大副刊”的《晨报副镌》、《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和《京报副刊》。事实上《京报副刊》与《晨报副镌》等并称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不很恰当,它创刊于1924年12月5日,已进入大革命时期,而真正属于五四时期的《时报》副刊偏偏很少有人提及。即使偶尔谈到,也多是作为因循守  相似文献   

10.
简敏 《新闻前哨》2007,(1):43-45
中国报纸分设副刊可以上溯到1875年上海《申报》在新闻版面之后公开征求“骚人韵士”的“短什长篇”,刊登“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1911年,《申报》设《自由谈》,并将之作为一个长期的栏目固定下来,由此,副刊正式定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是与报纸副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镌》、《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名家荟萃,佳作不断,共同形成了中国文艺副刊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这时副刊摆  相似文献   

11.
新阅读     
《建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迭遭战祸。1920年年初,《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出台,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热潮。1921年7月,随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本书以此为背景,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2.
新阅读     
《出版参考》2011,(9):53-56
《建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迭遭战祸。1920年年初,《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出台,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热潮。1921年7月,随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本书以此为背景,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3.
聂震宁 《出版与印刷》2021,(1):前插1-前插2
前不久,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物《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百年出版》编辑委员会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出版史,应当从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谈起,因为这本期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新青年》的创办和发展,让我们对期刊在中国革命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京报副刊》创刊于五四以后的1924年12月5日。它是《京报》10多种副刊中影响最大的一种.主编孙伏园。当时革命形势日趋高涨,《京报副刊》继承了五四时期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等的传统,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积极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抨击军阀专制政策和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同时提倡新文化.批判“甲寅派”的封建复古思想和“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广泛。一大批进步作者为该刊撰稿.鲁迅就曾发表杂文40多篇。  相似文献   

15.
钟潮  徐文霞 《新闻知识》2004,(12):76-80
本刊特稿做大晚报品版提升市场价值 —从《深圳晚报》的“试水,实践看媒体资本运作的前景王田良(卜幻面向群众面向市场 —从《深圳商报》的改革谈起王茂亮(2一3)副刊要在创新中与时俱进 —2003年中国报纸副刊论坛述要解维汉(2一5)强化新闻摄影的“两个八字方针”高兴烈(2一了)新世纪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趋势王泽华王全领(3一3)“入世”后对外新闻传播障碍分析丁柏铃(4一3)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笑炳武(卜6)对2的3年公众人物报道的反思李艺〔4一8)西部地区广告产业落后的原因分析卢山冰(4一10)光荣与荆棘之路 —新闻评价在…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副刊也要讲导向.进入2017年,当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时,面对读者减少的现状,有的报纸转型新媒体,有的报纸减少或取消副刊进行瘦身.可是,报纸副刊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在传播知识、启迪思想、传承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不少报纸把办好副刊作为留住读者的重要手段.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笔者结合《漯河日报·晚报版》近几年的实践,谈谈对副刊传播正能量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旧时报纸的副刊人们通常把报纸叫做新闻纸,凡读 “ ”报,也总是先浏览要闻。可也有这样的人,拿到报纸, 只是瞟两眼新闻就直接往后翻,一直翻到他平时感兴趣的副刊才停下来,开始津津有味地阅读。报纸的副刊是否和“正刊”同时诞生,未加考证,不敢妄言。但报纸的副刊和“正刊”同样声名远播、影响久远的则不乏其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报界以四大副刊最为著名。它们是:北京晨报副刊、京 《 》《报副刊》,天津的民国日报·觉悟,上海 《 》的《时事新报·学灯。仅以晨报副刊为 》 《 》例,即可看出当时副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决定了媒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必要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作为普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平台,媒体是受党的绝对领导的意识形态窗口和重要的宣传阵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仅有中央媒体的声音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地方媒体参与进来,以提升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与文学的结缘由来已久,在我国报业初创时期,即在新闻纸上给文学辟出一块地盘,称之为副刊。如当时京沪报业有名的四大副刊———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建立了功勋。当时副刊上发的多是一些纯文学性的文字,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女神》等;也不时发一点颇具文采的政论性文字,如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发表于文学副刊之上。这说明,很早以来,我国的老报人就十分重视新闻与文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媒体形式和传播形态层出不穷,不断刷新,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及生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传统媒体——报纸的传统品牌的副刊,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西安晚报》是一家拥有辉煌历史及全国性影响力的报纸,晚报副刊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统.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报纸副刊当融合新媒体传播的优长,强化“留客”功能,突出重围,使其成为传播平台上一道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风景.晚报副刊从提升新闻性与趣味性、创文化品牌、办征文及读书活动等方面探索与实践,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