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的确切疗效以及用药的依从性。方法将符合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采用雌激素替代序贯疗法合并口服抗焦虑/抑郁药帕罗西汀(赛乐特);中药组采用纯中药制剂妇宁康片口服;中西药结合组采用妇宁康合并赛乐特口服。3组疗法均加以心理支持疗法。结果各组在接受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减分率显示均有明显好转。西药组与中西药结合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减分率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纯中药组较前两组HAMA评分减分率有显著差异。3组病人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中度以上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伴发焦虑/抑郁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治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主神明"理论悦心汤治疗心阴亏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药临床对照研究,将符合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88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悦心汤和帕罗西汀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4周应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中医证候量表评定焦虑症状变化,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共80例病人完成治疗,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广泛性焦虑均为95%,治疗2周后两组HAMA总积分、HAMA精神性焦虑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心主神明"理论创立的悦心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起效早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3.
许崇德 《山东医药》2009,49(17):62-63
目的比较盐酸氟西汀与美利曲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36例住院及门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8例,分别给予盐酸氟西汀、美利曲辛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疗效,以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盐酸氟西汀与美利曲辛对焦虑症状的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和美利曲辛相当,是安全有效的抗焦虑症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燥湿法治疗痰湿阻络型脏躁(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睡眠门诊就诊的痰湿阻络型脏躁(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n=30)、帕罗西汀组(n=28)和舒肝解郁胶囊组(n=30)。中药组患者给予健脾燥湿法治疗,帕罗西汀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舒肝解郁胶囊组患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3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及2周末记录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48,P=0.461)。治疗前3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末及2周末中药组和舒肝解郁胶囊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治疗后1周末及2周末中药组患者HAMD评分和PSQI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治疗后2周末舒肝解郁胶囊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中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帕罗西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舒肝解郁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6,P=0.290)。结论健脾燥湿法治疗痰湿阻络型脏躁(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帕罗西汀和舒肝解郁胶囊相当,但健脾燥湿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梁映  刘敏东 《内科》2013,8(3):260-261
目的探讨小剂量喹硫平对帕罗西汀治疗疗效欠佳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帕罗西汀治疗4周但疗效欠佳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对照组继续单用帕罗西汀,于入组前、入组l周末、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入组1周末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组8周末HAMA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1.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8周末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喹硫平片辅助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增效作用,能迅速改善患者睡眠障碍,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加味欣胃汤对更年期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更年期妇女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给予加味欣胃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加斯清)治疗,每次5m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2.5%,均高于对照组的40.0%及75.0%(均P〈0.05)。[结论]加味欣胃汤对更年期妇女FD的治疗效果优于莫沙比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加味平胃散对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93例患者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单纯中药加味平胃散组;中药加味平胃散加西药治疗组 (中西药联合组);单纯西药组.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中医证候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治疗前后比较,中西药联合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应用加味平胃散能改善中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文拉法辛缓释剂与阿米替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4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观察组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率86.4%,两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与阿米替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文法拉辛缓释剂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整理养血舒肝安神法治疗广泛焦虑症病人的初诊处方,评价舒肝养血安神法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159例病人最终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1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给予舒肝养血安神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每日2次,疗程为42 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28 d,42 d及治疗结束一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病情严重度评定。用副反应量表(TESS)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养血安神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抗原复合物(MHC)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经筛选HBV-DNA阳性的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中药组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水煎剂,西药组给予拉米夫定,空白对照组给予0.85%氯化钠。分别检测其给药后组织MHCⅠ和巨噬细胞MHCⅡ分子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西药组比较,其MHCⅠ、MHCⅡ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能显著提高HBV转基因小鼠MHC抗原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益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益心汤,两次口服150mL,2次/日,分别于早餐及晚餐半小时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心电图、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等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显效率、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益心汤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安全有效方剂之一,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功能改善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服用文拉法辛,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片,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AF)及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HAMA总分、精神焦虑评分、躯体焦虑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治疗第1周后的总分、精神焦虑因子分及治疗第2周后的躯体焦虑因子分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2周后的总分、精神焦虑因子分及治疗第4周后的躯体焦虑因子分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主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GAF评分均呈不断升高趋势,治疗1周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主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安全、有效,能够较好改善社会功能,文拉法辛起效较快,改善躯体症状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舍曲林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二科收治的118例老年BPH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前列腺增生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前列腺增生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抗抑郁焦虑疗效,使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的变化。分别进行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评价舍曲林对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12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显著改善(P〈O.01)。生活质量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舍曲林对BPH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和疗程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f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A组)、低剂量组(B组)和对照组(C组).A组和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分别为20mg/d和10mg/d,C组不服用他汀类药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8周和24周后血浆sICAM和sE-选择索的浓度。结果:A组和B组患者治疗4周、8周和16周后sICAM和sE-选择素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5,〈0.01),C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8周和24周时sICAM和sE-选择素较B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剂量和疗程有关.随剂量增加和应用时间延长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事件相关电位中的P300检测并结合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价OSAHS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及行为改变.方法 前瞻性观察多导睡眠图确诊的10例中度OSAHS患者、26例重度OSAHS患者及17例正常对照,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判断参加者是否存在MCI,并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及P300检测.分别比较中、重度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及行为改变.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oCA评分、P300相关参数及ESS评分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重度OSAHS患者在Cz,C3,C4点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F分别为4.164,4.018,3.960;P <0.05);重度组MoCA评分明显延长(25.42±2.76 vs 27.41±1.80,F=3.954,P<0.01),MoCA亚项分析重度组记忆/延迟回忆评分(2.81±0.98 vs4.06±0.97,Z=13.075,P<0.01)明显降低;中、重度组HAMA评分及重度组HAMD评分明显增加(F分别为3.576,3.487;P<0.05).Fz,Cz,Pz,C3,C4点P300潜伏期分别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2,-0.410,-0.374,-0.424,-0.442;P值均<0.01).Fz点P300波幅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46,P=0.013) ;ESS评分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9,0.342;P值均<0.05),与平均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MSPO2)呈负相关(r=-0.342,P=0.041),记忆/延迟回忆与最低SPO2(LSPO2)呈正相关(r=0.355,P=0.041).Pz点P300潜伏期及Fz点P300波幅对MoCA评分影响较大.结论 ①中、重度OSAHS患者存在MCI;②中、重度OSAHS患者存在焦虑症状,重度OSAHS患者存在抑郁症状;③P300检测可作为评价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电生理指标之一,能早期发现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结合MoCA评分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降压药物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和帕罗西汀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帕罗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帕罗西汀组临床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1.2%比70.6%,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显著降低(P<0.05),且帕罗西汀组较常规治疗组血压[(133.1±37.1/82.7±17.1)mmHg比(137.9±24.4/85.4±23.8) mmHg]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帕罗西汀组HAMA[(13.1±7.7)分比(10.9±8.5)分]、HAMD[(13.5±5.5)分比(9.9±3.8)分]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肠汤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中药常规剂量组(D组)、中药大剂量组(E组)和湿热组(F组),采用乙酸灌肠加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的方法制作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F组再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并放置高温高湿环境处理以模拟大肠湿热证形成条件,造模同时D、E、F组给予清肠汤灌胃,C组给予柳氮磺嘧啶(SASP)混悬液灌胃,每日2次,治疗7d后再次以乙酸灌肠,各组均连续灌胃14d,治疗前后每日观察记录大鼠体质量、饮食及活动情况,重点观察粪便的性状改变,造模前后检测肛温,对死亡大鼠进行解剖并观察肠道病理改变.治疗结束后对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D、肠黏膜损伤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HI)进行统计学评价和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造模后各组大鼠DAI评分、肠黏膜损伤评分和HI评分明显上升(P<0.05);给药后,D组和F组的DAI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各组肠黏膜损伤评分和HI评分明显降低(P<0.05),F组肠道HI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清肠汤能改善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症状,并且与SASP一样均能使模型大鼠的肠黏膜损伤减轻.而清肠汤对湿热证模型组大鼠肠道病理损伤的改善优于非湿热证模型组,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琼  江莲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889-89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及氧疗),B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48 h后的心率(HR)、动脉血气(pH值、PaCO2、PaO2)、辅助呼吸肌动用情况,记录住院时间。结果 B、C组治疗24 h、48 h后心率(HR)、pH值、PaCO2、PaO2较A组显著改善,P〈0.05,但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C组的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住院时间显著比B组少,P〈0.05。结论 BiPAP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按3:1:1随机分组(A组为辨证论治联合ETV组;B组为固定处方联合ETV组;C组为单用ETV组),共236例完成48周的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36周、治疗48周的HBV-M、HBV DNA,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A组治疗48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为94.29%(132/140),显著高于C组78%(39/50)(P0.05)。A组治疗48周HBV DNA较基线下降≥2log10拷贝/ml的应答率为99.29%(139/140),均显著高于B组93.48%(43/46)及C组90.00%(4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HBeAg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为37.50%(24/64),均高于B组26.67%(8/30)及C组15.00%(3/20)(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A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1.25%(20/64),与B组26.67%(8/30)及C组15.00%(3/20)比较,差异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中医证候积分(5.46±3.52)均低于B组(7.33±3.80)及C组(8.46±2.9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周,A组总体生理健康均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中医证候疗效、总体生理健康比较,均呈A组B组C组的趋势。结论辨证论治联合ETV治疗能显著提高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辨证论治联合ETV治疗有理想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需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联素/瘦素比值(APN/LEP)的相关性。方法:对186例NAFLD患者辨证分为肝郁湿阻型、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和脾肾阳虚型,均进行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瘦素(LEP)和脂联素(APN)检测,比较HOMA—IR和APN/LEP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痰瘀互结型和脾肾阳虚型患者HOMA-IR显著高于肝郁湿阻和湿热蕴结型(P〈0.05);湿热蕴结和痰瘀互结型患者APN/LEP显著低于肝郁湿阻和脾肾阳虚型(P〈0.05)。结论:综合HOMA—IR和APN/LEP对于判定NAFLD的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